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八年级上册《绚丽的阳光》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版八年级上册《绚丽的阳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1-04-12 16: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绚丽的阳光
泰安宁阳英才学校
秦红彦
威尼斯的黄昏
睡莲
日出.印象
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印象主义大师中最有影响的一位。他一生的精力主要用在探索外光和色彩的表现上。
代表作品有:《日出.印象》《睡莲》《威尼斯的黄昏》《卢昂大教堂》 《谷堆》等。
强调瞬间的色彩氛围,突出了个人的感受。
笔触明显富有韵律感,没有仔细描绘物象的具体轮廓。
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
丢勒 父亲的肖像
毕沙罗 女佣
看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笔触上、表现光的方法上)
看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笔触上、表现光的方法上)
卖水的人 委拉斯贵支
农家少女 毕家罗
莫奈《卢昂大教堂》
不同时间、不同光照下色彩的变化
《父亲的肖像》《卖水的人》表现固有色的明暗变化,以棕色调为主,像是在永恒不变的光源下描绘的。
《女佣》《卖水的人》色彩丰富,光与色交融,画面具有生命力。笔触明确,强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
《卢昂大教堂》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而不在乎其内容或画什么,重复的对同一题材和同一对象进行描绘。
印象派
也叫印象主义, 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追求光的描写,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在野外作画,因此称为外光派 。印象派认为一切色彩发源于光。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了一套新的色彩观和绘画表现手法。
代表人物:莫奈、马奈、雷诺阿、毕沙罗、德加、西斯莱等。
《莫瑞的桥》西斯莱
阳光下丰富美丽的自然场景
《红磨坊的舞会》雷诺阿
表现了巴黎人聚会的情景
《芭蕾舞预演》德加
画面上色光的闪烁感,衬托了舞女的优美动态
德加 芭蕾舞女孩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搜集材料,对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进行了解、总结和归纳。下节课,我们将由每一小组组织一个话题,进行演讲,通过对印象画派中某一位画家的作品的评析,加深对印象画派的特征的理解,体会画家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