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4 23: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安定,人口和垦田增加,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开通大运河
1.开通大运河目的 :
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概况:
链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影响(作用)?
⑴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⑵ 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交流.
⑶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
开通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大运河的开通,功在当时,利在千秋
▲大运河的开通(教学重点)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影响)?
①“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②“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
利也之博哉”!
③“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
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③“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
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句大意: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隋朝灭亡就是因为这大运河,但从运河开通至今,南北沟通还都要靠它,如果没有当年隋炀帝三下江都南巡最终导致灭国的事情,那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劳和大禹治水的相比也不差)
大运河的一部分
科举制: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 举 制 创 立 的 背 景
魏晋以来选拔官员的弊端:
按照门第的高低选拔官吏(推荐)
高门子弟做大官,寒门子弟无法做官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士族制度 九品中正制
1.隋文帝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完善科举制
三、科举制的影响(作用)
2.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改变了选官制度,加强了皇帝选官和用人
权力,扩大选官范围。(p.51.想一想)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如唐诗)
4.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是世界最早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的制度)。
想 一 想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
重大不同?(p.3)
1.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2.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增加了
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

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
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唐玄宗:增考诗赋,亲自面试考生
考中进士的前三名:
状元、榜眼、探花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州观赏。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 :581年, 杨坚(隋文帝). 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统一全国。
二.大运河的开通(京杭大运河)
1.目的 :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五大水系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达余杭(杭州)
3.评价:①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②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③大运河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知识回顾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人工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古代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但唯独京杭大运河,至今仍然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2014年6月2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功申遗。
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材料一:开皇十七年(597年),“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公里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造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材料三: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人工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古代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但唯独京杭大运河,至今仍然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1)材料一反映了隋文帝时期经济状况如何?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1)材料一反映了隋文帝时期经济状况如何?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反映了隋文帝时期经济繁盛状况。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经济。
(2)根据材料二说明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的关系,并谈谈你对大运河成功开凿的感想。
①隋文帝时期经济的繁荣昌盛,为大运河的开通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大运河的开通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③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加强了中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④大运河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大运河是隋朝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
(3)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功申遗。结合材料三。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
①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②加强了中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③大运河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是隋朝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