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3 15: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三大改造

硬核
社会主义制度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改造背景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土地私有制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背景
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1头耕畜。
1亩=666.7平方米 2.3亩≈1533平方米
你能想象在不成片的几亩多地上使用拖拉机的情景吗?
苏州有位李老汉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土地,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和借高利贷生活;新中国建立后,李老汉在1952年春天的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本以为这下能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自己还没有耕牛,也没钱买种子;后来好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久旱无雨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老汉为了活命,在冬天只得把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
情景再现
1952年土改结束后,在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农民刚获得的718公顷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背景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23页第一段分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原因

农民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需要农民进行互助合作

国家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改造形式
改造目的
03
高级农业合作社
02
初级农业合作社
01
农业互助组
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社员集体劳动,劳动产品统一进行分配。
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本单位是生产队。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过程
合作成果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结果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公有制
情景再现
李老汉家农业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村上许多手工业大多也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所以手工业者的生活也很艰难。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形式: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南有张小泉,北有王麻子”,是指近代中国剪刀行业中的两名“状元”。此时,已经逐渐式微的王麻子刀剪店如枯木逢春。1956年,北京68家刀剪作坊联合在一起,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王麻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就在同一时期,杭州制剪生产合作社改名杭州张小泉剪刀生产合作社。
王麻子、张小泉两把剪刀的变迁,生动阐释了成功进行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公有制
情景再现
某天,李老汉在上海水泥厂工作的儿子给家里来了封信:

爹,咱的合作社今年又丰收了吧!可儿子在上海水泥厂过得还很郁闷!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现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得可怜。
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啊?国家得赶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啊!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原因

国家
发展工商业、解放生产力

工人
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
苏联对封建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没收
我国对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的政策:没收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呢?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俩在20世纪初期怀着办工业、救国图强的梦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史。一度被称为“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但是也和其他民族资本家一样,在外国资本和国内官僚资本的压榨下,在夹缝中生存,甚至遭到过国民党特务的绑票勒索。实业救国理想的破灭,让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解放前夕,荣氏一家对共产党的到来感到恐慌,几个兄弟有的跑到泰国,有的躲进香港,荣毅仁和父亲恨透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坚决不愿离开祖国。
荣氏企业的故事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史上不仅不是革命的对象,而是我们要团结的对象。他们虽有剥削工人的一面,但是他们有爱国的一面,也是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形式:公 私 合 营
改造过程


国家
私营工商业主

共同经营,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1956年初,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赎买政策
有代价地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按全行业公司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定息:国家规定年息为5%)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私营工商企业
国有企业
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改前 改后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民土地所有制
手工业者私有制
资本家私人所有
公有制
公有制
公有制
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私有制
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的变革
历史事件 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
课堂小结




农业
手工业
工商业
资本主义
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