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 4.4 电阻(夯实基础+知识要点+规律方法+自我综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 4.4 电阻(夯实基础+知识要点+规律方法+自我综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24 08:58:31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3.知道材料、长度对电阻的影响。
4.认识滑动变阻器,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材料、长度对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知识点梳理:
1.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还存在着对电流的 作用,这种阻碍作用的程度对于不同的导体来说一般是 同的。科学上把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电阻的符号是 ,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_ 。电阻的其他单位还有__ (kQ) 、兆欧( )等。
2.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 、横截面积和 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还与 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
3.变阻器是指能改变 大小的一-种电学仪器。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利用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丝 来改变电阻。
4.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流时,应把变阻器 联在电路中。
5.导电性能介于 和 之间的一-种导电物质叫做半导体。半导体的电阻可在某一范围内随 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制成热敏电阻;半导体材料还可制成集成电路等。
6.导体在某种状态时,电阻突然 ,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处于超导状态的物体叫做 体。
知识点一: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在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请你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选出合适的金属丝,并将其对应的选项字母填在横线上(  )
金属丝代号
材料
长度L/m
横截面积S/mm2

镍镉合金
1.80
1.0

镍镉合金
0.90
1.0

镍镉合金
0.45
1.0

镍镉合金
0.90
2.0

镍镉合金
0.90
0.5

锰铜合金
0.90
0.5

镍镉合金
3.60
0.5
A.①②③ B.⑤⑥⑦ C.②④⑤ D.①④⑦
2、如图所示的电路,AB和CD均为镍铬合金线。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 ,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

3、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明找到了不同规格的导线,如表所示。
导线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镍铬
L0
S0
B
镍铬
2L0
S0
C
镍铬
2S0
D
锰铜
L0
S0
(1)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和 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2)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择 和 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3)小明用A、C两根导线探究了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则导线C的长度应为 。
知识点二:电胆
4、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
5、下列做法中,使电阻丝的电阻变大的是(  )
A.把电阻丝拉长 B.把电阻丝对折
C.把电阻丝剪掉一段 D.把电阻丝绕成螺线管
6、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B.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二倍时,它的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不论温度如何变化,电阻也不可能变为零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无关
知识点三:滑动变阻器
7、有几位同学拿来一个滑动变阻器,看到铭牌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这几位同学讨论时说出了以下几种对铭牌意义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 A
B.电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 A
C.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 A
D.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 A
8、下列关于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棒AB是用电阻较大的合金制成的
B.滑片与金属棒AB之间是绝缘的
C.线圈与滑片接触的位置,电阻丝的绝缘漆被刮掉
D.金属棒是绝缘体,瓷筒是导体
9、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旋钮式变阻器触片顺时针转动时(  )
A.变阻器电阻增大 B.小灯泡亮度增大
C.电流表示数减小 D.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
知识点四: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超导现象
10、半导体:导电性能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 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 ,超导体 (有、没有)电阻。
11、下列关于半导体、超导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制作二极管、三极管
B.半导体的导电性能良好,可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
C.超导体的导电性能最好,可制作电炉丝
D.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没有实际用途
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2.滑动变阻器改变阻值的本质是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  )
A.长度 B.横截面积 C.材料 D.温度
3.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位器与灯泡并联
B.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的
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D.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
4.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串联,则总电阻(  )
A.介于两个电阻之间
B.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
C.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
D.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电阻
5.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其电阻值为R,将其剪成相等的两段后,再进行并联,则并联后的电阻值为(  )
A.2R B.R C. D.
6.如图所示的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大电阻值是  Ω,图中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   Ω。
7.刘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有:玻璃泡破碎但钨丝完好的废白炽灯、标有“6V6W”的小灯泡L、蓄电池、开关S、酒精灯、火柴、导线若干。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然后用点燃的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可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此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   。这个实验说明了电阻跟   有关。
8.(2019?淮安)某科技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看到若干长方体金属导体。它们的材料相同,外形都如图甲所示,他们想探究该种导体电阻与厚度及边长的关系。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测量了部分导体厚度h、边长a和电阻R,并记录在表格中。(在测量电阻时,老师要求导体都要按照图乙所示的方式通过导线接入电路;实验时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面问题: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该种导体电阻大小与边长a   (选填“有关”或“无关”),与厚度h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2)从该种导体中,选取了厚度h之比为2:3、边长a之比为2:1的两个导体R1、R2,按图丙方式串联后接在闭合电路中,设两端的电压为U1,R2两端的电压为U2,则U1:U2=   。
(3)现代集成电路技术需要电子元件微型化,且集成度越高,电子元件越需要微小。现某集成电路需要一只阻值为1.6×10﹣3Ω的该种导体,小华从边长a为5mm、10mm、15mm、20mm的四个导体中选择了边长为5mm的导体。与其它三个导体相比,请分析该导体工作时的优缺点:   。
次数
厚度h/mm
边长a/mm
电阻R/×10﹣3Ω
1
1
5
1.6
2
1
10
1.6
3
1
15
1.6
4
1
20
1.6
5
2
10
0.8
6
4
10
0.4
7
5
10
0.32
9.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室备有几种电阻丝,参数如表。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丝
1.0
0.2
b
镍铬合金丝
1.0
0.1
c
镍铬合金丝
0.5
0.1
d
锰铜合金丝
0.5
0.1
如图所示,是为完成探究连接的实验电路。
(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   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
(2)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   两根电阻丝(填编号)进行对比实验。
(3)选用b、c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   同学的猜想。
10.为了研究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小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电路中的一段导体加热。观察导体电阻的变化,该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所在或提出改进方案:   。
1.(2020?杨浦区一模)下列各物理量中,会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
A.电压 B.电流 C.长度 D.电荷量
2.(2019?镇平县三模)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其中a是锰铜合金,b、c、d是镍铬合金,a和b长度粗细相同,c和a、b的长度相同但比较细,d和c的粗细相同,但比较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电阻越大
B.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可以选c和d
C.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选a和c
D.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选择两条长度不同的电阻丝即可
3.(2019?成华区模拟)如图所示,是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的几种方案,你认为可能达到目的方案是 (  )
A. B. C. D.
B、滑动变阻器的上半段被短路,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下半段是并联的,灯泡两端电压始
4.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AC和DF分别为直径与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B和E分别为AC和DF的中点。在对比研究时,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
B.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
C.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
D.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
5.(2019?锦江区模拟)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同学做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准备了不同的导体,规格、材料如下表:
导线代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0
2.0
0.5
0.5
横截面积/mm2
3.0
0.8
1.2
0.8
3.0
1.2
1.2
材料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必要的元件,这个元件是   。
(2)本实验是通过   来比较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
(3)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用   (填写导线代号)两根导线进行实验比较;
(4)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用导线C和   (填写导线代号)进行实验。他正确选择后,将电阻丝分别接入a、b间,闭合开关。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一次接入的电阻丝阻值   (选填“较大”或“较小”);第二次实验中灯泡较亮,你认为原因是   。
(5)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在钨丝温度逐渐升高并发红的过程中,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变暗。这个实验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变大”或者“减小”)。
电阻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3.知道材料、长度对电阻的影响。
4.认识滑动变阻器,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材料、长度对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知识点梳理:
1.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还存在着对电流的 阻碍 作用,这种阻碍作用的程度对于不同的导体来说一般是 不 同的。科学上把导体对电流的 阻碍 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电阻的符号是 R ,单位是 欧姆 ,,简称 欧 ,符号是_ Ω 。电阻的其他单位还有_千欧_(kQ) 、兆欧( MΩ )等。
2.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 长度 、横截面积和 材料性质 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 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
3.变阻器是指能改变 电阻 大小的一-种电学仪器。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利用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丝 长度 来改变电阻。
4.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流时,应把变阻器 串 联在电路中。
5.导电性能介于 金属 和 绝缘体 之间的一-种导电物质叫做半导体。半导体的电阻可在某一范围内随 温度 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制成热敏电阻;半导体材料还可制成集成电路等。
6.导体在某种状态时,电阻突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处于超导状态的物体叫做 超导 体。
知识点一: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在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请你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选出合适的金属丝,并将其对应的选项字母填在横线上(  )
金属丝代号
材料
长度L/m
横截面积S/mm2

镍镉合金
1.80
1.0

镍镉合金
0.90
1.0

镍镉合金
0.45
1.0

镍镉合金
0.90
2.0

镍镉合金
0.90
0.5

锰铜合金
0.90
0.5

镍镉合金
3.60
0.5
A.①②③ B.⑤⑥⑦ C.②④⑤ D.①④⑦
【解答】解:要研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要保持材料、长度都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由数据知:需要选择②④⑤进行实验。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电路,AB和CD均为镍铬合金线。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 ,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
【解答】解: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的大小,这是采用的转换法; (2)实验中导体的材料和长度均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电阻值不同,所以该实验研究的是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故答案为: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横截面积。
3、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明找到了不同规格的导线,如表所示。
导线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镍铬
L0
S0
B
镍铬
2L0
S0
C
镍铬
2S0
D
锰铜
L0
S0
(1)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和 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2)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择 和 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3)小明用A、C两根导线探究了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则导线C的长度应为 。
【解答】解:(1)要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应使用导线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长度不同的导线,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导线A和导线B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因此选择导线A、B。 (2)要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就要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从表格知导线A和D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 (3)小明用A、C两根导线探究了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使用导线材料、长度都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导线,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导线A长度为L0,则导线C的长度也为L0; 故答案为:(1)A;B;(2)A;D;(3)L0。
知识点二:电胆
4、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
【解答】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ABC选项不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5、下列做法中,使电阻丝的电阻变大的是(  )
A.把电阻丝拉长 B.把电阻丝对折
C.把电阻丝剪掉一段 D.把电阻丝绕成螺线管
【解答】解:A、导体被拉长后,导体的长度增大、而横截面积减小,导体的电阻增大;故A正确; B、对折后,导体的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则导体的电阻减小,故B错误; C、把电阻丝剪掉一段,电阻丝的长度变短,电阻减小,故C错误; D、把电阻丝绕成螺线管后,电阻丝的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均不变,电阻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6、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B.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二倍时,它的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不论温度如何变化,电阻也不可能变为零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无关
【解答】解: A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与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电流为零时,导体电阻不会变为零,故A错误,D正确; B、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二倍时,则它的长度增加一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电阻增大为原来的四倍,故B错误;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但在一定的温度下,电阻可能变为零,如超导体,故C错误。 故选:D。
知识点三:滑动变阻器
7、有几位同学拿来一个滑动变阻器,看到铭牌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这几位同学讨论时说出了以下几种对铭牌意义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 A
B.电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 A
C.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 A
D.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 A
【解答】解:铭牌上标有“20Ω 1A”,含义是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路的电阻范围0-20Ω,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A。 故选:C。
8、下列关于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棒AB是用电阻较大的合金制成的
B.滑片与金属棒AB之间是绝缘的
C.线圈与滑片接触的位置,电阻丝的绝缘漆被刮掉
D.金属棒是绝缘体,瓷筒是导体
【解答】解:A、金属棒AB是用电阻较小的金属制成的,故A错误; B、滑片与金属棒之间是导电的,否则无法改变电阻,故B错误; C、线圈与滑片接触的位置,电阻丝的绝缘漆被刮掉,是为了让电流能通过,故C正确; D、金属棒是导体,瓷筒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旋钮式变阻器触片顺时针转动时(  )
A.变阻器电阻增大 B.小灯泡亮度增大
C.电流表示数减小 D.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
【解答】解: A、根据电路图可知,当旋钮式变阻器触片顺时针转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故A错误; B、由P=I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因此灯泡的亮度增大;故B正确; C、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由I=U/R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错误; D、因为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而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因此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四: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超导现象
10、半导体:导电性能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 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 ,超导体 (有、没有)电阻。
解:(1)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2)当物质电阻为零时,会出现超导现象,利用这种现象制成了超导体。 故答案为:介于;电阻;超导体;没有。
11、下列关于半导体、超导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制作二极管、三极管
B.半导体的导电性能良好,可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
C.超导体的导电性能最好,可制作电炉丝
D.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没有实际用途
【解答】解: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可制作二极管、三极管。故A正确; BD、超导体的电阻为零,也就避免了内能的损耗,适合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故BD错误; 超导体的电阻为零,不会放热,所以电能无法转化为内能。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设备都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故C错误。 故选:A。
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解答】解:A、任何导体都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导体导电的同时,也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故A错误;
B、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故B错误;
C、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故C正确;
D、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滑动变阻器改变阻值的本质是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  )
A.长度 B.横截面积 C.材料 D.温度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改变阻值的本质是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故选:A。
3.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位器与灯泡并联
B.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的
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D.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
【解答】解:
A、电位器串联在电路中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所以图中电位器应与灯泡串联,故A错误;
B、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达到改变灯泡亮度的目的,故B正确;
C、若只将a、c接入电路,电位器的全部电阻丝都接入电路,不能改变电路的电流,所以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故C错误;
D、若只将b、c接入电路,滑片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灯泡变亮,故D错误;
故选:B。
4.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串联,则总电阻(  )
A.介于两个电阻之间
B.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
C.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
D.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电阻
【解答】解:由串联电阻规律可知,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故选:C。
5.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其电阻值为R,将其剪成相等的两段后,再进行并联,则并联后的电阻值为(  )
A.2R B.R C. D.
【解答】解:一根粗细均匀,电阻值为R电阻丝截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则每段长度变为原来的,再把得到的两段并联起来使用,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
所以阻值变为原来的,即R。
故选:D。
6.如图所示的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大电阻值是  Ω,图中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   Ω。
【解答】解:当5个铜塞都拔出时,此时5根电阻丝串联,总电阻最大,它们的总电阻R=5Ω+5Ω+2Ω+2Ω+1Ω=15Ω;
当铜塞插入时,则该铜塞处的电阻丝就会短路,这部分电阻就会消失。由图可知,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5Ω+2Ω=7Ω。
故答案为 15,7。
7.刘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有:玻璃泡破碎但钨丝完好的废白炽灯、标有“6V6W”的小灯泡L、蓄电池、开关S、酒精灯、火柴、导线若干。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然后用点燃的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可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此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   。这个实验说明了电阻跟   有关。
【解答】解:
用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钨丝的温度升高,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说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小,钨丝的电阻增大,这个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除了跟自身因素有关以外,还跟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小;温度。
8.(2019?淮安)某科技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看到若干长方体金属导体。它们的材料相同,外形都如图甲所示,他们想探究该种导体电阻与厚度及边长的关系。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测量了部分导体厚度h、边长a和电阻R,并记录在表格中。(在测量电阻时,老师要求导体都要按照图乙所示的方式通过导线接入电路;实验时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面问题: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该种导体电阻大小与边长a   (选填“有关”或“无关”),与厚度h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2)从该种导体中,选取了厚度h之比为2:3、边长a之比为2:1的两个导体R1、R2,按图丙方式串联后接在闭合电路中,设两端的电压为U1,R2两端的电压为U2,则U1:U2=   。
(3)现代集成电路技术需要电子元件微型化,且集成度越高,电子元件越需要微小。现某集成电路需要一只阻值为1.6×10﹣3Ω的该种导体,小华从边长a为5mm、10mm、15mm、20mm的四个导体中选择了边长为5mm的导体。与其它三个导体相比,请分析该导体工作时的优缺点:   。
次数
厚度h/mm
边长a/mm
电阻R/×10﹣3Ω
1
1
5
1.6
2
1
10
1.6
3
1
15
1.6
4
1
20
1.6
5
2
10
0.8
6
4
10
0.4
7
5
10
0.32
【解答】解:(1)由实验1、2、3、4得,导体的厚度一定时,边长增大,电阻不变,说明导体的电阻跟边长无关。
由实验2、5、6、7得,在导体的边长一定时,导体的厚度和电阻的乘积都为1.6,所以可以判断导体的电阻跟厚度成反比。
(2)导体的电阻跟边长无关,导体的电阻跟厚度成反比,厚度A之比为2:3,所以电阻之比为3:2,串联电路中电压跟电阻成正比,所以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2。
(3)导体的电阻跟边长没有关系,在电阻不变时,选取的边长越小所占空间越小,所以选择边长为5mm的导体,但是元件较小,操作的难度增加。
故答案为:(1)无关;反比;(2)3:2;(3)电阻大小不变,所占空间小;缺点:电子元件较小,操作难度增大。
9.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室备有几种电阻丝,参数如表。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丝
1.0
0.2
b
镍铬合金丝
1.0
0.1
c
镍铬合金丝
0.5
0.1
d
锰铜合金丝
0.5
0.1
如图所示,是为完成探究连接的实验电路。
(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   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
(2)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   两根电阻丝(填编号)进行对比实验。
(3)选用b、c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   同学的猜想。
【解答】解:
(1)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来比较电阻大小,即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验证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时,应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导体的材料不同,由表格数据可知,编号c、d电阻丝符合;
(3)选用b、c两根电阻丝,由表格数据可知,两者的材料和横截面积均相同,长度不同,是验证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是否有关,即验证甲同学的猜想。
故答案为:(1)电流;(2)c、d;(3)甲。
10.为了研究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小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电路中的一段导体加热。观察导体电阻的变化,该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所在或提出改进方案:   。
【解答】解:根据电路图可知,电路中没有反应电流变化的元件,同时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源或导线将被烧坏,因此应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和灯泡,或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
故答案为: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和灯泡(或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
1.(2020?杨浦区一模)下列各物理量中,会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
A.电压 B.电流 C.长度 D.电荷量
【解答】解: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电荷量的大小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019?镇平县三模)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其中a是锰铜合金,b、c、d是镍铬合金,a和b长度粗细相同,c和a、b的长度相同但比较细,d和c的粗细相同,但比较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电阻越大
B.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可以选c和d
C.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选a和c
D.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选择两条长度不同的电阻丝即可
【解答】解:
A、当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时,可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电阻越小,故A错误;
B、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均相同,长度不同,由题意可知,电阻丝c、d的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长度不同,所以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可以选c和d,故B正确;
C、要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均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由题意可知,电阻丝b、c的长度、材料均相同、粗细不同,因此应选用电阻丝b、c分别接入电路中,故C错误;
D、要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两条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故D错误。
故选:B。
3.(2019?成华区模拟)如图所示,是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的几种方案,你认为可能达到目的方案是 (  )
A. B. C. D.
【解答】解:
A、如图,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下半段被导线短路,灯泡不亮,滑动变阻器更不能调节灯泡的亮度。A不符合题意。
B、滑动变阻器的上半段被短路,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下半段是并联的,灯泡两端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所以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B不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和灯泡是串联的,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灯泡的亮度。C符合题意。
D、灯泡和滑动变阻器都被导线短路,灯泡不能发光,滑动变阻器更不能调节灯泡的亮度。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AC和DF分别为直径与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B和E分别为AC和DF的中点。在对比研究时,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
B.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
C.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
D.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
【解答】解:A、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AB和DE长度相同,材料不同。故A错误。
B、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材料不同。故B错误。
C、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材料不同。故C错误。
D、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DE和DF长度不同,材料和横截面积又相同。所以D正确。
故选:D。
5.(2019?锦江区模拟)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同学做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准备了不同的导体,规格、材料如下表:
导线代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0
2.0
0.5
0.5
横截面积/mm2
3.0
0.8
1.2
0.8
3.0
1.2
1.2
材料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必要的元件,这个元件是   。
(2)本实验是通过   来比较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
(3)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用   (填写导线代号)两根导线进行实验比较;
(4)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用导线C和   (填写导线代号)进行实验。他正确选择后,将电阻丝分别接入a、b间,闭合开关。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一次接入的电阻丝阻值   (选填“较大”或“较小”);第二次实验中灯泡较亮,你认为原因是   。
(5)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在钨丝温度逐渐升高并发红的过程中,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变暗。这个实验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变大”或者“减小”)。
【解答】解:
(1)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由图可知,缺少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开关;
(2)因为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因此a、b间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灯泡的越亮;反之,灯泡越暗;故根据灯泡的亮度反映a、b间电阻的大小;
(3)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应控制导体横截面积与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F、G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4)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应控制导体材料与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C、F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电流表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表明第一次的电流比第二次的小,说明第一次的电阻阻值比第二次的电阻阻值大;由于第二次电路中的电阻小,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所以灯泡更亮;
(5)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由于钨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所以可以观察到小灯的亮度逐渐变暗,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答案为:(1)开关;(2)灯泡的明暗;(3)F、G;(4)F;较大;第二次接入的电阻小,电路电流大,灯泡的功率较大;(5)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