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复习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复习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24 17:4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课前准备】
1、试卷:4月22号卷
2、课本、笔记本
3、双色笔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用于工业生产
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计数和菌种保藏
9.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A )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酸性(课本P15)
18.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 A )
A.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B.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C.接种环用烧灼的方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原理
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菌液浓度过高或划线时在划下一区域前未将接种环灼烧灭菌
增大稀释倍数或每次划新区域前先将接种环灼烧灭菌
火焰附近存在无菌区域
44、(4)假设该同学发现培养基上细菌数目过多而连成一片,说出一种可能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原因: 菌液浓度过高(或稀释倍数不够);
措施: 可以通过增大稀释倍数解决 。
22.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C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A、B验证是否有杂菌污染
脲酶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尿素
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 ,不能起到筛选的作用。
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
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菌生长过程中PH稳定。
脲酶
C1、CX酶
葡萄糖苷酶
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利用富含纤维素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土壤中不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利用尿素为氮源正常生长,从而起到选择作用
因为培养基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因此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具有更多的生存机会而大量繁殖
CO(NH2)2+H2O CO2+2NH3
纤维素
纤维二糖
葡萄糖
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pH升高,指示剂变红
刚果红染色法,即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项目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筛选方法
原理
代表
过程
鉴别方法
24.下列对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 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 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 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 选择培养不可以省略,但可以重复操作
21.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C )
(1)制备培养基时(2) 梯度稀释时 (3)倒平板时(4)涂布时
(5) 长出菌落时
A.(1)(3) B.(2)(5) C.(3)(5) D.(4)(5)
25.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B.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可在灭菌后按照每100mL培养基加入1mL的比例加入刚果红溶液,混匀后倒平板
C.刚果红染色后,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红色
D.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
200ML
课本P29资料
可以省略,只是得到的菌少
纤维二糖
葡萄糖

透明圈
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
不能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W

乙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乙菌能降解W
将甲、乙菌分别接种在无氮培养基上,若细菌能生长,则说明该细菌可以利用空气中氮气作为氮源
缓冲液
缓冲液不能降解W
酶E与天然酶降解W的能力相近
【网络构建】
课后作业:
1、整理满分卷和笔记。
2、晨读记忆专题1-3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