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经济发展
教学内容:晋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人口和经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图文资料,说出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认识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读亚洲人口分布图,说出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阅读资料和图片说出亚洲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人口分布图,分析亚洲人口分部的特点
2.收集资料,并运用资料说明亚洲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收集和阅读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阅读图文资料,说出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认识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读亚洲人口分布图,说出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阅读资料和图片说出亚洲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
1、学会阅读人口分布图,分析亚洲人口分部的特点
2.收集资料,并运用资料说明亚洲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 读图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从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几方面分析了亚洲的特点,这节课我们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方面更详细的连接亚洲。
授课:1.读教材第10页至第11页的文字结合图8.12,说出亚洲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完成完成下列要求。
(1)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_____个,其中位于南亚
的有______,位于东亚的有_____,位于东南亚的有_____.
(2)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有_______.
(3)黄色人种居住在______,白色人种居住在_______.
【概括总结】
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东亚、南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北亚、中亚、西亚人口稀疏。
分析原因:
(1)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密集,主要原因是:本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湿,水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又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人类居住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基础好。
(2)北亚、中亚、西亚人口稀疏,但原因不同,北亚是因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中亚和西亚则是因为降水少,气候干旱。
亚洲人类三大文明发祥地:华夏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
2、从图8.13中说出亚洲不同地区人们的服饰和民居特点。
(1)也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少雨。男子穿白色裙子便于反射热量和通风散热。
(2)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闷热潮湿,高脚楼防潮、通风、散热。
(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合院大门朝东南开夏季便于凉爽气流进入院内,西边院墙高冬季可以阻挡寒冷的西北风。
(4)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衣着宽松,便于散热。
【概括总结】
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不同,所以服饰、民居特点也不相同。
3、 阅读教材第12页文字,完成下列要求。
(1)、亚洲的发达国家是()
A、中国 B、韩国 C、日本 D、印度
(2)、因出口石油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 B、新加坡 C、阿富汗 D、韩国
(3)、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为了推进本国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的工业是()
A、石油加工业 B、电力工业 C、出口加工业 D、机械工业
4、从图8.14中归纳总结亚洲部分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
依据图示数值及其变化趋势,发现: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且四年数值均超过10 000美元的是日本,为发达国家。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 且接近和超过10 000美元的是新加坡、 韩国,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波动较大的是沙特阿拉伯,为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经济发展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较大。
(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极低的是尼泊尔,农业是经济的支柱,为落后国家。
5、读图8.15、图8.16、图8.17,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
(1)日本的制造业(如汽车制造)发达,是经济发达的国家。
(2)老挝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初级产品(如木材),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
(3)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最窄处,是西亚石油向东运输海上通道的必经之地,是亚洲最重要的石油集散地和炼油基地,石油冶炼工业发达,是工业化国家。
【概括总结】
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除日本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均属于发展中国家。
6、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也有很大差异,请为下列国家找到相对应的经济类型
中国 韩国 老挝 印度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
尼泊尔 沙特阿拉伯
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
出口加工国:马来西亚 泰国
经济综合发展国:中国 印度
农业出口国:老挝 尼泊尔
工业国:韩国 新加坡
课堂小结:
人口数量:39.38亿
人口分布:稠密区:东亚 东南亚 南亚
众多人口 稀疏区:北亚 中亚 西亚
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日本
亚洲 唯一发达国家:日本
综合发展国: 中国 印度
出口加工国:马来西亚
发展中国家 泰国等
发展中的经济 石油输出国: 沙特阿拉伯
农业国:尼泊尔 老挝等
工业国:韩国 新加坡
经济落后原因: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