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空气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 空气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23 17:2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空气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空气,学生学会观察空气的简单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空气,学生形成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空气,学生学会观察空气的简单方法。
四、教学准备:塑料袋、水槽,小红旗,ppt。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猜一猜:“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猜猜是什么?
学生:是空气。
师:那空气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空气是什么样的”。(板书)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我们身边的空气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空气。空气在哪里呀?
生:。。。。。。
师:空气就在我们周围,感受到了吗?老师现在要请一位小朋友来感受一下。
(实验:飘扬的红旗)
师:红旗怎么了?
生:飘起来了。
生:被风吹的。
生:因为有空气。
师: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所以飘扬的红旗是因为有风,也是因为有空气。
师:那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空气的存在?
交流:《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的图中哪些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小结: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万物生存离不开,在你身边看不见。
?2.活动2:观察空气
问题: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有什么特征?
演示:请两位小朋友演示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
活动:拿一个塑料袋,抓住袋口,在空中来回挥动几下,然后抓紧袋口,可以发现塑料袋变得鼓鼓的。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空气。
交流:空气有什么特征。
小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3.活动2:让空气流出来
教师演示:用吸管在水中吹气。
交流:泡泡是从哪里来?
问题:在装满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把袋子放入水中,挤一挤,会出现现象呢?
活动:进行“让空气流出来”的实验。
学生交流: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会冒泡泡。
小结:空气可以流动。
(三)拓展
任务:课后完成亲子时间的活动:在塑料吸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气球和塑料袋。打开夹子,气球和塑料袋有什么变化呢?。
六、板书设计:
3?空气是什么样的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可以流动
七、教学反思:
学生对空气很熟悉,但他们未必会留意到空气在哪里,也许学生会说空气就 在我们身边,那什么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我通过红旗飘动、树枝摇摆、泡泡飞散的现象说明有空气的存在,从而启发学生说出更多空气存在的现象。
在活动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能把身边的空气装起来吗?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活动,用塑料袋装空气既可以证明我们身边有空气,又可以为后面观察空气做准备。当把空气装起来后,学生自然就会去观察袋子里的空气。在本单元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可以用眼看、鼻闻、舌尝、手摸、耳听的方法去观察水,在观察空气时用眼睛看、鼻子闻的方法可以沿用,但气体一般不用舌尝和手摸。把装了空气的袋子刺个小孔,挤一挤,可以听到声音。从实验中,学生得出空气的特征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空气可以流动吗?这是学生比较困惑的,本节课通过活动3让学生猜测在水里挤压装满空气的袋子,会出现什么现象。接着就让学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用来进行实验的空气袋要扎紧袋口,用牙签在袋子上扎一个小孔后再把空气袋放入水中,然后慢慢挤压空气袋就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来。实验后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想法,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泡泡从哪里来”“泡泡是什么”“实验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通过一个亲子实验,既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又能促进与父母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