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5课 三大改造(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5课 三大改造(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3 21:3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 第5课 三 大 改 造 三大改造 其含义就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自主学习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原因、方式、过程.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时间、结果.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目的、方式、创举、意义.
4.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结果、意义、不足.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土地改革后农民有喜有忧喜:农民分得了土地忧: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力不高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7÷3≈2.3(亩) 2970000 ÷300000000 ≈ 0.001(头/人) 1 ÷ 0.001 = 1000 (人)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背景 A.农民通过土地改革分得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B.分散性:分散经营,缺乏资金、生产工具
C.脆弱性:难以抵御自然灾害,无法合理使用耕地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2.3亩≈25教室)2.原因
个人层面: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国家层面: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主要原因)3.开始时间:1953年4.形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①原则:“自愿互利”
②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③阶段:“三步走”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结果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①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②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全国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材料一: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木板机器,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木板机器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
“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到了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也是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结 果1、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
2、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赎买政策
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目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式?具体内容?实施过程中的新创举是什么?有何意义?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三、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资本家的资本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依据国家政策,已知一位资本家的企业公私合营时核定资产1000万元,国家十年内每年发给股息,年息为5%,求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多少股息?十年共得多少股息?1000×5%=50(万元)50×10=500(万元) 截至1966年,国家总共付给私营工商业者30多亿元,已经超过了他们原有的资产总额。荣毅仁荣德生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
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号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同仁堂的商标同仁堂的新貌土地农民私人所有耕牛农民私人所有工具农民私人所有集体公有手工私人所有集体公有生产资料私有制公有制工厂资本家私人所有国家公有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三大改造的实质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意义?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4、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一:1954年全国的农业合作社只有1.4万多个,1955年春天农业合作社发展到10万个,并且中央批准建议1955年秋收前农业合作社要发展到60万个,改变了当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中规定的发展30~35万个合作社的计划。三大改造局限性: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材料二: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材料反映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课堂小结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共商业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经济的性质是(   )
A.个体经济 B.私有经济
C.私人经济 D.社会主义集体经济2.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是(   )
A.没收其工具,将其转化为农民 B.把他们转化为工厂工人
C.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把他们并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国营农场DC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首先从哪个方面开始(   )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官僚资本主义A达标训练4.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D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