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24 14:4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38—39页及相关练习活动。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为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打下基础。依据以上的认识,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让学生正确地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难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实现基础知识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充分交融。
2.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上
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正方体的形状,也进行过观察长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学习,已具备准确辨认长正方体实物的能力。
(2)经验上
生活中长正方体的物体较多,学生对长正方体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
(3)能力上
学生已经具备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归纳、应用等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以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课前调研,调研中发现,95%以上的学生能从众多的立体图形中准确地挑出长正方体,对长正方体的特征也有初步地了解,但30%的学生对于特殊的长方体认识模糊,特别是相对面是较大的正方形,如瓷砖,有68%的学生认为是正方形,或者认为是正方体。这一调研结果显示出学生空间观念的欠缺。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认识长、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归纳、概括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建立立体图形表象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地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实现基础知识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充分交融。
教具准备:长正方体框架、长正方体物品、土豆、课件等。
学具准备:小棒、长方体、正方体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1.切物成体,导入新课。
师:课前通过预习,同学们都准备了长方体物品,老师却准备了一个土豆(生笑)。我也要把它变成一个长方体。请看屏幕(课件演示切土豆一刀),你发现新切的面和切之前有什么变化?
生:原来的面是不平的,新切的面是平平的。(板书:面)
师:(课件演示切第二刀)像这样沿着竖直方向再切一刀,这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多了一个平面和一条边。
师:观察真仔细!我们一起指一指这条边,想一想它是怎么形成的?
生:是切了两刀相交而成的。
师:没错,是由切出的两个面相交而成的,这条边在数学上叫什么呢?(板书:棱)
师:(课件演示切第三刀)像这样沿着竖直方向又切一次,你发现切了第三刀后又有了什么新变化?
生:又多了一个平面,两条棱,还多了一个角。
师:你所说的这个角在哪里?(学生指)你所指的其实是一个点,我们一起指一指这个点,再数一数它是由几条棱相交而成的?
像这样由三条棱相交而形成的点在数学上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师:在切土豆的过程中我们一起认识了面、棱、顶点,如果将这块土豆再这样切三次(课件演示切成长方体),就切成了一个长方体。今天我们就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探究“棱”的特征。
师:(课件演示:高楼抽象出框架)同学们请看,其实一座高楼大厦的建造一般是以长方体框架为基础的,下面,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建筑师”,试着用小棒来搭出长方体框架,从中寻找长方体更多的奥秘。
瞧!老师分别给各组准备了一个编号不同的口袋,口袋中配有颜色、长度不同的的小棒和连接小棒的接口。(课件出示材料表,如下)
颜色
小棒长度
1号袋
2号袋
红色
10cm
6根
5根
黄色
7cm
6根
3根
蓝色
5cm
4根
8根
(请一名学生读操作要求,课件出示操作要求。)
①四人一组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讨论需要多长的小棒,各多少根,接口要几个,然后填写活动成果单。
②如果有困难,可以观察带来的长方体物体。
③搭成后,小组内讨论有什么发现,并记录下来。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比比哪组合作得最棒,收获最多。
(播放音乐,生操作后交流。)
师:哪一组来介绍你们搭成的长方体?四位同学结合活动单,一人演示,一人汇报,另外两人看看有什么关键地方要进行补充发言。
师:先请使用1号袋的小组上来汇报。
生1:(边展示边汇报)我们组使用的是1号袋,挑选了10厘米的红色小棒4根,7厘米的黄色小棒4根,5厘米的蓝色小棒4根,总共用了8个接口,12根小棒,搭成了一个长方体。
我们发现: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板书)
生2:我给大家解释相对的棱指的是什么?(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老师追问)
生:(指框架)这4根红色小棒就是相对的棱,4根黄色小棒,还有4根蓝色小棒也是相对的棱。
师: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课件演示验证棱相等的过程)是这样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搭出的长方体,也有这样的特征吗?
生:有。
师:我们再来看2号袋搭成的长方体,哪个组来汇报?
生1:我们选了10厘米长的红色小棒8根,5厘米的蓝色小棒4根,总共用了8个接口,12根小棒,搭成了一个长方体。
生2:我们也发现: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生3:我们还发现:我们搭成的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
师:的确是这样。有舍才有得,你们放弃选用7厘米的小棒却有了新的收获——特殊的长方体。我们看看大屏幕。(课件演示特殊的长方体,突出相对的两个正方形面。)
师:大家手上有没有这样类似的长方体,请举手示意,相互交流确认一下。
师:根据你们刚才的发现,再回顾搭建长方体框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去选择小棒的呢?
生:相同的棱至少要4条,这样选3组。
生:要么分成两组,一组8根相等,一组4根相等。
师:对,这其实就是长方体棱的两种情况,你们真了不起。来让我们一起自豪的读一读你们自己发现的长方体的顶点和棱的特征。
3.变式呈现,认识长、宽、高。
师:请看屏幕,把刚才搭的1号长方体画出来,就是这样一个立体图。(课件出示)为什么图中只有9条棱?
生:有3条棱被隐藏起来了。(课件出示隐藏的3条棱)
师:(课件演示)如果擦去一条棱,你们也能想象出原来的样子吗?再擦去三条,还能想出来吗?想一想,至少保留几条棱?你还能想象出它原来的样子?(学生指出保留的三条,课件随之出示)
师:仔细观察,这三条棱有什么特点?
生:这三条棱都相交于一个顶点。
师:像这样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它们在数学还有专用的名称,通常把水平面两条棱的长分别叫做长、宽,竖直方向的叫做高。(课件随之出示名称)
师:在一个长方体中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呢?
生:4条长、4条宽、4条高。(生回答同时课件闪动长、宽、高)
师:看来,只要长、宽、高确定了,我们就可以知道长方体的形状了。
4.观察想象,探究“面”的特征。
师:考考大家的想象力!根据长、宽、高的数据,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每一个面的大小吗?想想它的面分别是图中的几号图形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长方体边观察边思考,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课件出示如下图)
师:请用手势告诉大家,前后面是几号长方形?
师:大部分同学选择了③号,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前后面的长和宽就是原来长方体的长和高。(课件演示:配前后面)
师:上下面呢?
生:②号。
师:理由?
生:上下面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长方体的长,宽相当于原来长方体的宽。(课件演示配上下面)
师:左右面呢?
生:左右两个面是⑤号,因为左右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原来长方体的宽和高。(课件演示配宽和高)
师:根据长、宽、高,我们找到了这个长方体的几个面?(6个)(师板书),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学具,仔细观察这6各面,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板书)
师:是这样的吗?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相对两个面重叠过程)
师:现在你能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描述一下长方体吗?
生描述。课件出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生齐读一遍)
5.拓展想象,认识正方体特征。
师:如果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变成10厘米,你能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吗?想想它的面又是图中的几号图形呢?
生:①号。
师:6个面都是①号图形吗?(是)理由?
生:因为它的长宽高都相等,所以每个面都成了正方形。(课件出示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
师:如果长宽高都变成7厘米,该选择几号图形作为它的面呢?如果长宽高都变成5厘米呢?
生:变成7厘米选⑥号,变成5厘米选④号。(课件依次出示边长为7厘米、5厘米的立体图形。)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立体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生:当长宽高都相等时,这样的立体图形就变成了正方体。(课件出示)
师:也就是说,这个正方体也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而且这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这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板书)
师: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棱长。(课件出示)
师:回顾刚才认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生:相同点是:它们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生:不同点是: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的每条棱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而正方体的每个面都完全相同。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是的,现在想一想,你有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如果画两个圈,让你填“正方体”和“长方体”,你会填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关系图。
6.拓展延伸,立体建构。
师:刚才同学们自主发现了长正方体的奥秘,下面我们就学以致用,看看你们能否灵活运用知识。
(1)填一填。如图所示:
①这是一个长( )cm,宽( )cm,高( )cm的长方体。
②后面这个面的长是( )cm,宽是( )cm,面积是( )平方厘米。
③左面这个面的长是( )cm,宽是( )cm,面积是( )平方厘米。
④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cm。
⑤当它的长宽高都变成5cm时,它是一个( ),它的棱长总和是( )cm。
(2)猜一猜。
师:下面我们来玩猜一猜游戏,根据数据,想想它是什么物体,如果你答对了,屏幕上就会出现这个物体。
(课件出示:长、宽、高分别是70cm、宽是60cm、高是180cm的物体,可能是:冰箱、电视机、微波炉)
生:冰箱。
师:为什么不选择电视机呢?
(课件出示: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6厘米、6厘米,魔方,骰子,地板)
你的选择是:
生:魔方。
师:你不选择骰子的理由是?
(课件出示: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1厘米,文具盒、数学书、新华字典)这回你的选择是:
生:数学书。
师:和他一样想对的同学向老师微笑一下,为什么不是文具盒,你觉得那个数据不符合?(宽)如果这个长方体的高缩短到0.1mm,想想可能是什么物体?
生:一张纸。
师:一张纸其实也是有厚度的,不管多薄,也是一个长方体。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长方形呢?
生:当高变成0毫米时。(课件出示长方形图)
师:同学们,你们真有想象力!知道吗?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电脑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7.在“整理”中归纳“本质”。
师:今天的课到这里就快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略)
师:在这节课上,我们首先通过观察(板书:观察)切土豆的过程,认识了面、棱、顶点,又通过亲手制作搭建长方体框架认识了棱的特点,(板书:操作),紧接着通过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长正方体的样子(板书:想象),进一步归纳出长正方体的特征(板书:归纳),最后我们把对长正方体的认识运用到生活和猜想中(板书:运用)最欣慰的是在这节课中,我感受到同学们的能力、智慧、想象力都在不断的成长,老师由衷的为你们高兴。(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