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一棵小桃树
(测试时间:15 分钟)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所谓(wèi) 执着(zháo) 贾平凹(Wā)
B.孱头(chán) 踏青(tà) 马嵬坡(wéi)
C.刹那(shà) 一摞(luò) 火灼灼(zhuó)
D.猥琐(wěi) 伫窗(zhù) 苦涩涩(sè)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爱怜 缘故 忏悔 淅沥 惹人废神
B.哆嗦 傲慢 妗持 幼稚 恍然记起
C.容颜 褪尽 角落 嫁接 无可奈何
D.澳丧 领略 赤裸 颤抖 时隐时现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称呼软弱无能的人)
B.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C.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D.我曾去看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形容明亮的样子)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刚被扒手扒了钱包,现在又被开罚单,真是祸不单行啊!
B.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C.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干起活来真是带劲。
D.网上的信息资源可以说包罗万象,既让人大开眼界,又令人眼花缭乱.。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定不当的一项是( )
A.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拟人)
B.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比喻)
C.(花苞)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 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拟人)
D.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拟人)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B.文中作者多次写自己的奶奶,其作用有二: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 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院子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 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C.文中写“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这里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说成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
D.文章最后一段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美好愿望。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填空。
《一棵小桃树》选自《 》,作者 , 代作家。其作品《 》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8.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今天的黄昏,雨下得这般大,使我也有些吃惊了。早晨起来,就 (A.淅淅沥沥 B.断断续续)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一边让雨湿着我的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青呢。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一直下了一个整天。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技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 xiàn 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 tuì 尽了。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万般地无奈何。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 (A.随便 B.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
(1)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吟
②伫 窗坐下
③大半 xiàn 在泥里
④tuì 尽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所选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三、简答题
9.课文最后一段中说“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 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作者产生安慰之情、感激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四、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0—14 题。
①今天的黄昏,雨下得这般大,使我也有些吃惊了。早晨起来,就淅淅沥 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一边让雨湿着我的 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 青呢。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一直下了一个整天。我深深闭了柴 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 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 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年纪太小了, 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万般地无奈何。唉,往日 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
②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 人一个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做一个梦,谁梦 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 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肯甘心不做,就爬起来, 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③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 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 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 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
④因为它长得太不是地方,谁也再不理会,惹人费神的倒是那些盆景儿了。爷爷是喜欢服侍花的,在我们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春天花事一盛,远近的人都来赞赏,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盆一盆端 出来,天一晚又让我们一盆一盆端进去;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 地长上来了。
⑤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 我的梦儿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⑥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 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 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
⑦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 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 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 行。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 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 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 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 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 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 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 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 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⑧如今,它开了花了,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 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 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⑨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 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⑩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10.选文第①段,作者是怎样写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树的?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11.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答:
12.作者写“奶奶让我们含桃核”以及“奶奶护着桃树”是为了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 嫩红的光。
答:
14.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答: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D A.着 zhuó。B.孱 càn。C.刹 chà。2.答案:C A.废→费。B.妗→矜。D.澳→懊。
3.答案:D “灼灼”在句中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4.答案:B “参差不齐”是“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的意思,用来修饰限制“旅游信息”显然是不恰当的。
5.答案:C C 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喻成“航道上的指示灯”。
6.答案:D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和抒情,而非描写。
7.答案:平凹散文 贾平凹 当 秦腔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避免写错别字,如“凹”不要误写为“哇”,等等。
8.答案:(1)①yín ②zhù ③陷 ④褪
(2)A B
解析:(1)给加点字注音要按照汉语拼音规则进行,注意形声字误读的情况。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避免音近或形近而误写的情况,以在具体的语境中组
成恰当的词语。
(2)区分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运用。
9.答案:因为在风雨摧残中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的小桃树让作者明白: 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解析:“根本原因”是审题的要点,根据前文内容可知,作者步入社会后不太顺利,内心抑郁,如“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但在文章结尾却写到“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由此可见,是在风雨摧残中还依然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的小桃树让作者看到了希望和光明,给了他创造美好的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10.答案: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一个“瘦”字用得十分贴切。“容颜全然褪 尽”、令人辛酸、痛心。面对残酷现实,“我”“万般无奈”,只能骂自己 “孱头”。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小桃树”和“我”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自然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解析: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语段中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情感。
11.答案:长得很委屈、花儿单薄;被人鄙视、孤独寂寞;遭受风雨等的摧残。解析:本题重在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小桃树的样子和它的遭遇等方面来提炼。
12.答案:感谢奶奶催发了自己追求幸福人生的理想,感谢奶奶对小桃树的呵护、对自己人生信念的呵护。
解析:根据“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可知这是奶奶对我们的祝愿,也催发了“我”对人生幸福、理想的追求,“奶奶护着小桃树”实则是对“我”梦想的呵护。文中写“奶奶让我们含桃核”以及“奶奶护着桃树”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3.答案: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光,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解析:根据上下文内容可知,此句是运用比喻写风雨中的小桃树的花苞的顽强的。
14.答案: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感悟能力。要从小桃树传递的精神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