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与电路
考生须知:
1.全卷共8页,有四个大题3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班级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填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9?杭州模拟)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和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2.(2019?临沂一模)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
C.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大
D.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3.连接如图所示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安和0.16安,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的缘故
B.灯泡L1和L2的电阻不同
C.导线有电阻
D.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
下列如图中的几幅图涉及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制造它们的材料中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的一组是( )
A. 电工手套和电工靴 B. 一角硬币和钢直尺
C.电饭锅和电工钳 D. 滚珠轴承和扳手
5.与如图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 )
A.B.C.D.
6.如图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
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
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7.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B.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不管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连接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出,从“﹣”接线柱流进
D.电压表的量程改变后,每小格表示的值仍保持不变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灯泡串联 B.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C.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 D.开关只能控制L2
9.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增大,下列故障分析可能的是( )
A.Ll断路 B.L2断路 C.L1短路 D.L2短路
10.圆环状合金圈的A点固定接在电路中,滑动触头P可以在圆环上滑动,闭合开关S后,在P从B开始经C滑动到D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是( )
A.由小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由大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1.某档案馆的保密室进出门有下列要求: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S甲、S乙分别表示甲、乙两资料员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而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S馆长表示馆长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B.C. D.
12.现有R1、R2两个电阻,它们的U﹣I关系图象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将这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入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电阻R2阻值的2倍
B.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通过电阻R2电流的2倍
C.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相等
D.电阻R1与电阻R2的电功率相等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是7.5V,电压表V2的示数为9V,若电源电压为12V,则L2两端电压分别为是( )
A.4.5V B.5.5 V C.3 V D.2 V
1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
15.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小芳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小芳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
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
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
C.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
D.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
16.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定值电阻 R1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 R2的最大阻值为50Ω,电源电压为6V.开关 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过程中,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的情况下( )
A.电压表最小示数是1V
B.电路中电流表的范围是0~0.6A
C.滑动变阻器滑片允许滑到最左端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是10Ω~50Ω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每个电表都有一定的示数。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则( )
A.电流表A1示数减小,电流表A2和电压表V示数增加
B.电流表A1和A2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示数增加
C.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示数都减小
D.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示数都增加
18.(2019?贵阳自主招生)在图甲所示电路中,R0、R2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都是理想电表。改变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电压表V1、V2和电流表A的示数均要发生变化。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l示数变化图线为a,且电阻R0为1欧
B.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线为a,且电阻R0为2欧
C.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线为b,且电阻R0为1欧
D.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线为b,且电阻R0为2欧
19.(2019?盘锦)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导线电阻比铁导线电阻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
D.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20.(2019?福建)如图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12Ω,R2=6Ω,R3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 )
A.0.3 A B.0.6 A C.0.9 A D.1.2 A
二.填空题(共8小题,16分)
21.(2019?青岛自主招生)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在图乙中R1=14Ω,R2=9Ω.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A;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则电源的电压U= V,电阻r= Ω。
(2019?抚顺)如图所示为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发生了 现象,使头发带上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23.(2019?兰州)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如图所示,利用石墨烯制成的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约为0.335nm的二维碳膜,是目前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该二维碳膜的厚度为 m,按照导电性能划分,它属于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4.(2019?东营)如图所示,酸甜多汁的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在此电路中水果扮演的角色是 :它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 ,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定向运动起来。
25.(2019?铜仁市)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流过电路中的 。
(2018?贵港)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的实验装置,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合金电阻线,a、b、c的长度均是1m,d的长度是0.5m;a、b、d的横截面积相同,c的横截面积比a、b的小,a、c是镍铬合金线,b、d是锰铜合金线。当依次把M、N跟a、c的两端连接时,探究的是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叫 。
27.(2019?常德)超导限流器是一种短路故障电流限制装置,它由超导元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内部电路如图甲中虚线框内所示。超导元件的电阻R1随电流I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限流电阻R2=12Ω,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当电源电压为6V时,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正常发光;若电源电压仍为6V,当灯泡发生短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8.(2019?赤峰)某段金属丝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0V时,它的电阻为 Ω。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32分)
29.(2019?鄂尔多斯)小月和小亮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箱R1规格为“0~999.9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50Ω 1A”。
(1)小月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分别将R1调到5Ω、10Ω、15Ω和20Ω接入电路,调节R2使电压表示数均为2V,记下对应电流值,依据数据作出I﹣R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 。
(2)小月继续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调节R1和R2的阻值,获取了第一组数据,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该电压为 V.接着他保持R2的滑片位置不动,调节R1的阻值,又测得三组数据,如表所示,他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通过R1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请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试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0.3
2
4.0
0.20
3
4.5
0.15
4
5.0
0.10
(3)正在他准备重新实验时,小亮巧妙处理了实验数据,做出了某个元件的I﹣U图象,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请你帮他们在图丁中画出该图象。
(4)与两实验中使用电阻箱实现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
A.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0.(2019?上海)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3伏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和待测电阻Rx各一个,三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5欧2安”字样、“10欧2安”字样、“50欧1安”字样),以及导线若干。小华选择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间区域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a)、(b)所示,小华记录第一组数据;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电压表指针自图(a)位置转过两小格时记录第二组数据,此时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接着继续操作完成实验。
①实验中电压表所选的量程为 伏。
②判断实验中电流表所选的量程。
(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③小华的第二组数据中,电压、电流及计算出的待测电阻Rx的阻值是 。
31.(2019?百色)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a、b、c是镍铬合金制成的三根导线,a、b长度相同但粗细(横截面积)不同,a、c粗细相同而长短不同,导线d由锰铜合金制成,长短、粗细与导线b相同。
(1)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越大,对应的导线电阻越 ;
(2)将导线a接在M、N之间,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 A;
(3)依次将导线b、c、d替换导线a接入电路,电流表对应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导线代号
a
b
c
d
电流表的示数
﹣
1.3A
2.2A
2.7A
①选导线a、b比较是为了探究导线电阻的大小与 的关系;探究导线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 (填写导线代号);
②由此可知:导线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导线长度越 ,横截面积越 ,电阻越大:
(4)若想进一步用“伏安法”测量导线a的电阻,除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外,至少还需要在此电路接入一个 表和一个变阻器,连好电路后,经多次测量,绘得导线a的U﹣I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其电阻为 Ω。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12分)
32.(2019?雅安)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1A”。在A、B?间接入规格为“12V?12W”的灯泡L,闭合开关,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时,灯泡正常发光。求:
(1)灯泡L正常工作时电阻;
(2)电源电压;
(3)取下灯泡L,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R0,要求R0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R能使电流表示数达到0.4A,求R0的取值范围。(提示:太大或太小会导致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电路中电流均不能达到0.4A)。
33.(2019?恩施州)某体育运动中心为了研究蹦床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在蹦床上接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在电路如图甲。已知某运动员质量为50kg,某次从距离蹦床一定高度处跳下的过程中,研究得到电路中两个电压表读数与电路中电流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与所受压力之间关系如图丙。试计算:
(1)定值电阻R1的阻值。
(2)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当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多少N?
电与电路
考生须知:
1.全卷共8页,有四个大题3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班级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填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9?杭州模拟)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和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解答】解: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故丙带正电;
由图知,当丙靠近甲小球时,相互吸引,说明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丙靠近乙时,发现排斥,说明乙一定带正电;
将甲乙靠近时,甲乙吸引,因乙一定是带正电的,故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B。
2.(2019?临沂一模)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
C.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大
D.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解答】解:
A、由题意和图象可知,接入电路的电阻是变化的,所以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故A错误;
B、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Rx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
由图乙知,电流与电阻之积(即Rx两端的电压):
U=IRx=0.5A×5Ω=﹣﹣﹣﹣﹣0.1A×25Ω=2.5V,即电压表保持2.5伏不变,故B错误;
C、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正确;
D、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Rx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大于2.5V);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为2.5V,由分压原理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3.连接如图所示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安和0.16安,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的缘故
B.灯泡L1和L2的电阻不同
C.导线有电阻
D.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和两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而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安和0.16安,图中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个电流表的读数误差或指针未调整。
故选:A。
下列如图中的几幅图涉及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制造它们的材料中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的一组是( )
A. 电工手套和电工靴 B. 一角硬币和钢直尺
C.电饭锅和电工钳 D. 滚珠轴承和扳手
【解答】解:A、电工手套和电工靴的材料是橡胶,是很好的绝缘体,故A不符题意;
B、硬币的材料是合金,是导体;钢直尺的材料是钢,属于导体,故B不符题意;
C、电饭锅的发热盘是导体,而把手的材料是橡胶,属于绝缘体;电工钳的头部材料是金属,是导体,把手处有橡胶套,属于绝缘体;故C符合题意;
D、滚珠轴承和扳手的材料都是金属,属于导体,故D不符题意。
故选:C。
5.与如图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 )
A.B.C.D.
【解答】解:A、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符合题意;
B、两灯串联,不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一只灯泡被短路,不合题意;
D、开关闭合后一只灯泡被短路,不合题意。
故选:A。
6.如图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
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
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解答】解:根据常识可以知道,交通指示灯中的三个灯不会同时亮,所以可以判断出三个灯是并联。
故选:B。
7.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B.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不管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连接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出,从“﹣”接线柱流进
D.电压表的量程改变后,每小格表示的值仍保持不变
【解答】解:A、错误,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并联;
B、正确,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错误,不管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连接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D、错误,电压表不同的量程,每小格表示的数值不同;
故选:B。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灯泡串联 B.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C.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 D.开关只能控制L2
【解答】解:(1)两灯泡并列连接,故两灯泡并联,故A错误;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和灯泡L1串联,因此它测量的是灯泡L1中的电流,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增大,下列故障分析可能的是( )
A.Ll断路 B.L2断路 C.L1短路 D.L2短路
【解答】解: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则应该是电路中电灯L2局部短路,导致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I=,电路中电流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值,示数变大,若L1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若Ll或L2断路电流表示数为0。
由分析可得,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圆环状合金圈的A点固定接在电路中,滑动触头P可以在圆环上滑动,闭合开关S后,在P从B开始经C滑动到D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是( )
A.由小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由大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圆环被A与P分成两段,这两段电阻并联,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在P由B经C到D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先变大后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电路可知,电路电流先变小然后再变大,因此电流表示数先变小后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11.某档案馆的保密室进出门有下列要求: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S甲、S乙分别表示甲、乙两资料员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而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S馆长表示馆长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B.C. D.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说明两者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即为串联;
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说明馆长的钥匙开关与甲、乙资料员钥匙开关并联,且灯泡位于干路。
故选:C。
12.现有R1、R2两个电阻,它们的U﹣I关系图象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将这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入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电阻R2阻值的2倍
B.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通过电阻R2电流的2倍
C.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相等
D.电阻R1与电阻R2的电功率相等
【解答】解: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将这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入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B不正确;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由图象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I=0.2A,U1=4V,U2=2V时符合,
则==,故C不正确;
由I=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故A正确;
由P=UI可得,两电阻的电功率之比:
===,故D不正确。
故选:A。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是7.5V,电压表V2的示数为9V,若电源电压为12V,则L2两端电压分别为是( )
A.4.5V B.5.5 V C.3 V D.2 V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串联,V1测L1、L2两端的电压,V2测L2、L3两端的电压,
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电压之和,
则U1+U2=7.5V﹣﹣﹣﹣﹣﹣﹣﹣﹣﹣①
U2+U3=9V﹣﹣﹣﹣﹣﹣﹣﹣﹣﹣﹣﹣②
U=U1+U2+U3=12V﹣﹣﹣﹣﹣﹣﹣﹣﹣﹣③。
解得U2=4.5V。
故选:A。
1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
【解答】解:A、小灯泡越亮,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小,故A错误;
B、利用此装置中的一根电阻丝,用移动夹子来改变接入电阻丝的长度,也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长度的关系,故B错误;
C、已知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 比a的横截面积大,所以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根据B项分析可知,该装置也可以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故C正确;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根据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阻的大小。而电压表相当于断路,所以若串联一个电压表,不管接哪根电阻丝,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都接近电源电压,无法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故D错误。
故选:C。
15.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小芳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小芳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
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
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
C.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
D.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
【解答】解: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时,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不能进行实验探究,故A不可行;
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时,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不能进行实验探究,故B不可行;
C、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时,电压表测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通过移动滑片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进行实验探究,故C可行;
D、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时,滑动变阻器被断路,不能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无法进行实验探究,故D不可行。
故选:C。
16.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定值电阻 R1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 R2的最大阻值为50Ω,电源电压为6V.开关 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过程中,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的情况下( )
A.电压表最小示数是1V
B.电路中电流表的范围是0~0.6A
C.滑动变阻器滑片允许滑到最左端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是10Ω~50Ω
【解答】解:A、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的电压,
因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I=0.6A时,
R1的电压最大U1大=IR1=0.6A×10Ω=6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压表示数为6V﹣6V=0;A选项错误;
当电压表示数为0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也为0,滑动变阻器滑片允许滑到最左端,C选项正确;
B、当R2的最大电压为3V时,根据分压原理,此时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大,
由串联电阻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此时R1的电压最小为U1=6V﹣3V=3V,
由欧姆定律,通过R1的最小电流I1′===0.3A,所以电流表的范围是0.3A﹣0.6A,B选项错误;
D、因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源电压为6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最大电压为3V,即变阻器的电压与R1的电压相等,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10Ω,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是0﹣10Ω,D选项错误。
故选:C。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每个电表都有一定的示数。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则( )
A.电流表A1示数减小,电流表A2和电压表V示数增加
B.电流表A1和A2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示数增加
C.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示数都减小
D.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示数都增加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R2并联后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R1支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I=可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由于并联电路部分的电阻不变,根据U=IR可知,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由于R1的阻值不变,由I=可知,通过R1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综合上述分析可得,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示数都变大。
故选:D。
18.(2019?贵阳自主招生)在图甲所示电路中,R0、R2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都是理想电表。改变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电压表V1、V2和电流表A的示数均要发生变化。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l示数变化图线为a,且电阻R0为1欧
B.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线为a,且电阻R0为2欧
C.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线为b,且电阻R0为1欧
D.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线为b,且电阻R0为2欧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甲是一个串联电路,V1测R1、R2两端共同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此时V1所测R1和R2的总电阻也变小,
所以V1应该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故图线b是电压表V1的变化图象,图线a是电压表V2的变化图象;
结合图乙可知,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两电压表示数相等均为4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4A,则定值电阻R2==1Ω,
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两电压有的示数分别为10V和1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A,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9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1R总1=I2R总2,
即:1A×(R0+1Ω+9Ω)=4A×(R0+1Ω),
解得:R0=2Ω。
对照各选项可知,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19.(2019?盘锦)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导线电阻比铁导线电阻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
D.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解答】解:
A、导体的电阻与导线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所以铜导线的电阻不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故A错误;
B、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电压无关;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并不为零,故B错误;
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减小,故C错误;
D、导体的电阻表示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小,说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20.(2019?福建)如图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12Ω,R2=6Ω,R3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 )
A.0.3 A B.0.6 A
C.0.9 A D.1.2 A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接a时,R1与R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
U=Ia(R1+R3)=0.6A×(12Ω+R3),
当闭合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接接b时,R2与R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则电流表的示数:
Ib====0.6A+,
当R3=0时,Ib=0.6A+=1.2A,
当R3→∞时,Ib=0.6A,
由R3是定值电阻可知,0.6A<Ib<1.2A,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16分)
21.(2019?青岛自主招生)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在图乙中R1=14Ω,R2=9Ω.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A;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则电源的电压U= V,电阻r= Ω。
【解答】解:由图乙可知,当只闭合S1时,R1与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1+r)=0.2A×(14Ω+r),
当只闭合S2时,R2与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则电源的电压:
U=I2(R2+r)=0.3A×(9Ω+r),
因电源的电压U不变,
所以,0.2A×(14Ω+r)=0.3A×(9Ω+r),
解得:r=1Ω,
则电源的电压:U=I1(R1+r)=0.2A×(14Ω+1Ω)=3V。
故答案为:3;1。
22.(2019?抚顺)如图所示为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发生了 现象,使头发带上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解答】解: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身体与滑梯发生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并且使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同种。
23.(2019?兰州)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如图所示,利用石墨烯制成的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约为0.335nm的二维碳膜,是目前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该二维碳膜的厚度为 m,按照导电性能划分,它属于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解答】解:1nm=10﹣9m,则0.335nm=3.35×10﹣10m;
这种新材料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石墨容易导电,故这种新材料也是导体;
故答案为:3.35×10﹣10;导体。
24.(2019?东营)如图所示,酸甜多汁的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在此电路中水果扮演的角色是 :它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 ,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定向运动起来。
【解答】解: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它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电压,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定向移动起来,形成电流。
故答案为:电源; 电压。
25.(2019?铜仁市)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流过电路中的 。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可知,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故答案为:长度;电流。
(2018?贵港)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的实验装置,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合金电阻线,a、b、c的长度均是1m,d的长度是0.5m;a、b、d的横截面积相同,c的横截面积比a、b的小,a、c是镍铬合金线,b、d是锰铜合金线。当依次把M、N跟a、c的两端连接时,探究的是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叫 。
【解答】解:
(1)金电阻线a、c的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分析比较a、c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大小,可探究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2)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其它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故答案为:横截面积;控制变量法。
27.(2019?常德)超导限流器是一种短路故障电流限制装置,它由超导元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内部电路如图甲中虚线框内所示。超导元件的电阻R1随电流I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限流电阻R2=12Ω,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当电源电压为6V时,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正常发光;若电源电压仍为6V,当灯泡发生短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解答】解:(1)根据P=U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IL===0.5A,
因0.5A<0.6A,
所以,由乙图可知R1的阻值为0Ω,此时R2被短路,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6V,能正常发光;
(2)当灯泡发生短路时,R1与R2并联,
根据图乙可知,通过R1的电流大于0.6A时阻值为7.5Ω,则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两端两端的电压:
U1=I1R1=0.6A×7.5Ω=4.5V,
所以,U1<U=6V,
即此时R1的阻值为7.5Ω,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I=I1+I2=+=+=1.3A。
故答案为:能;1.3。
28.(2019?赤峰)某段金属丝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0V时,它的电阻为 Ω。
【解答】解:由I=可得,该金属丝的电阻:
R===20Ω,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4V时或降为0V时,该金属丝的阻值仍为20Ω不变,
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
I′===0.2A。
故答案为:0.2;20。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32分)
29.(2019?鄂尔多斯)小月和小亮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箱R1规格为“0~999.9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50Ω 1A”。
(1)小月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分别将R1调到5Ω、10Ω、15Ω和20Ω接入电路,调节R2使电压表示数均为2V,记下对应电流值,依据数据作出I﹣R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 。
(2)小月继续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调节R1和R2的阻值,获取了第一组数据,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该电压为 V.接着他保持R2的滑片位置不动,调节R1的阻值,又测得三组数据,如表所示,他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通过R1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请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试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0.3
2
4.0
0.20
3
4.5
0.15
4
5.0
0.10
(3)正在他准备重新实验时,小亮巧妙处理了实验数据,做出了某个元件的I﹣U图象,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请你帮他们在图丁中画出该图象。
(4)与两实验中使用电阻箱实现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
A.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答】解:
(1)依据作出的I﹣R图象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
UV=IR=0.1A×20Ω=﹣﹣﹣﹣﹣=0.4A×5Ω=2V,为一定值,故分析图象可得出的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该电压为3V;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电压表并联在电阻箱的两端,电阻箱为研究对象,故应控制电阻箱的电阻R1大小不变,通过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改变电阻箱的电压大小;而实验中改变了R1大小,故通过R1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能正比;
(3)在原操作中,因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可视为一定值,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
U滑=U﹣U表,故在实验中,变阻器的电压分别为:
6V﹣4V=2V;6﹣4.5V=1.5V;6V﹣5V=1V,对应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分别为0.2A、0.15A、0.1A,根据描点作图,如下图所示:
(4)使用电阻箱实现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A.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多次测量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故答案为:(1)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2)3;调节R1的阻值,R2的滑片位置不动;(3)如上所示;(4)B。
30.(2019?上海)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3伏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和待测电阻Rx各一个,三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5欧2安”字样、“10欧2安”字样、“50欧1安”字样),以及导线若干。小华选择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间区域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a)、(b)所示,小华记录第一组数据;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电压表指针自图(a)位置转过两小格时记录第二组数据,此时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接着继续操作完成实验。
①实验中电压表所选的量程为 伏。
②判断实验中电流表所选的量程。 (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③小华的第二组数据中,电压、电流及计算出的待测电阻Rx的阻值是 。
【解答】解:
①电路连接正确,即待测电阻与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因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选用的量程为0~3V;
②(a)图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示数为1.4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为:3V﹣1.4V=1.6V,
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28A;
由欧姆定律可得,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滑中==≈5.71Ω,由题意可得,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约为:2×5.71Ω=11.4Ω,与题中所给的10Ω 2A变阻器的相吻合;
若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其示数为1.4A,
由欧姆定律可得,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滑中==≈1.14Ω,则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约为:2×1.14Ω=2.28Ω,与题中所给的变阻器的规格差别较大;
故电流表只能选用小量程0﹣0.6A;
③图(b)电流表示数为0.28A.继续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在如图(a)的基础上偏转两格后,电压表示数可能为1.6V和1.2V:
若电压表示数为:1.4V+2×0.1V=1.6V,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根据I=,则电路中的电流也应变大,则此时的电流为:0.28A+2×0.02A=0.32A;
由欧姆定律得待测电阻Rx的阻值:
Rx===5Ω;
若电压表示数为:1.4V﹣2×0.1V=1.2V,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根据I=,则电路中的电流也应变小,此时电流为:
0.28A﹣2×0.02A=0.24A;
由欧姆定律得待测电阻Rx的阻值:
Rx===5Ω;
故答案为:①0~3;
②(a)图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示数为1.4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为:3V﹣1.4V=1.6V,
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28A;
由欧姆定律可得,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滑中==≈5.71Ω,则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约为2×5.71Ω=11.4Ω,与题中所给的10Ω 2A变阻器的相吻合;
若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其示数为1.4A,
由欧姆定律可得,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滑中==≈1.14Ω,则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约为2×1.14Ω=2.28Ω,与题中所给的变阻器的规格差别较大;
故电流表只能选用小量程0﹣0.6A;
③5Ω。
31.(2019?百色)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a、b、c是镍铬合金制成的三根导线,a、b长度相同但粗细(横截面积)不同,a、c粗细相同而长短不同,导线d由锰铜合金制成,长短、粗细与导线b相同。
(1)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越大,对应的导线电阻越 ;
(2)将导线a接在M、N之间,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 A;
(3)依次将导线b、c、d替换导线a接入电路,电流表对应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导线代号
a
b
c
d
电流表的示数
﹣
1.3A
2.2A
2.7A
①选导线a、b比较是为了探究导线电阻的大小与 的关系;探究导线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 (填写导线代号);
②由此可知:导线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导线长度越 ,横截面积越 ,电阻越大:
(4)若想进一步用“伏安法”测量导线a的电阻,除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外,至少还需要在此电路接入一个 表和一个变阻器,连好电路后,经多次测量,绘得导线a的U﹣I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其电阻为 Ω。
【解答】解:
(1)实验中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反映电阻大小,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导线的电阻越小;
(2)图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2A;
(3)①导线a、b的材料、长度都相同但粗细(横截面积)不同,b的横截面积较大,是为了探究导线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由表格数据可知通过a的电流小于b的电流,所以可以得出在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探究导线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关系,需要控制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改变材料,故导线b、d符合题意;
②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导线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根据R=知要测量导线a的电阻,需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所以缺少电压表;
由图象中的数据可知:当电压为1.25V时,对应的电流为1.0A,
则导线a的电阻为:R===1.25Ω。
故答案为:(1)小;(2)0.22;(3)①粗细(或横截面积); b、d;②长;小;(4)电压;1.25。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12分)
32.(2019?雅安)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1A”。在A、B?间接入规格为“12V?12W”的灯泡L,闭合开关,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时,灯泡正常发光。求:
(1)灯泡L正常工作时电阻;
(2)电源电压;
(3)取下灯泡L,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R0,要求R0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R能使电流表示数达到0.4A,求R0的取值范围。(提示:太大或太小会导致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电路中电流均不能达到0.4A)。
【解答】解:(1)由P=UI=可得,灯泡L正常工作时电阻:
RL===12Ω;
(2)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时,灯泡正常发光,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P=UI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1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UL+IR=12V+1A×6Ω=18V;
(3)取下灯泡L,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R0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能使电流表示数达到0.4A,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45Ω,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R0的阻值最大,此时其阻值R0=R总=45Ω,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R0的阻值最小,此时其阻值R0=R总﹣R大=45Ω﹣30Ω=15Ω,
则R0的取值范围为15Ω~45Ω。
答:(1)灯泡L正常工作时电阻为12Ω;
(2)电源电压为18V;
(3)R0的取值范围为15Ω~45Ω。
33.(2019?恩施州)某体育运动中心为了研究蹦床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在蹦床上接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在电路如图甲。已知某运动员质量为50kg,某次从距离蹦床一定高度处跳下的过程中,研究得到电路中两个电压表读数与电路中电流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与所受压力之间关系如图丙。试计算:
(1)定值电阻R1的阻值。
(2)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当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多少N?
【解答】解:(1)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因此图象a为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象,图象b为电压表V2示数变化图象;
因为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所以据图象a可得:U1=4V,I1=4A;
由I=可得,R1===1Ω;
(2)因为电压表V2测量压力传感器和R1两端总电压,所以由图象b可知,当U2=10V时,I2=1A;U2′=4V,I2′=4A;
根据欧姆定律和图象b可得:
U=10V+1A×R2 ①
U=4V+4A×R2 ②
联立①②可得:电源电压U=12V,
定值电阻的阻值:R2=2Ω;
(3)分析可知,当传感器电阻变为0时,此时两个电压表示数相等,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由图象可得:Imax=4A,
由图丙可得弹簧对运动员的弹力:F弹为800N,
所受合力:F=F弹﹣G=F弹﹣mg=800N﹣50kg×10N/kg=300N。
答:(1)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Ω。
(2)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Ω。
(3)当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300N。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2/13 16:52:00;用户:初中物理;邮箱:15004352727;学号:2756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