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华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下册(2024)
旧版资料
第8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8.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8.1一元一次不等式-8.2.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共6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8.1一元一次不等式-8.2.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共6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25 20:59:15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文档简介
认识不等式
素质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引入不等式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不等式及解集的意义。
2.通过对问题的探索,适当渗透变量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函数思想,让学生发现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的之间的区别。
重点: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意义。
难点: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全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某班学生去世纪公园,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满30张,每张票可少收1元。怎么买票合算?
问题1:某班27名少先队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
张票岂不是“浪费”吗?
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提出问题。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学方式和媒体:投影显示问题情境。
2.提出问题:李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算一算,学生活动:计算买27张票和买30张票要付的款。教学方式』、组学习。
3.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数的比较透视其中的事实:5X27=135(元);4X30=120(元);120<135,买30张比买27张合算。
4.提出问题:如果去世纪公园的人较少怎么买票合算?至少要有多少人去世纪公园,多买票反而合算呢?
5.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设有x人要进世纪公园,如果x≥30,显然按实际人数买数合算,(每张只付4元),如果x<30,则:指实际人数买x张票,需付____(元),买30张票付120元,如果合算,则应有120<5x。
6,提出问题:x取哪些数值时,上式成立?
7.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取一些值试一试,将结果填人表格(P55表)。引导规律;当x=27、28……时,即至少要有人进公园时,买30张票合算。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启发、讲解。学生活动:讨论、交流、计算寻找数量关系,教学方式:小组学习、个别学习。
8.引入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
二、举例分析
例用不等式表示:
(1)a是负数;(2)b是非负数,(3)x的一半小于一1;(4)y与4的和大于0.5
分析:a是负数,要理解负数比0小,可用<0,表示,即a
0或b=0。通常表示成b≥0。还应使学生弄清列代数式的方法,是解决(3)(4)题的关键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课本P56练习1、2、3题。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学生活动:书面练习,教学方法:互动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1.本节学了不等式概念。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探索。
五、作业布置:课本习题8.11、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一课时不等式的解集
素质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明确不等式的解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
2.通过学习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接触到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感受到数形结合的作用。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不等式的解集。
2.难点:对不等式解集的含义的理解。
3.关键: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现出不等式的解集。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板、圆规、天平称、砝码。
教学过程全解
一、回顾
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芳进行一次实验:将如下重量的砝码分别放人天平的左边。
请大家,
一起看一看,哪些砝码放人天平左边后能使天平向左边倾斜?如果,假设砝码重x克,要使x+2>5,
即:天平左边放人x克砝码后使天平向左边倾斜。那么这样的x应取什么数?这样的数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
教师活动;操作天平进行实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寻找关系,回答问题,教学方式:实践探究,师生互动。小组学习。
三、展开研究
1.通过操作实验,可以得到,大于3的每一个数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大于3的每一个数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无限多个,它们组成集合,称着等式x+2>5的解集。
2.通过上述实例概括出不等式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的概念,
3.用数轴直观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应讲明表示的方法、表示时>、≥、<、≤的异同点。
教师活动;操作画图,示范讲解。学生活动:理解练习,画出“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教学方法:个别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
四、举例分析
例1.用数轴表示不等式x+2>5的解集:x>3。
例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z≤一2的解集。
点评:在解上述例子时,应首先复习数轴上的数的意义,以此为突破口,讲清>、≤的意义,同时注意区分“实心点”和“空心点”在数轴上的作用。
五、随堂练习
1.课本练习1、2、3。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关注中等以下的学生,组织讨论和板演。学生活动:书面练习,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六、课堂小结
1.不等式的解集有什么特点?它与方程的解有何区别?
2,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有什么优点?在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学生活动:相互交流,加深理解。教学方法:互动式探讨,总结.
七、作业布置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不等式必须含有字母。.
(B)不等式的解是有限个数。
(C)不等式的解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它可以用数轴直观地表示出来。
(D)方程的解与不等式的解意义上没有区别。
探索题
1当x为何正数时,都能使不等式x一2>3成立。
2.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为z≥4和x<4,分别在数轴上表示这两个不等式的解集。
3.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为x<5和z≤5,请说明它们的区别,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两个不等式的解集。
4,请你通过探究,得到不等式x一7<4的解集。
5.下列各数中,哪些是不等式x一3>7的解?哪些不是?,—7、—2、—3.5、0、7.5、3,5、4、4.5、10、12、7.5
6.请构建一个不等式的实际情境题。(不必解答)
不等式的简单变形(一)
素质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并会用不等式基本性质1将不等式变形。
重点: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1对不等式进行变形。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1的应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三角板、圆规、天平。
教学过程全解
一、回顾
1.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特别对“移项”法则进行复习。
2.复习不等式解集,解不等式概念。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问题提出:一个倾斜的天平两边分别放有重物砝码,其质量分别为a和b,从天平实验看a>b,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在两边盘内分别放人等量的砝码c,那么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再把砝码c拿出来呢?
教师活动:操作实验,提出问题。学生活动:观察与思考,回答自己的判断。教学方式:投影显示问题情境,实物操作。
三、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l:如果a>b,那么
d+c>b+c,a一c>b—c。
学生活动:自主探索,小组学习,得出结论: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2.举例分析:
例1解不等式:
(1)x一7<8,(2)3x<2x一3
教师活动:提出例1的问题。学生活动:小组学习,寻求规律,新旧知识联系,迁移“移项”含义。教学方法,合作学习。
点评:解上述不等式首先依据不等式性质1进行变形,得到解集,而后通过过程教学,寻找规律,可以得到:采用解方程中的“移项”思想来解不等式较为简便。但是要使学生明确其根据是不等性的性质1。
四、随堂练习,巩固新知,课本P60练习1、2。
五、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1.应用不等式性质1进行不等式的简单变形,提炼出采用的方程
中的移项方法解不等式的简便做法。、
2.继续对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来表示时的画法予以关注,进行类
比。特别是“≥、>、≤、<”的不同表示应予以注意。数轴表示能直观
体现不等式解集的含义。
教师活动:提问、引导。学生活动:回答、发表各自的看法,教学方
法:个别提问与共同参与相结合,师生共同反馈,达到小结目标。
六、作业布置,课本 习题8.2 1.(1)(2)2,3(3)
不等式的简单变形(二)
素质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3将不等式进行简单变形。
2.通过不等式的三条性质的学习,使学习感受到数学学习中“转化”的思想。
重点:通过不等式的性质,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
关键: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确定变形时不等号的方向是否需要改变,要让学生明确一点眉p就是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负数时,不能简单地模仿解方程“系数
化一”,应注意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教具准备 投影仪器。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不等式的性质1。
2.运用“移项”简便地对不等式进行简单变形。
二、试验探究,导入新课
试一试,将不等式7>4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比较所得的数的大小,用“<”或“>”填空:
7X3____4X3
7X2____4X2
7X1____4X1
7X0____4X0
7X(一1)____4X(一1)
7X(一2)____4X(一2)
7X(一3)____4X(一3):
请同学们通过试验,观察你所得的结论,发现了什么?.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思考的问题。学生活动:书面练习进,行试验,力、组学习。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三、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通过引例,可以得到:将不等式7>4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正数例如3、2、1,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当两边都乘以零时,是相等的两个数,当都乘以同一个负数时,如;一1、一2、一3,不等号方向改变了。
2.概括不等式性质2、3。,
3.联系解方程的思想,让学生明确不等式变形的最终结果是x>a或x
教师活动:巡回、引导。学生活动:讨论、概括。教学方法,合作、互动、交流。
四、举例分析
例2解不等式
(1)x/2>一3,(2)一2x<6
点评:两道例子运用了不等式性质2,和不等式性质3,应注意,当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这是最为容易
出现错误的地方。也是和解方程不同的地方。
教师活动:讲解例题。学生活动:合作参与。教学方式:师生互动。
五、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练习3、4
2.补充练习
解下列不等式
(1)一x+3>4,(2)13x一2<9x
六、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1.应用不等式性质1解不等式时可以对照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
2,应用不等式性质2、3来解不等式时要注意区别,特别是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不能简单地生搬解方程中的系数化一。
七、作业布置:课本习题7,21(3)、(4),2
随堂练习
1.在数轴上记出4和一2两点,所有大于4的点在数轴上表示4的点的____边部分,所有小于或等于一2的点在数轴上表示一2的点和它的____。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
素质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理解。
关键:应突出抓住与方程解法不同的地方,加强“去分母”和“系数化一”这两个步骤加以训练。
教具准备 直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不等式的概念。
2.不等式的性质1、2、3。
教师活动:个别提问。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教学方法:合作互动。
二、创设问题,迁移知识,导入新知
1.根据前面所学过的不等式找出特点。
教师活动,投影显示:1+x>0,2x一1<5,2x一1<41十13。学生活动:观察投影显示的不等式,寻求不等式的共同特点。教学方法:小组学习。
通过观察可以得到上述不等式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请同学们解一道题目:解方程:3x一1:6x-I-3。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上述方程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如果把“=”号换成“<”号后,解题步骤有无改变?学生活动:解题,变换题目,寻找联系和区别。教学方法:组合作、讨论探究。
三、举例分析
例3解下列不等式,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l<4x+13
(2)2(5x+3)≤x一3(1—2x)
点评,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大致按以下步骤
进行:(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成1,在上面步骤(1)、(5)中如果乘数或除数是负数,要把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教师活动:板演。学生活动:探究、理解。教学方法:互动学习,共同参与。
四、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练习1、2。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关注中等生和中下程度的学生。学生活动:小组学习,个别学习。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互动交流。
五、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1.本节先通过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再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知识迁移。得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步骤,在解题时应注意正确应用不等式性质3,防止符号变化上的错误。如应防止其它常见错误。
2,通过本节学习应更明确的认识到数学中的“归一”的思想。和数学中的“建模”思想。
六、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8.23、5。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二)
素质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建模思想,体会不等式和方程同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量关系。’
3.关键:突出建模思想,刻画数量关系,从实际中抽象出数量关
系。从列代数式到不等式。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求解。注意“不少于”、
“至少”等语句所隐含的不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或幻灯机、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全解
一、回顾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二、观察探讨,研究新知
例4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的值比的值大17?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活动:观察与回答。教学方法:互动交流。
思路点拨:分析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该题实际上是求x取什么值时不等式成立,为此就要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补充练习:x取什么值时,代数式3x/2—8的值:
1.大于7一x,2.小于7一x,3.不大于7一x,4.不小于7一x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关注中等、中下程度学生。学生活动:合作学习、上台板演。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四、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1.“在科学与艺术”知识竞赛的预选赛中共有20道题,对于每一道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扣5分,总得分不少于80分者通过预选赛,育才中学25名学生通过了预选赛,他们分别可能答对了多少道题?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学生活动:小组学习、回答。教学方法和媒体:投影显示问题情境,讨论交流。
2.问题1:对于上述问题,请你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有没有其他方法?
问题2:如果你是利用不等式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在得到不等式的解集以后,如何给出原问题的答案?应该如何表述?
思路点拨:对于课本提出的问题情境,如果列不等式求解,那么可以参照列方程的基本思想,进一步学会分析以解决实际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多种方法:
(1)可以设通过预赛的学生可能答对了x道题,则得到10x分,而答错或没有答的题有(20一x)道,应扣分为5(20一x)分,那么总分为10x一5(20一x)根据题意,可得不等式10x一5(20一x)≥80解得x≥12。
(2)如果全对可得满分200分,那么答错或不答一道应扣除10+5=15(分)。若设至多答错或不答x道题,可得15x≤200—80,解得x≤80,即至少答对12道题。
(3)可以按全错得一100分考虑问题,每答对一题可加上15分,则15x≥180。
(4)引导学生应用估算:假设答对了10道题,那么得分为10X10—5X10=50,不足80分,再进行调整。
五、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练习3。2.课本P63练习1、2。
教师活动:巡视、引导、关注、发现学生中不同的做法,加以推广。
学生活动:组学习、个别学习,教学方法;讨论、交流,互动合作。
六、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1.对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问题如何通过探索,寻找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如何用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3.不等式与方程在刻画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时,在建模方面有何联系和区别?
七、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7.24、6、7。
解答题
1.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3x一2(x+1)的值为正数。
2.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6(x一1)一3(x一2)的值为非负数。
3.求不等式3(x+1)>5x一9的正整数解。
4,求不等式3(X+1)≤4x+7的负整数解。
5.求不等式10(m+4)+m<84的非负整数解。
6.三个连续奇数的和小于15,求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奇数组。
列不等式解下列应用题
1.小明的表弟在上午8时20分步行出发去春游,10时20分,小明在同一地骑自行车出发,已知小明的表弟每小时走4千米,小明要在11点前追上他的表弟,问小明的速度应至少是多少?
2.一本科技书有300页,小华计划10天内读完,前5天因各种原因只读100页,问从第六天起,每天小华至少要读多少页?
3.在语文知识竞赛的预选赛中共有20道题,对于每一道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一题扣5分,不答题不扣分也不得分,总得分不少于80者通过预选赛,华兴中学25名学生通过了预选赛,他们分别可能答对
了多少道题?
4.某厂原定计划年产某种机器1000台,现在改进了技术,准备力争提前超额完成,但开始的三个月内,由于工人不熟悉新技术,只生产出100台机器,问以后每月至少要生产多少台?
5.某工厂的某一个车间,原计划30天生产165个产品,前8天共生产出44个产品,后来计划提前5天超额完成任务,问从第9天起,每天至少要生产多少个产品?
6.某数的3倍与某数相反数的50%的和不大于某数的10%,求某数的范围。
7.某数的1/3与4的差不小于某数与7的和,求某数的范围。
8、一次野营活动,小明把自己带来的若干个苹果分给班上的若干个同学,如果每人分4个苹果,那么还剩下2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8个苹果,那么最后有一个同学分到不足8个苹果,求苹果的个数。
9、求a的取值范围,使得关于a的方程3x+2a一1=0的解是非负数。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6.3 实践与探索
第7章 一次方程组
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7.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7.3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7.4 实践与探索
第8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8.1 认识不等式
8.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8.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9章 多边形
9.1 三角形
9.2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9.3 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10.1 轴对称
10.2 平移
10.3 旋转
10.4 中心对称
10.5 图形的全等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