2020年春季部编七年级历史(下)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达标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季部编七年级历史(下)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达标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3 21: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达标训练
?
1. 据载,630﹣894年,日本共向唐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 )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
?2. 如图是一幅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从这副书法作品中体现出(? ? ? ? )
A.日本确立起了封建制度
B.日本汲取了中国文化
C.日本正在向欧洲国家学习
D.日本文化已经超过中国唐朝
?3. 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 ?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多元文化的交融
?4.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其原因不包括( )
A.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对外交通发达
C.唐朝军事力量强大 D.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5. 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 ? ? ? )
A?.留学生 B.遣唐使 C.节度使 D.遣隋使
6.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 ? ? )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7. 某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词:“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应是(? ? ? ? )
?A.松赞干布 B.玄奘 C.鉴真 D.张骞
8. 比较唐与日本的铜钱,分析它们铸造的时间,不能得出以下结论的一项是(? ? ? ? )
A.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
B.开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
C.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
D.日本铜钱是仿照唐朝铜钱铸造的
?
.
9.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现象说明唐朝外贸活动频繁,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 ?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10. 印度史学家阿里说:“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玄奘的这部著作是(? ? ? ? )
A.《大唐西域记》 B.《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C.《徐霞客游记》 D.《西游记》
?11. 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观察下图,该图反映的史实是(? ? ? ? )
?A.张骞通西域 B.文成公主入吐蕃
C.玄奘西行 D.鉴真东渡
12. 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 ?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回国后,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
?13. 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唐太宗创立了科举制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③④⑤
14. 文献与考古资料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D.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社会生活
?15. 诗乃文学之祖,集中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下列诗句反映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 ? ? )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六番沧海风波飓,东渡传灯德高树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二、非选择题?
16. 诗曰:“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诗中的“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到达现在的哪个国家?

(2)这首诗表现了鉴真怎样的精神?

(3)“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
17. 结合如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一:图一是在中国出土,仿唐“开元通宝”的银币,它是哪个国家铸造的?

问题二:图二安放着唐朝哪位高僧的坐像?

问题三:图三描述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一史实?由他口述,弟子记述的著作是?有何历史意义?

问题四:根据三幅图,说说唐朝对外交流的两种形式。
?
18. 读图识图题
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唐朝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2)请你举出两位唐代有影响的对外交往的使者,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

(3)唐朝对周边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19.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据记栽,当时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外交关系,首都侨居有大量外国客商、往来使节、僧侣、学者、留学生等,最多达万人以上。仅日本的遣唐使就达十多批。
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1)写出材料一图中地点A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完成了哪部著作?
20.材料论述。
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练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カ,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1)玄奘和鉴真出生时属于哪个世纪?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B 3.B 4.C 5.B 6.D 7.C 8.A 9.C 10.A
11.C 12.D 13.B 14.C 15.C
二、 非选择题
16.(1)鉴真东渡;日本。
(2)鉴真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3)鉴真东渡日本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1)日本。
(2)鉴真。
(3)玄奘西行;《大唐西域记》;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国和天竺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4)向外国传播先进文明;主动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18.(1)日本,新罗,天竺
(2)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十年不懈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历经艰险赴天竺;取经讲学(游学,写就《大唐西域记》)。
(3)因为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策开明;文化先进。
19.(1).长安。
(2)交往国家众多,往来人数众多,交往频繁,人员身份多样,水路、陆路并进。
(3)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统治者重视。
(4)玄奘;《大唐西域记》。
20.(1)7世纪。
(2)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口述了《大唐西域记》,为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唐玄宗时,鉴真应邀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

试卷第8页,总9页
试卷第9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