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等第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0分)
一、抄写句子,做到正确、工整、行款整齐。(3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拼音,写词语。(10分)
nián líng shěn shì shī zhǎn zhǎn xīn yóu zhōng
( ) ( ) ( ) ( ) ( )
cí xiáng duàn liàn juàn liàn tè shū qiān zì
( ) ( ) ( ) ( ) ( )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20分)
1.用“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俘虏(fǔ fú) 威吓(hè xià) 踌躇(zhù chú)
绷带(bēng bēn) 矜持 (jīn qián) 拟人(nǐ sì)
2.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5分)
奔赴 奔跑 奔驰
(1)汽车在笔直平坦的高速公路上( )。
(2)灾情发生后,救援人员立即( )灾区。
(3)同学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快乐地( )。
审视 审查
(1)这是老师亲自( )过的试卷,这道题的答案绝对没问题。
(2)作为一名便衣警察,他经常带着( )的目光观察每一个人。
3.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6分)
(1)关于本单元的几首古诗,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B“却看妻子愁何在”中“却看”的意思是抬头看。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河”“岳”分别指黄河和泰山。
D“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故人”指的是李白。
(2)关于课文《军神》,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这句话通过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让我们感受他心疼、担忧的心情。
B课文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了”“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
C“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这句话通过对刘伯承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突出了他顽强不屈的意志。
D“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沃克医生赞扬他为“军神”,是因为他具有钢铁般的坚韧意志。
(3)下列人物对话中,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B“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C“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D他若有所思地说道:“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
4.选择下列情景中的一种写一段文字,要能通过动作、语言或神态表现人物的内心。(3分)
等待考试结果 与好友分离 希望落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
1.“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壮士们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诗人对朝廷不思统一的失望和愤怒;“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诗人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不禁喜极而悲、悲喜交集。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
3. 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 分)
短文一(14分)
我的战友邱少云
①敌人控制的“391” 高地,像一颗毒牙,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我们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②那一天,天还没亮,我们悄悄摸进“391” 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发现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一动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③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④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 拿出来了。
⑤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
⑥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的敌人发现,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的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⑦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⑧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 高地。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 钟。
⑨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又忍不住不看,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从三个加点词语中你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此时此刻“我”内心怎样的心情?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的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这句话作为结尾,起到什么作用呢?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赞颂了邱少云的英雄品质,表达“我”对英雄的怀念。
B以倒叙手法组织全文,让文章更具悬念,更加吸引人。
C突出邱少云牺牲的日子,以使更多的人记住这位英雄。
D强调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深刻。
短文二(16分)
最崇高的父亲
①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一个人结婚呢?
②一次市里举办中学生篮球比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希望能陪同他前往。母亲笑了,说:“那当然, 就是你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了摇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 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惊讶,问:“这是为什么?”乔治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 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口气说:“你是嫌弃你父亲了?”父亲这时正好走过来,说:“这些天我得出差,有什么事情,你们商量着去做就行了。”
③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乔治所在的队得了冠军。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很高兴,说:“要是你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会放声高歌的。”乔治沉下了脸说:“妈妈我们现在不提他好吗?”母亲接受不了他的口气,尖声叫起来说:“你必须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乔治满不在乎地笑了笑说:“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在这个时候提到他。”母亲的脸色凝重起来,说:“孩子,本来有些话我不想说。可是再隐瞒下去,很可能就会伤害到你的父亲。你知道你父亲的腿是怎么瘸的吗?”乔治摇了摇头,母亲接着说:“你两岁时父亲带你去花园里玩,在回家的路上,你左奔右跑,忽然一辆汽车疾驰而来,你父亲为了救你,左腿被碾在了车轮下。”乔治顿时呆住了:“这怎么 可能呢?”母亲说:“这怎么不可能?只是这些年你父亲不让我告诉你罢了。”
④母亲又说:“ 有些事情可能你还不知道,你的父亲就是布莱特,你最喜欢的作家。”乔治惊讶地蹦了起来,说:“你说什么? 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母亲说:“其实你父亲也不让我告诉你,你不相信可以去问你的老师。”乔治急急忙忙地向学校跑去。老师面对他的疑问笑了笑,说:“这都是真的。你的父亲不让我们透露这些,怕影响你成长。但既然你现在知道了,那我就不妨告诉你,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⑤两天以后,父亲回来,乔治问父亲:“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特吗?”
⑥父亲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乔治拿出一本书来,说:“那你先给我签个名吧!”父亲看了他片刻,然后拿起笔来,在扉页上写道:“赠乔治, 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⑦多年以后,乔治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当有人让他介绍自己成功之路,他就会重复父亲的那句话: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分)
难以置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名鼎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乔治一开始非常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小事中看出来。(3分)
3.读下面句子,体会人物内心世界。(4分)
(1)母亲叹口气说: “你是嫌弃你父亲了?”
母亲当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看了他片刻,然后拿起笔来,在扉页上写道: “赠乔治,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父亲“看了他片刻”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4分)
(1)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子竟然嫌弃自己,父亲心里十分生气,不想见到他,故意说要出差。
B母子俩的对话父亲都听到了,为了不让儿子为难,他故意说要出差。
C父亲确实有出差的任务,他必须要去工作,无法陪儿子参加比赛。
(2)对于短文题目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父亲是“最崇高的父亲”是因为父亲为了救儿子失去了自己的左腿。
B说父亲是“最崇高的父亲”是因为父亲虽然是一个伟大的人但他从不炫耀。
C说父亲是“最崇高的父亲”是因为父亲经常带儿子一起玩,让儿子觉得快乐。
5.“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联系短文,谈谈你对父亲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0分)
生活中,总有许多事情让我们的心情发生变化,请以“那一刻,我真______”为题完成一篇习作。注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具体,特别关注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以表现其内心活动。要求: (1) 把题目补充完整。(2)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答案:
四、1.黄沙百战穿金甲
2.春风不度玉门关
3.孤帆远影碧空尽
4.青山到处都埋藏着忠诚的战士的尸骨,又何必要用马匹把尸体运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