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遗传与环境
雄村学校 方业彬
一、课程标准要求
1.重要概念
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
2.内容标准
举例说明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在育种实践上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可以举例说明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在育种实践上的利用。
㈡能力目标
1.可以独立运用实验法,完成环境影响生物性状表现的实验。
2.比较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学会运用比较和归纳等学习方法。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了解生物学的广泛应用前景,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学习热情,养成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1.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
2.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四、教学难点
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五、教学方法
讲授、探究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顾曾经学习的内容:
1.什么叫基因型、表现型、变异?
2.基因虽能控制生物性状,但不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有很多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00页)
3.性状表现和基因组成的关系
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101页)
㈡性状表现是基因组成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观看图片:
⑴不同人中的肤色,为什么以上人种的肤色这一表现型不同?
(因为不同人种肤色的基因组成不同。)
⑵为什么西红柿和黄瓜的表现型不同?
(因为西红柿和黄瓜的基因型不同。)
⑶为什么同一棵白菜外面的叶子和里面的叶子颜色这一表现型不同?
2.活动: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讨论:请说出本实验研究中,植物幼苗的性状表现发生变化可能是由哪些环境因素造成的?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两组实验的唯一不同是光照条件不同。)
3.观看图片:⑴环境对水毛茛叶片形状的影响
⑵喜马拉雅兔、30℃以上和25℃以下
㈢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1.前面的例子是环境变化使表现型改变,改变表现型即改变性状,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问题1:前面的例子都是环境变化只是使表现型发生变化,并没有改变基因型,这样情况的例子,你们谁还能举出一些?
⑴不同环境下蝗虫的体色。
⑵玉米幼苗在不同环境中的长势不同。
⑶女性染发、某人手上的伤疤等
问题2:生活中有没有环境变化可以改变生物基因型,从而改变表现型的例子呢?
2.变异类型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⑴举例:高产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分析: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原因是什么?
⑵概念: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可遗传变异。
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叫不可遗传变异。
举例:不同环境中的玉米长势不同。
⑶两种变异类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3.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⑴提问:生物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在生产上有什么运用价值吗?举例说明
⑵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①奶牛选育: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产奶量高的奶牛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②太空青椒:航天诱变育种成果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经选择培育出太空椒。原因是什么?
(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㈣小结:
1.环境既可以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引起不遗传的变异,只有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才是可遗传的变异
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与变异的关系: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比较稳定,表现型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㈤随堂演练
1.发生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是 ( )
A.环境变化 B.温度变化
C.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D.气候变化
2.同一块田里同一品种的小麦,生长在遮阴处的比阳光处的杆细、穗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分不足 B.阳光不足 C.遗传物质的改变 D.肥料不足
3、农民老王家的一块麦地,由于去年雨水充足收成喜人,粒大饱满。于是,今年老王以此为良种进行播种,今年的收成是( )
A、一定粒大饱满 B、不一定粒大饱满
C、一定不会粒大饱满 D、与去年的一样
4.下列生物的变异,能够遗传的是 ( )
A.水稻种在特别肥沃的稻田里产量增加
B.蒜苗用遮光物遮盖几天后叶子变黄
C.甜菜幼苗用药剂处理后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其含糖量也增加
D.举重运动员经锻炼后胸肌变得发达
5、下列几种变异,哪些是可遗传变异?( )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
A.家兔体表的毛,有纯白色,黑色,蓝灰色等类型。
B.玉米粒有黄色,有白色,还有红色的。
C.同一品种的小麦,生长在遮荫处的比生长在阳光充足处的杆细、穗小。
D.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儿子。
E.一对孪生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 ,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结果哥哥比弟弟的脸色较黑。
F.身材高大的父母,其子女由于营养不良而个头长得矮小。
㈥板书设计:
第5节 遗传与环境
一、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
基因型(相对稳定) 共同决定 表现型(易受环境影响)
环境条件
二、变异的类型
1、遗传的变异
2、不遗传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