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
执教:漳平市城关小学 王艳秋
指导:漳平市教育局 邓丽艳
漳平市城关小学 郑惠玲
漳平市城关小学 苏国强
教材分析:
本课《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选段,1958年,上海京剧院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这是一堂集欣赏与表演的综合课。京剧的特点是中国戏曲特点的集中体现,从表演的角度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唱”“念”“做”“打”。教材在“创编与活动”中设计了相应的实践活动,要求哼唱主题旋律,感受及设计京剧的表演动作,最为凸显的是京剧中的“打”,要求学生利用京剧中的传统代表乐器:锣鼓镲等为京剧伴奏,让学生立体的感受京剧的魅力。
学情分析: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传统的文化逐渐被人们所忽略,在整个社会中并未受到重视,要想更好的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从教育入手。京剧艺术进校园、进教材,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京剧作为历史的文化遗产,他承载很多中国历史文化特征,小学生学习了解京剧,可以振奋人心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精神品质和人格力量,在唱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们耐挫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京剧的相关知识,赏析和学唱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经典片段,体会京剧的唱腔。
2.指导学生感受、表现京剧,了解表演、乐器及相关知识,学会利用乐器为尾奏旋律伴奏,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感受、对比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的不同之处,哼唱及表现京剧选段。
教学难点:
1.运用已有知识进一步感受、模仿和表现京剧中唱、念、做的表演形式;利用乐器为京剧伴奏。
2.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伴奏乐器(锣、鼓、镲)响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戏曲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随着《京调》音乐进入教室,问:刚才伴随我们走进教室的音乐是什么类型的音乐?(A.戏曲音乐 B.流行音乐)
2.认识京剧
3.欣赏视频《甘洒热血写春秋》。
①课件播放《甘洒热血写春秋》现场版,学生赏析。
师: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生答)
师:谁知道这个选段是出自哪个京剧呢?(生答)
师:那你们知道这个京剧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简介背景:1946年,解放军部队进山消灭逃进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威虎山倚仗着地堡暗道,想要制胜最好是智取。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土匪打入威虎山,假意把联络图交给了土匪头目座山雕,除夕夜杨子荣趁着土匪们为座山雕祝寿的时机,将匪徒灌醉,此时大部队赶到,全歼顽匪。《甘洒热血写春秋》这一段就是匪徒们在为杨子荣庆功的时候,杨子荣所唱的一段。
【设计意图】:利用作京剧动作随着《京调》进入课堂,同时结合学生的感知经验,通过形象对比点出教学内容,强调了京剧的行当同时把教学内容开门见山的和学生交流,为接下来的教学开展,铺路搭桥。
二、新知新觉
1.教师介绍京剧的板眼。
①师让学生拍手感受音乐的强弱。
2.出示歌谱,聆听歌曲打板感受音乐中的有板无眼。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好动、好表现的特点,降低学习难度,把听、学、模仿交织在一起,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亲自感受京剧的任务形象,同时在聆听中,加深印象为接下来的学唱打好基础。
三、学唱及模唱
1.了解过板唱。
①让学生观察教师把响板加入到那个位置。
2.师带生边打响板边有节奏的读歌词。
①注意歌谱中标记的过板唱的地方,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歌词。
②指导学生做到字正腔圆,读出京剧的韵味。
3. 师带生唱旋律
①师:同学们,这个选段你们想不想唱一唱啊?(想)那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试唱一下旋律。
②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里比较难唱一些?(“日”“志”“未”“显”是一字多音,“写春秋”拖腔,并解决)
③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完整演唱一边旋律。
④师:同学们,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这个选段啊,同学们想听吗?(想)但是老师有个小要求,你们一边听,一边帮老师做伴舞表演,也可以小声的唱一唱。(播放歌曲伴奏,出示简谱及歌词,师范唱)
⑤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填词演唱一遍(着重解决“一字多音”、“拖腔”、“咬字归韵”处。)
⑥完整唱
师:接下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演唱一遍。
⑦情绪处理
师:这个唱段是表现侦察排长杨子荣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的形象,及其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绪再把这个唱段完整演唱一遍。
⑧完整起立唱(跟伴奏)
师:请同学们起立,跟着伴奏,做动作完整演唱这个唱段。
【设计意图】:京剧有别于歌曲学习,对学生的基本功及演唱技巧有很专业的要求,学生的自有能力是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的,但是又要体现京剧的韵味和魅力,只能抓住模仿和模唱来体现。其中重点教学“拖腔”部分,把演唱、乐理都渗透在学生的经历和感受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辅助学习,既能起到知识巩固作用,又结合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演唱的要点。
四、师生同乐
1.乐器与京剧。
①乐器简介。
师:同学们,京剧当中经常用打击乐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那么京剧通常用哪些打击乐器呢?(出示图片)
②乐器的发现及表现。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锣鼓经的表演,同学们要细致观察,也可以一边模仿这些乐器的演奏动作。
2.练习及表现。
①课件出示教材练习谱。
②教师指导学生念锣鼓经.
③学生练习及打击。
④师生合作练习。
3.歌声嘹亮,表演唱。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打击乐器伴奏放在哪个地方最适合呢?
师:请几位同学上台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同学起立唱并表演动作,我们大家一起合作。
【设计意图】:这是本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技能,不足以支撑演奏,但是可以经过欣赏及亲自感受体现基础的伴奏能力,学生通过唱、演、练可以把精彩的表演呈现出来,师生一起共同感受京剧表演的快乐。
五、课堂拓展
1.流行京剧《新贵妃醉酒》 赏析
2.课后学唱几首戏歌并把今天学习的歌曲分享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和感受到京剧表演,强化京剧艺术的地位和重要性,通过现代剧目的聆听,把学生的情感教育放在曲目中,既有拓宽学生欣赏能力的作用,同时进行情感教育,“一石二鸟”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及关注我们国家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获取新能量。
六、教师总结,授课结束
1.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愉快的一堂课,我们徜徉在祖国璀璨的戏曲文化中,京剧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唱腔和表演,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的演绎,老师期待着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机会,同学们,再见。
2.伴随音乐,学生离开教室,授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