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3 21:0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外开放》同步测验
一、 选择题
1.1978年是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的高峰年。这一年先后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出访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以下说法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 ?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进行
C.为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答案是(? ? ? ? ?)
A.凡是毛主席的话,都是真理
B.真理就是领导说的话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一
3.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下列哪一句话会首次出现在邓小平的开幕词中(? ? ? ? )
A.“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4.1978年夏,广东省宝安县就在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天,安徽凤阳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产承包。这表明(? ? ? ? )
A.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
B.深圳特区已建立
C.改革开放政策已开始实施
D.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
5.下列城市中,于1980年被设置为经济特区,成为新中国向世界打开的第一扇窗的是(? ? ? ? )
A.深圳
B.上海
C.福州
D.广州
6.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 ①经济特区的创办 ②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③开辟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7.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 ? ? )
A.深圳
B.汕头
C.厦门
D.浦东
8.四十多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少能够看到国外的商品出售。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买到这些东西,同时我国的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表明(? ? ? ? )
A.中国老百姓品牌意识增强
B.对外开放已初步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外资企业已立足中国市场
9.邓小平于1979年元旦再次登上《时代》封面并被评为1978年度人物时,在以《邓小平的梦想》为封面标题的文章序言中,记者写道:“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这一赞美是针对(? ? ? ? )
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一举粉碎“四人帮”
C.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0.马丁?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开启了一个长达1/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中“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指的是进入(? ? ? ?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市场经济时代
11.我们大致可把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6年;②1957~1966年;③1966~1976年;④1977年至今。以下描述符合第④阶段的是(? ? ? ? )
A.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
B.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
C.“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
D.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地发展
12.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报告显示,2017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1亿人,比1978年末增加6.4亿人,年均增加16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比1978年末提高40.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这得益于(? ? ?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五计划
C.改革开放
D.三大改造
13.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据此可知,上海(? ? ? ? )
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
B.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
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
14.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 ? )
A.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
B.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
D.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15.从深圳特区到海南特区,再到海南自贸区的设立,中国走了近四十年。这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从直观上看体现了(? ? ? ? )
A.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B.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C.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中国对南海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强
16.下图为中国国家邮政局2001年12月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的纪念主题应为(? ? ? ? )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华民族筑成新的长城》
C.《热烈庆祝中国申奥成功》
D.《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
17.2001~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3.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57.5%上升到2017年的83.7%。与这些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 ? )
A.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B.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二、 材料分析题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邓小平很现实地认识到,全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没有任何两个地区之间能同步发展。他认为要允许一些地区和人民先富裕起来,为其他地区和人民树立榜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1922年南方谈话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3)材料四中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为我国建立什么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图中表明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4)结合所学的知识思考,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
?
19.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动摇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为人民所接受和肯定。这场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理论准备。
——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1978年, 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 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4月23日上午,袁庚塑像在蛇口海上世界揭幕。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国经济特区雏形,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摘编自《深圳晚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后逐步在农村推行哪一项重大政策。该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袁庚被誉为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C2.C3.B4.D5.A
6.A7.D8.B9.A10.C
11.D12.C13.B14.D15.A
16.A17.C
二、 材料分析题
18.(1)原因:生活水平低(或政策有问题)。 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2)特点: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新问题)。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
(4)宗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19.(1)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或者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作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理论准备。
(2)作用: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决策:实行分田包产到户(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收入增多等。
(3)原因: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国经济特区雏形。 目的:为了引进外资;为了引进技术;为了引进管理经验等。
特区: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深圳。?(任意两例即可)
(4)启示: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发展;开放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