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内涵
合作探究一: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是什么?
计划经济体制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原因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顺口溜
思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二: 据当时的资料,至少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许多农民甚至处在赤贫状况。如安徽省全省28万个生产队中,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25%的生产队在40元以下。这意味着,安徽省4000万农村人口中有3500万以上的人吃不饱肚子!
----李向前:《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几点研究》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原因
农民生活困苦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三:改革开放之前,国企婆婆多,管得严。拿一个省级工厂来说,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的任命听主管厅的,……工人群体由劳工局负责,作为企业的具体负责人厂长,却没有任何权力,企业买套设备,甚至盖间厕所都要上级部门批准。
——杜进兴《请把管理企业的权利还给我》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原因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四: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很多年后,他回忆说,“欢迎我的是53张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便在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思考: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觉得当时国企存在什么问题?
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
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原因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敢为天下先,开始大包干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小岗村冒死尝试
农民勇于尝试
皖、川两省顶风而进
皖、川试点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
全国推广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
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
分户承包,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
土地所有制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粮食 棉花 猪牛羊肉 水产品
1978年 30477 217 865 466
1990年 44624 451 2514 1237
2000年 46218 442 4743 3706
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万吨)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6年 112091.3 12363.4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意义: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苏南模式”
农村余劳动力转移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增强企业活力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方式
改革前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政府统领 平均主义
改革后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政企分开
企业扩大了经济自主权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集体经济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年份 1979年 1980年 1983年 1985年 1988年
指数 24.9% 30% 40% 50% 60%
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表
1985年9月《时代周刊》封面: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1989年东欧各国发生政变,党内相当一部分人对改革的正确方向发生怀疑,国内舆论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市场经济成为一个焦点,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市场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许兰菊《中国经济体制14年的改革历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1世纪初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合作探究三: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自下而上基层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 增强企业活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上而下顶层设计)
经济管理制度、管理方式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影响
合作探究四: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发展有何意义?
个人层面:
衣食住行:……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影响
合作探究四: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发展有何意义?
个人层面:
衣食住行:……
生活方式:通讯方式、支付方式……
思想观念:竞争意识、法制意识……
每个人都是改革的受益者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影响
合作探究四: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发展有何意义?
家乡层面:
一、了解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影响
合作探究四: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发展有何意义?
国家层面:
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家统计局报告
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图
二、感悟历史:
合作探究五:对比中国与西方国家抗击疫情不同表现,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表现不同的原因。
表现
中国:积极应对、成效显著
西方:被动应对、行动迟缓
原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有制主导,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私有化、自由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