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4.1 人体的免疫防线(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2)描述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人体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学会设计对比试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3、情感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体验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2)通过认识人体免疫防线,认同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难点 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教法教具 实验探究、分组讨论、观察图片、归纳总结、多媒题课件
教 学 过 程 学 习 内 容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序言:多媒体展示士兵攻破城墙的图片,学生观察并回答图中展示的情境,城墙对于城堡来说是一道防线,那么类比人体这座城堡的防线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人体的免疫防线》(引入第 1 节,板书题目) 二、新知探究 (一)引入病原体的概念 提问:刚才图片中我们观察到有很多敌人攻城墙,那么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没有同样的一些敌人在攻击人体的防线?引入病原体概念,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 小结:能够致病的生物统称为病原体。(例如:细菌、病毒、低等动物等) 课件展示:流感病毒、大肠杆菌的电镜图片 提问: (1)生活环境中存在许多的病原体,有的甚至生活在我们的体表或体内,那么为什么人体不会总患病? (2)皮肤能像天然屏障一样,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吗? (3)能不能直接用人体皮肤做探究实验? (二)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1.提出问题:明确实验探究目的。 2.作出假设:通过问题,学生也很容易能作出假设。 3.实验材料:实验中除了苹果还用到哪些材料和用具? 4.制定探究计划:(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师生一起确定最优实验方案) 项目1号苹果2号苹果3号苹果4号苹果相同处理4个透明袋分别编号,4个新鲜果皮完好的苹果洗干净,擦拭干净,按下面方法分别处理,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后,放在温暖黑暗处。不同处理方法果皮完好,不与苹果腐烂物结合果皮完好,涂上果皮腐烂物划破果皮多处,并将苹果的腐烂物涂在伤口处划破果皮多处,并将苹果的腐烂物涂在伤口处,再用75%的医用酒精涂抹所有伤口模拟人体情况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计划制定好,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实验中腐烂苹果、酒精的作用是? 为什么要将苹果密封并保存在温暖、黑暗的地方? 四种不同处理,分别对应模拟状态是什么? 5.实验实施过程:播放实施过程视频。 ☆由于实验结果不能随时出来,所以提前一周组织学生准备实验,课上观察实验现象。 6.观察记录:教师展示四个不同处理苹果。 7.结果分析:引导学生重点分析2号苹果和3号苹果腐烂程度,尝试得出实验结论。 8.得出结论:皮肤是一道人体的保护屏障。(类比推理) 提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皮肤是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 (三)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提问: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皮肤是一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天然屏障,那么皮肤为什么能够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呢? 师: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除了皮肤外,第一道免疫防线还有那些结构?功能是? 小结: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归纳梳理本节重点知识) (四)抵御疾病,健康生活 师:学习了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同学们如何做我们才能健康的生活学习? (五)课堂总结 1.病原体的概念 2.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3.第一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六)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3道习题,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关注自身健康。 学生观察图片,进入情境,尝试运用类比方法,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并结合课本完成导学案,认识病原体类型。 学生观察图片,体验病原体是真实存在的。 生1:因为人体有免疫防线皮肤。 生2:不确定,实验证明。 生3:为了保证人的安全和健康,不能直接进行试验,所以选择苹果作为研究模型。 学生回顾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实验要用到的材料,并构思如何实施。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积极参与讨论。并完成导学案。 学生认真思考,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生1:病原体;杀菌作用 生2:温暖的地方适宜细菌滋生;阳光可以杀菌 生3:1号苹果类比完好无损的皮肤;2号苹果类比完好无损的皮肤接触了病原体;3号苹果类比受损的皮肤接触了病原体;4号苹果类比受损皮肤接触病原体后又进行了消毒杀菌处理。完好,与少量的病原体接触。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实验现象。 根据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实验结论,掌握本节重点。 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思考回答,学会多方面解决问题。(例如大面积烧伤的病人需要做植皮手术) 学生观察课本图片,了解皮肤结构。同时认识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其他结构组成。 学生观察图24—2,认识皮肤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学生继续阅读并思考第一道免疫防线的组成。 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点。 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保持健康的方式。 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积极做题练习。 通过这幅图,激发学习兴趣,形象的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制定本节课的思考主线路,尝试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 接着前面导入的图片继续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思考,形成一条严密的逻辑线。 将我们看不到但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展示出来,从视觉效果方面给予学生刺激。 通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顺着前面思路继续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完成实验,让他们知道科学探究就在身边,科学实验不一定只有科学家能做,他们也可以做。 通过问题讨论,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疑问,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 通过制定计划学生已经熟悉实验具体操作,再结合相应问题,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使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学习自豪感,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对实验结果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进而攻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展示实验结果时,学生仔细观察,并能随之描述出实验现象,对发现实验结果与自己的预期一样,更加有种获得感、成就感。 运用类比方法得出实验结论,皮肤是人体的一道保护屏障,攻破本节的重点及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与前面试验结论衔接,通过问题引导,引发学生继续思考,探究皮肤结构,引出第一道免疫防线。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资料分析能力。 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学会健康的生活,达到我们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 培养学生资料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24.1 人体的免疫防线(1) 一、病原体的概念 能够致病的生物,例如细菌、病毒、一些低等动物。 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第一道免疫防线组成 组成: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黏膜。 功能:阻挡、杀死病原体。
《人体的免疫防线》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