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1.知道眼睛的光学构造。
2.理解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3.了解视力缺陷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4.了解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
5.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6.了解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7.会在生活中使用照相机、放大镜、望远镜和显微镜。
世界爱眼日是哪一天?我们班
里戴眼镜的同学有多少?
6月6日
眼睛的构造
一、眼睛的视物原理
物体射入眼睛里的光经过
“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刺激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于是我们就看到物体。而且应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知识链接:你
能看出凸透镜
的焦距与厚度
有什么关系
吗?
f
f
f
正常人的眼睛是怎样看近处和远处的物体的呢?
注意:
晶状体的调节能
力是有限度的.
1.看近处物体:使晶状体变凸,焦距变小,从而使像成
在视网膜上.
2.看远处物体:使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从而使像成
在视网膜上.
眼睛的调节
眼睛的调节是有限度的,眼部肌肉完全松弛
时,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也就是晶状体变得
最扁时,能够看到的物点叫眼睛的远点.
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处,从无限远处物体
射入眼睛的光是平行光,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
信息窗
眼部肌肉极度紧张时(使劲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得最凸,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大,能看清的物点叫眼睛的近点.
正常眼的近点约在离眼睛10~15cm的地方.
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眼部肌肉处于正常状态而能十分仔细地看清物体时,物体离眼睛的距离称为明视距离.
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cm.
[新华社资料]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居世界第2位,因近视致盲的青少年已达30万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已达34.6%,其中高中生的近视率高达70%。
新闻速递
二、视力的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一)研究近视眼的矫正
(二)研究远视眼的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
症状
产生的原因
成像的位置
矫正的方法
近
视
眼
远
视
眼
只能看清近处物体
晶状体
变厚
视网膜
前方
配戴
凹透镜
只能看清远处物体
晶状体
变薄
视网膜
后方
配戴
凸透镜
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比较
例如:200度的眼镜,说明该眼镜的焦距为0.5m.
信息窗
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而用“度”表示,其数
值等于焦距(以米为单位)倒数(焦度)的100倍。
即:眼镜的度数=
1.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
危害指数:
2.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离眼睛很近
危害指数:
3.照明条件不好;躺在床上和走路时或者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
危害指数:
造成近视的杀手:
防治近视,
刻不容缓!
不躺卧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在直射的强光
下看书
不走路看书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
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如何预防近视
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人们制成了许多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就像特殊而神奇的“眼睛”,拓展了我们肉眼的功能。
三、透镜的应用
(一)放大镜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想一想:
答:
⑴应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⑵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且靠近焦点处。
⑴应把物体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
⑵要想使物体看起来更大该怎么办?
(二)照相机
要使照相机底片的像变大,应如何移动照相机并调节镜头?
答:
应使照相机靠近物体,并使镜头向前伸(即拉长暗箱)。
请思考
(三)显微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光路传播过程
考考你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镜,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物镜
的位置,成放大的实像,该像在目镜的
成放大的______像,两次放大,提高了放大倍数.
凸透
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一倍焦距以内
虚
(四)望远镜结构图
先用一个凸透镜(物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注意成像情况。
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目镜)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注意成像情况。
探究: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远处物体
物镜的作用
目镜的作用
增大视角
的方法
望
远
镜
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照相机的镜头
把物镜成的实像,放大成虚像
把物体的像移近
把物体的像放大
望远镜的原理
望远镜工作原理
哈勃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的巨大天线阵列
迷你实验室
自制望远镜
如图所示,从近视镜片与老花镜片望过去,并调节两镜之间的距离,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五)投影仪
要在屏幕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图像,应如何放置幻灯片?
答:将幻灯片倒放在离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的地方(或倒放在稍大于焦距的地方)。
请思考
1.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片能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
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
距越大
D.远视眼镜本身就是发散透镜
B
2.如图所示是王老师下课时留在讲台上的眼镜,小明同学透过眼镜看到了如下的情况,从眼镜判断,王老师的眼睛是(
)
A.远视眼
B.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
D.一只眼视力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B
3.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B
4.照相机在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胶片的位置应在凸透镜的
(
)
A.一倍焦距以内
B.焦点上
C.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D.两倍焦距以外
C
5.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应把物体放在
(
)
A.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C.放大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D.放大镜的两倍焦距上
A
6.放映幻灯片时,要想得到更大的像,应该采取的
办法是(
)
A.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
,
幻灯片靠近镜头
B.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些
,
幻灯片也离镜头远些
C.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
,
幻灯片离镜头远些
D.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些
,
幻灯片离镜头近些
D
7.利用光的折射制成的光学仪有
、
、
、和
、
。
8.从放大镜中看到的是
像,被观察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
放大镜
显微镜
照相机
望远镜
放大、正立的虚
小于一倍焦距
投影仪
9.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的条件是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胶片相当于
,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
焦距。
10.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幻灯机在银幕上所成的是
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应该
_____
。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凸透
光屏
大于二倍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倒立、放大的实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11.小明和爷爷的眼镜放在一起,虽然爷爷的眼镜是老花镜,小明的眼镜是近视镜,但是两个眼镜的外形完全相同,请你帮小明用三种最简单的方法区分两个眼镜。
答:⑴摸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远视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⑵看成像:放在报纸上,成缩小虚像的是近视镜,成放大虚像的是远视镜。
⑶看对光的作用:会聚光的是远视镜,发散光的是近视镜。
眼睛与视力矫正
眼睛
视力矫正
结构
视物原理————凸透镜成像
近视产生的原因——晶状体曲度过大
矫正:配戴凹透镜
远视产生的原因——晶状体曲度过小
矫正:配戴凸透镜
透镜的应用
放大镜
照相机
原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作用:放大较小的、肉眼不易辨清的物体
作用:把物体的像留在照相机的底片上
显微镜:看见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微小的物体
望远镜:看到远处的物体
原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觉得自己做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