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
(3)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培养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难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主要通过讨论和多媒体来进行渗透引导来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青蛙是农业益虫,经常被古人描绘的入诗入画,比如宋朝诗人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今天就以青蛙为例,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畅所欲言:
关于青蛙,你了解多少呢?(展示青蛙图片或活体。)
学生:青蛙小的时候叫蝌蚪,能在水里游来游去,到处找妈妈;
青蛙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它长大以后尾巴就逐渐消失了;
青蛙视觉和听觉都很敏锐,它是用肺来呼吸,适于在陆地上生活。它的四肢中后肢是比较强大的,前肢短小,特别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青蛙除了用肺呼吸以外,它的皮肤也能辅助呼吸;而且青蛙的皮肤很光滑,在游泳时是能够减少水的阻力的。
设计意图: 给其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把握学生对青蛙知识的了解,以便为下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创设问题:
我想提出几个问题,请大家阅读教材P1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帮我找找答案
1、who :谁发出交配的信号?
2、When:交配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3、Where:蛙的交配和发育在哪里进行?
4、精子和卵子如何相遇?
5、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学生:春末夏初,我们在野外经常能够听到青蛙的鸣叫,这些鸣叫的青蛙都是雄蛙。雄蛙的口角有一对鸣囊,鼓起来又瘪下去。在繁殖季节,雄蛙以鸣叫作为求偶方式,所以青蛙的鸣叫对种群的繁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春季,雌雄蛙经抱对以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使二者在水中相遇而受精。
青蛙的整个生命过程只经历了卵、幼体、成体三个阶段。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尝试在书本上找到答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知识延伸:
请大家欣赏“蛙的生殖和发育”录像,思考以下问题
到了寒冷的天气,我们几乎不能看见青蛙的踪影,青蛙为什么要进行冬眠?
小蝌蚪吃什么长大?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腮和尾巴后来怎么就没有了, 发育方式有什么特点? 完成早期蝌蚪和成蛙的比较表。
刚孵出的小蝌蚪用鳃来呼吸,也有尾巴,能够游泳,它有很多和小鱼相似的特点,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学生: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由于青蛙身体表面没有羽毛、毛等专门的保温结构,所以它的体温不恒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冬季,当地面温度在8以下时,青蛙就钻入水边泥土中,不食不动,呈睡眠状态,进入冬眠。冬眠是青蛙对冬季不良外界条件的适应。冬眠期间的青蛙,几乎全靠皮肤进行呼吸。
刚孵出的小蝌蚪是不会取食的,它经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残存的卵黄获得营养,2~3天以后才开始吃藻类和水蚤等食物。
受精后,刚孵化出来的青蛙幼体即蝌蚪头部两侧有鳃,用鳃进行呼吸。在它的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用来游泳,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尾巴上的细胞按照编好的“程序”全部死亡消失,所以青蛙成体是没有尾巴的,但长出前后肢,进行跳跃。蝌蚪的鳃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消失,成体用肺呼吸。
比较
早期蝌蚪
成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发达或不发达),头后两侧有腮
视觉、听觉敏锐,无腮(有肺),适于陆地上生活
躯干、四肢、尾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可见,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差异性都很大,所以和家蚕一样都属于变态发育过程。
小蝌蚪和鱼非常相似,说明蝌蚪还保留着水栖祖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两栖动物的受精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是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
设计意图:
补充课外相关知识,扩大知识视野。通过影音文件的欣赏,给人以切身的体验和感知,加强理解与认知。更重要的目的,循序渐进的引出青蛙的发育方式以及类型特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进一步探究:
鳄鱼、乌龟都是两栖动物吗?你认为两栖动物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请欣赏录像””思考以上问题
学生:鳄鱼、乌龟它们都是体内受精,把卵产在陆地上孵化发育。卵有坚硬的外壳,防止水分的蒸发,摆脱了水的束缚,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开始。另外,它们没有变态发育过程,一孵化出来,就用肺呼吸,在陆地活动,外形也和父母一样,因此属于爬行动物。
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因此称为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蝾螈、大鲵。
设计意图:
以往的经验学生对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总是有一些混淆,经常误认为鳄鱼、龟等也是两栖动物,所以有必要在这里阐明,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教材所配录像《两栖动物及其特点》,明确地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通过欣赏录像,使学生记忆深刻。
资料分析:
小组讨论: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栖动物的成体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它们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还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说两栖动物并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有人认为上面所说的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没有影响呢?我们看一看下面的报道便一目了然。
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许多几十年前常见的青蛙物种,现在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踪影。引起蛙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对蛙类栖息地的改变与破坏。在英国过去的50年间,为了发展农业和扩展人类居住面积,大量蛙赖以生存的池塘被填平,结果蛙类绝迹,蛙声消失。近10年来,“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成了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可是人们没有意识到,阡陌交错的公路对蛙类来说却是分割它们栖息地的一条条“死亡峡谷”。人类,该到了从公路上的蛙类尸骨中有所意识的时候了。
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时候,无形之中已经对我们的朋友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请同学们阅读14页的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它现在的生存却直接受到了人类对它的威胁,我们应该去为它做些什么呢?
学生:从资料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美国和非洲之所以出现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师:也就是说环境变迁和水质的污染都给青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可这些归根结底却都是我们人类的“杰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关注青蛙保护青蛙的情感,并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分析资料和评价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课堂小结
教师:希望大家所说的话都能用实际行动来体现。但愿,博物馆的录音不是我们的后代凭吊大自然天籁之音的最后机会。让我们一起关注青蛙,保护青蛙吧!
板书设计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雌雄蛙水中抱对排出生殖细胞,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发育为蝌蚪,变态发育为幼蛙 ,发育为成蛙。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和环境:环境变迁影响发育,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环境。
练习反馈:
书P15 练习1 2 3题 , 课课通P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