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第三单元第十二课《诗经二首》之《蒹葭》同步导学案(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第十二课《诗经二首》之《蒹葭》同步导学案(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4 09:3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课 《诗经》二首
第2课时《蒹葭》
一句话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两首诗词;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欣赏诗词的意蕴,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 一、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蒹 葭 伊人 溯 洄 晞 湄 跻 砥 苇 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的词义。
为: 溯洄从之: 溯游: 跻: 晞: 湄:
跻: 坻:
采采: 已: 右: 沚: 3.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读停顿。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细品诗句:
5.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每小节开头的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这些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每小节结尾句中的“宛”是什么意思?在诗中反复使用,有什么作用?
8.“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
9.通读这首诗,简要说说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述。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每章的开头都以景起兴,渲染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下文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B.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又或许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的幻觉。 C.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地点的转换。 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显示出主人公的情感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及的绝望情绪。 13.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14.“兼葭萋萋”的“萋萋”也写作“凄凄”,下面诗句中与其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A.良友日零落,凄凄独无伴。 B.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C.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D.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15.对《兼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16.对《兼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村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17.对《兼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 B.“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人:诗人对意中人充满了爱悦之情,热烈地追 求,然而可望不可即,始终求之不得,诗入心中充满了惆怅。 C.“自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彩。 18,在《兼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
了什么作用?
19.《兼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20.比较《关雎》和《兼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第十二课 诗经二首
第2课时 《蒹葭》
1.jiānjiā yīrén sùhuí xī méi jī chí wěi
2.凝结成。 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跟随,这里指“追寻”的意思。 顺流而涉。 游,通“流”,指直流。 晒干。 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茂盛的样子。 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弯曲。 水中的小块陆地。
5.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6.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7.“宛”是仿佛的意思,写出了“伊人”的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主人公惆怅失望的感情。
8.突出道路的漫长(遥远)、高峻(险峻),曲折。反复吟咏,渲染道路的遥远与艰险,侧面烘托对意中人的执着不变的追寻,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9.本诗选自《诗经·秦风》,是一首典型的爱情(内容)诗。以蒹葭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10.这首诗抒发了求而不得的惆怅和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理想)的追求、向往。
11.C 12.D 13.D 14.B
15.B 16.D 17.A
18.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 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19.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20.《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