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书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1-04-20 08: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东方艺术的代表。从古到今,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虽有写得美观、带有艺术意味的,但是只有汉字的书写上升为一门特别高深的艺术,它以线来表情达意,它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此骨系河南安阳出土,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一百六十余字,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内容为商代社会生活和天气等方面情况,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字体瘦硬劲直,工整端严。结体纵横开阔,气势雄伟。
大盂鼎
散氏盘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盘铭
金文书法体系中的四大国宝
单细
肥粗
弯笔多
团块多
挺直
圆劲均匀
平衡对称
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
楷书
行书
草书



请连线
区中实哗嚣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翻。
象形性
消弱了象形性 图画——符号
中国书法——无图的画
字体和字形:由繁到简 规范化 稳定化
春节序曲
中国书法—无声的乐
——节奏感
一种令人心潮起伏的美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
节奏感——艺术作品生命力之所以能长驻的主要条件之一
(用眼睛看的音乐)
浓 淡
快 慢
大 小
疏 密
长 短
对 比
苏轼 宋《黄州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
“通过线条的顺逆、往来、疾徐、收入、起伏、聚散、刚柔、粗细、枯润、轻重、厚薄、浓淡、抑扬,才能变化无穷……产生音乐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刘海粟(美术教育家 )
对比是节奏感的核心
线随时间的流动而游走,并不停地分割平面,同时在空间中留下一串串无形的 节奏符号。
时间、平面、空间
在书写不同笔画线条时,手臂驾驭着毛笔时而向上,时而向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这些不同方向的循环变化,不同笔法的穿插使用,给人一种节奏美感。舞蹈者操控着自我,用肢体语言诠释着美的真谛,带给人们视觉的冲击,节奏的起伏,那么书者手中的毛笔也正扮演着舞蹈者的角色:它用长长的笔杆和轻柔的笔尖在时空中尽情演绎着一场不是舞蹈家的传奇。
中国书法——无行的舞
我们的书写与心相关,与情相连。线随心走,笔被情牵。
线像心电图一样记录着心理起伏的轨迹,反映书法家心灵的情韵,也表现出书法家的个性。
中国书法——无言的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苏轼 宋《黄州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
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
无声的乐
线
特有
节奏美
中国书法
无言的诗
他的灵感来自中国书法。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如同一个即兴创作的书法家,挥毫泼墨,时而停顿,时而激越,时而流动婉转,时而迟缓柔美,给人以强烈的节奏美感。
有人说,看中国书法,就像看太极拳,拳手以优游回环的节奏,在茫茫虚空之中,舞出一条流动的线。
当代中国台湾舞蹈家林怀民领衔的“云门舞集”舞蹈团曾创作《行草》组舞,享誉世界。
书法——线条的艺术
舞蹈的书法
书法的舞蹈
演绎
找找你身边的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全球传播
美国总统布什夫人劳拉用中国毛笔书写”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