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二课《重重叠叠》教学设计
牡丹江市阳明小学 高明
教材简析: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重叠。在本课的内容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认识到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对象,发现它们的前后遮挡关系,并且能轻松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了解重叠的形状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2、用剪贴的方法,重叠各种形状来完成美术作品。
3、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见贴出重叠的形状,并设计重叠的形式。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和排列效果。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纸、卡纸、剪刀、胶棒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纸、彩纸、剪刀、范作。
课时:1 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形状,一个是黄色的圆形一个是橙色的圆形。老师将他们慢慢移动,现在黄色的圆形到了橙色圆形的前面,橙色圆形有一部分怎样了?
生:被挡住了。
师:没错,这就产生了重叠。接下来,老师把它们换个位置,橙色圆形又到了黄色圆形的前面,它们仍然有一部分是重叠的。所以说,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会产生重叠。其实,在我们美术的世界里,重叠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它能把周围的一切变得与众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跟重叠交个朋友。
出示课题:《重重叠叠》
教材设计处理:利用实物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发展阶段
1、师:重叠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想一想,你都见过哪些呢?
生:树叶、鱼鳞、钟表的指针、站队时的同学们等等。
师:同学们在平时非常注意观察和收集生活中一些美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重叠带给我们的美。
教师出示具有重叠形状的风景图片。
师:走进大自然,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蔚蓝的天空中,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自由地飞翔,整齐秩序的美构成了有规律的重叠;校园里小树的叶子正在茂密的生长着,这种重叠具有随意的美;五颜六色的鱼儿在海底欢快地游来游去,有种参差不齐的美。】
总之,把大小、形状相同或者不同的图案物体进行重叠排列后,我们的大自然就有了不同的美。
教材设计处理:由提问的形式引发想象,进而通过观看视觉冲击力较强的典型(美术)图片引导学生自觉观察和评述。
2、师:看了这么多重叠的美景,接下来大家想不想发挥聪明才智,动手画一画重叠的图案吧?
3、教师组织学生绘画。
三、欣赏评述。
小结:大自然里、生活中有好多的美,需要我们同学们去发现、去探索。把美的事物用画笔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