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3 21:0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 啊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邓小平


第9课 对外开放
引进来
走出去


什么是对外开放?

即打开国门,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
1978年10月24日,邓小平乘敞篷汽车参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乘新干线“光-81号”超特快列车赴京都访问。
日本270km/h
中国50km/h

背景:
邓小平1979年2月2日在休斯敦参观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时,体验模拟航天飞行。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1979年1月底至2月初,邓小平出访美国。
“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概括总结出中国进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1、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
2、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
一、大胆的尝试---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
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资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
“十室九空遁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昔日的深圳
今日的深圳
对外开放的窗口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投资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海南岛
1984年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文选》
结合材料思考: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开放前的厦门
现在的厦门
一、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1979年的深圳
2018年的深圳
小渔村
大都市

一、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二、不断深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北海
广州
湛江
福州
温州
宁波
南通
连云港
青岛
烟台
秦皇岛
大连
上海
天津
14个
沿海城市
此时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沿海形成了什么特点?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浦东位于黄浦江以东,浦东虽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二、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陆(沿江、各省会)

线



对外开放
特点
多层次
全方位
宽领域
(1)开放过程



分布上
开放范围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线

东部沿海
中西部内地


内 地


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多层次
全方位
宽领域

对外开放特点
逐步开放逐步深入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引进来’是不够的,还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
引进来:
引进外国资金、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
走出去:
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劳务出口;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走出去


作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

地位: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WTO)
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材料一:1995—2001年进出口总额平均年增长12%,GDP年均增长8.92%;2002—2006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5%,GDP年均增长9.45%。
材料二: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降,……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将会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材料三: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挑战
机遇
(意义)加入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旧中国 现在
背景
地位
影响
列强入侵 被迫开放
独立自主 主动开放
不平等,有屈辱性
平等互利
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推动经济发展,适应全球化
今天的开放和旧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
课堂小结
(引进来)
对外开放
1980年,4+1个经济特区
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90年代,内地(上海浦东)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走出去)2001年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

机遇
挑战

1、这座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1、对外开放的窗口
2、 一夜崛起之城
3、经济特区的代表
D
练一练
2、 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C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80
B.1840
C.1992
D.2001
练一练
D
4、既是新中国首批开放的经济特区,又是旧中国的通商口岸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D
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江泽民
C.邓小平、江泽民 D.毛泽东、周恩来
A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缅怀伟人
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要发挥广东的优势,在邻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此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给予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1980年开始创建经济特区,也就是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部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
“特区”一词的由来

知识拓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