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牧场上的家》
教学内容:花城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7课 唱歌课《牧场上的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抒发内心对牧场的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弱起拍、连音线、渐强、渐弱,用歌声来表达歌曲的意境和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 “家”的可爱,“家”的乐趣,通过歌曲体验对家乡的依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重点: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来演唱,抒发内心对牧场的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弱起拍、延音、渐强、渐弱、一字多音等音乐标记在演唱中的表现。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座位:分成两大组,一边师生交流和学生的合唱。
师:同学们好!我们大家一起听音乐动一动,感受美妙的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动一动。生听《牧场上的家》随老师做动作(出示课件,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给我们温暖和幸福的地方,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美丽的画面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去参观的一个美国小朋友的家,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家在哪儿?那我们就顺着歌声去①看一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都有什么呢??(观看演唱视频)师:他们家到底在哪里?
生:他们家在牧场。
师:他们家都有什么呢?
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
师板书:牧场上的家?
(三)新课
(1)练声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美国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欢迎我们到他们家去看一看了呢,你听他们开始唱起了牧场欢迎你。我们跟他一起唱吧!
练声曲:《牧场欢迎你》注意唤起口,气息稳定、悠长,口腔打开、嘴型圆圆、笑肌微提、眉毛轻扬
(2)分析歌曲拍子特点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牧场,看一看那里的家,唱一唱那里的歌吧!在聆听时,老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有什么特点呢?
(聆听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师:大家听出来歌曲是几拍子的吗?
生:三拍子
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大家还知道吗?
生:强弱弱
师:很好!强弱弱。那么大家看一看这首歌曲,它是按照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的吗?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不完全……..)?想想这样的小节…..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这样的小节就叫不完全小节,又叫弱起小节。????(3)?有节奏的读全部歌词。
? X X | X X X | X – X X | X X X | X – X X| X – X X | X X X | X - - | X - ……..
我的 家 在 牧 场, 那儿 有 水 牛 游 荡, 还有 快 乐的 小 鹿 羚 羊。
(4)哼唱旋律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首歌美妙的旋律,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用“lu”来哼唱。用什么样的速度来哼唱?
中速、优美的
反复哼唱两遍,注意唤起口、强弱规律、力度记号。
(5)找一找旋律音,画一画旋律线。
师:找一找旋律音,按由低音到高音进行排列。
(6)带入歌词(…….)
师:如果你的家就在这个牧场上,你会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对这片美丽牧场的热爱呢?请你们自己用最美的歌声来告诉老师,好吗?
(7)二声部演唱
师:看我们唱的这么开心,快乐的小鹿、羚羊也要加入我们,和我们一起欢唱呢。
(8)总结:
我们今天一起去美国小朋友家做客,他们家在美丽漂亮的牧场,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闲的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戏,小朋友们还在无忧无虑的唱着自己喜欢的童谣,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自然、那么优美!他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啊!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四)拓展延伸师:我们今天一起去美国小朋友家做客,他们家在美丽漂亮的牧场,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闲的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戏,小朋友们还在无忧无虑的唱着自己喜欢的童谣,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自然、那么优美!他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啊!在座的同学在温暖、幸福的家庭里快乐地成长着,我相信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在 你们温馨的家里又有什么呢,你们愿意将它写出来放在我们的“家”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做成卡片屋)
我的家在-----,那里有----,有------,还有-------,那儿多么------,那儿多么-----,辽阔天空多么晴朗。2、最后请所有的小朋友把快乐的心情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