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
教学目标
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重点)
2.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难点)
3.认识文中所表现出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进而升华出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趣入题
同学们,逢年过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你们知道灯笼都有哪些象征意义吗?(学生自由发言)在如今人们的心中,灯笼或许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并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二、浅层阅读,整体感知
(一)预习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争讼(sòng ) 斡旋(wò) 静穆(mù) 怅惘(chàng wǎng)
锵然(qiāng) 褪色(tuì) 燎原(liáo) 熙熙然(xī)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斡旋:调解周旋。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
燎原:火延烧原野,比喻气势旺盛。
(二)知识积累
1.走近作者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笔名山屋、山荪,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有《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难老泉》《菜园小记》《出发点》等。吴伯萧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背景资料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三)整体感知
1.文章以“灯笼”为题,有何妙处?
【交流点拨】①作为线索,贯穿文章始终;②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
【交流点拨】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来抒写灯笼。
3.作者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哪几件往事?
【交流点拨】①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②挑着灯笼上下灯学,母亲对自己的照顾;③乡俗还愿挂红灯,为夜行人指路;④元宵节观灯、猜灯谜;⑤族姊远嫁,官衔灯记录、传承着家族兴衰;⑥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三、深层阅读,文本探究
(一)文本研讨
1.段落赏析
⑴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交流点拨】①内容: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结构: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⑵第四段单独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提示读者有一叙事,另有调整文章节奏的作用,是读者从上文打断的文字叙述中跳出来。在内容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⑶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第11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交流点拨】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2.字词、句子赏析
(1)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交流点拨】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
(2)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交流点拨】运用动作、外貌描写。“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细心周到的关爱;“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写出岁月的无情以及我对母亲变老的伤感。
(3)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交流点拨】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为下文表现家国情怀作铺垫。
(4)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交流点拨】化用典故,化用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里的诗句,既赞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也使得文章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
3.深入理解
(1)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交流点拨】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2)怎样理解作者围绕“灯笼”所抒发的感情?
【交流点拨】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3)作者在文中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交流点拨】由儿时对祖父、母亲的怀念转入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最后升华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
(二)写法分析
1.使用方言,地方味浓。
【交流点拨】如写除夕“燃滴滴金”、上下“灯学”以及写回家睡觉用“家来睡”等,都富有浓浓的家乡味道。
2.乡情民俗,诗词典故,信手拈来。
【交流点拨】如第2段,写灯笼引“我”想起“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第8段,引用《宋史·仪卫志》中的记载;第11段,联想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寇的情景。这些乡情民俗,诗词典故,作者信手拈来。
3.描绘朴实动人。
【交流点拨】如第2段,写灯笼引“我”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第3段,写“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这些描绘非常朴实,写出了农村中的那种淳朴的生活。
(三)内容主旨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散文化的写法,抒写了有关灯笼的一些回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以及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文章结尾处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理想以及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四、板书设计,结构图解
灯笼
五、语文积累,拓展延展
灯 笼
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西汉时期。每年的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灯笼不仅用以照明,它往往还有其他意义:新娘灯(即宫灯)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语音相似,意味着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古代私塾每年正月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到了抗日时期,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文白夹杂,内容比较难懂,又是以散文的形式来写,导致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引导学生从“阅读提示”中提取到的信息,如写作时间(也就是写作的大背景)、文体、写法、主题等,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可吴伯萧的这篇文章是文白夹杂,内容比较难懂,又是以散文的形式来写,导致课堂上学生学起来是困难重重。所以上课时需引导学生从“阅读提示”中提取信息,如写作时间(也就是写作的大背景)、文体、写法、主题等,来解读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