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1课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1课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4-23 22:0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课时
1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艺术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通过对民间文化的接触,培养学生对天津地域文化以及对家乡艺术的热爱。
3.引导学生感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1.能够认识辨别青铜、泥塑、中国画、儿童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知道很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艺术家在色彩、造型上进行了变形、夸张,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动物的特征,以及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
2.学习描述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基本特点,用简短的言语大胆表述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欣赏、图片对比、小组讨论等多样性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中动物造型的特点与色彩的特点。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体验,激发学生大胆表现出自己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感受。
2.本课学生尝试探究发现式获得艺术表现形式、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在美术课堂中与音乐、语文学科交融,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
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3、初步了解动物及纹饰在民间艺术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艺术形式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
教学准备
课件斧子演示、西沃手机助手、西沃白板软件、以动物为题材的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收藏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从学生喜爱的动物形象作为导入。
出示课件:一只是真实的猴子,另一只经过艺术形象化的卡通猴子。
①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个猴子
教师:同学们,在你的面前有两个我,一个是真实的我,一个是艺术作品中的我。这两个我,一定有一个是你喜欢的。”
②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课件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二、新课讲授
1.动物和人类关系密切
课件出示四种动物
2.艺术家们根据动物形象创作了很多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
课件出示书中的四幅作品,它们分别对应之前介绍的四种动物。
3.对比动物真实与自然界中的形象,分析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如何表现。
(1)出示课件张仃中国画《鸡》
①设问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如何表现的?
教师小结:国画中的公鸡羽毛鲜艳,昂首挺胸,像一位骄傲的将军威风凛凛。张仃在表现这幅作品时用到硬朗的线条和概括的笔法,气韵生动,饱含着中国画独特的韵味。红绿蓝色彩浓郁,冷暖对比,也使得这只公鸡具有民间美术纯真质朴的风格。
②提问:国画中的公鸡与另一种表现形式剪纸的公鸡在线条上有何不同。
教师小结:刚才说国画的公鸡线条硬朗而剪纸的公鸡则多以曲线展示它的温顺和亲切。
(2)课件上出示铜奔马
①提问:给这匹马起名字,并说说依据和理由?
教师小结:这匹铜塑的马三足腾起,一只脚踩在飞鸟上,尾巴高高翘起,说明马奔跑的速度相当快。它的名字叫做——铜奔马。铜是它的材质,奔是指它的动作,马就是这只动物本身的名字。
②介绍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标志
教师:设计师再将铜奔马的外形简化概括,便成为了我国甘肃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一个标志一个地方,一段故事一场旅行。
③课下利用各种资源了解一下马踏飞燕的故事。
(3)课件出示泥塑作品《坐虎》
①提问:这只老虎它的表现形式、材质、颜色、造型特点、欣赏感受?
课件出示现实中和艺术作品中老虎的局部对比图 教师总结:这只来自陕西民间艺术的坐虎表现形式是泥塑、材质是陶泥、它的名字是坐虎。坐是他的动作,虎是动物本身的名字。颜色以红色为主(板书)造型特点眼睛比现实中的老虎夸张(板书)因为夸张而显得更大更威严。耳朵大而且在顶端有花朵的装饰。尾巴变形(板书)成为小人坐莲花
②身上的图案与寓意
教师:由现实的条纹斑纹变成莲花图案。寓意为多子多福。旁边的铜钱图案象征着财源滚滚。
③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不仅夸张了动物的特征而且也传达了美好的寓意。
④音画相通,感受陕西民间艺术的豪放与热烈。 课件播放陕北民歌《走西口》,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地方文化的特点。
(4)课件出示卡通画水牛和国画水牛
①提问:不同的表现形式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教师小结:左面是卡通画的水牛,通过夸张的五官和肢体,利用概括简洁的线条呈现水牛的可爱有趣。右边的这只水牛运用传神的中国画变现技法将水牛再现的生动形象,仿佛一只真实的水牛在纸上游走。
播放《牧笛》片段,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继而课件出示李可染《钱塘渡牛图》
②继续感悟这幅画带给你的感受?
教师小结:画家通过水墨画留白的方法表现牛在水中的情景。再用墨色的深浅变化画出牛的身体。浅色画牛身,深色画牛角、眼睛、鼻子和脊背。以形写意、气韵生动。线条上树枝有疏有密,有粗有细,有曲有直,链接两头牛的脊背成S型构图使画面更加的灵动。这样的画让我想到这样的诗,牧童牛背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
教师总结:
(1)分析不同艺术作品的五个方面分析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①表现形式:泥塑
②材质:陶泥
③色彩:以红色为主,绿色、黑色、为辅
④造型特点:夸张、变形
⑤欣赏感受:热烈、奔放
(2)将分析结果填写在这张收藏卡上就是接下来的任务。
教师示范:作品名称坐虎,表现形式泥塑,材质陶泥,色彩以红色为主,造型特点夸张变形,感受是热情奔放,有种过年的喜庆感。
将书翻到第24页,看看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是否在这节课都有了答案。
实践环节
(1)教师提出实践要求: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鉴赏本组的艺术品,并将收藏卡补充完整,如有时间也可以对收藏卡做小小装饰。
(2)以鉴赏大会作为情境,吸引小组代表上前说说鉴赏结果。
①用摄像头给学生拍照,学生手捧作品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大家。
②利用互动白板,学生将表达在白板上标注,其他同学直观感受。
拓展环节
课件出示泥人张的彩塑、魏元泰的风筝、杨柳青年画。分别用传神、逼真、精致形容其中的动物形象。引导学生感悟自己家乡天津独特文化的魅力。
提问导入,选择喜欢的动物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析教材中的作品
启发学生体会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以不同感受
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感受铜塑作品,起名字环节是为后面的学习任务做铺垫,引导学生感悟艺术作品中动物的动势的美感
介绍标志这种艺术形式,了解同一动物的不同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
将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现实中的动物的对比,找出不同。感受艺术作品中动物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方式。
使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传达美好寓意。
美术课与音乐课相融合。通过视觉、听觉体验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陕西民间艺术的魅力。
观察同一动物不同表现形式,体会不同形式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欣赏动画片这种表现形式。通过技法、墨色线条方面感受水墨画的美感,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在艺术作品的交融。
美术课与语文课相融合
回顾欣赏作品的角度,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为后面的实践环节做铺垫。
通过教材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巩固,使实践环节进行的更加顺利。
学为作用,用今天学到的知识鉴,。激发学生表现欲。
在大屏幕上显示作品,与白板互动,便于学生直观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表现的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天津地域文化。感悟天津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
板书设计: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表现形式:泥塑
材 质:陶泥
色 彩:以红色为主
造 型:夸张 变形
感 受:奔放 热情

课后反思: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中的一课,属于“欣赏·评述”课。本节课以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物为主体,通过青铜、泥塑、中国画、卡通画、标志、动画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们对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深深吸引,夸张的造型、多样的材质对他们来说十分新鲜。如何能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作品蕴藏的内涵和深刻的美感,仅凭教师的介绍显然是行不通的。经过思考,我设计了小组讨论并通过填写收藏卡这一环节,解决了二年级同学对美术语言把握不是很到位的问题,用收藏卡既让他们产生表达的兴趣,又可以让收藏卡成为他们的小助手辅助其表达。在我的整个教学中,我时刻秉承让美术课有茶香气的教学理念,将艺术作品的韵味尽量表达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感悟、领会。并将本课与语文课、音乐课相交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有更多的感悟并有表现欲的将其表达。在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互动式白板的使用,使学生和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得更加顺畅。
课下,有同学问我,天津的风筝魏为什么叫风筝魏,他们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使我感觉到,学生对于天津民间美术有着好奇心,在课上我应该将风筝魏的风筝,杨柳青的年画,泥人张的彩塑也带到课堂上了让学生们直接观看,课堂效果或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