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4 16:4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周恩来曾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回答:“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1、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何能够产生深远影响?“求同存异”方针为何能够促进会议的成功? 1、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掌握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及其作用,认识中国的外交努力。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意义是什么?
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意义是什么? 自主预习:自学反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的______政策。
2、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中国同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的时间是_____年(确立是在1954年);人物是____。内容:互相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成为处理_____________的基本准则。
4、1955年,_______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_________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提出“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_____各国的团结合作。 1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2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3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合作交流:【第一篇章:初登舞台】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材料解读:旧中国的外交形象】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以上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外交具有怎样的特征?不平等
不独立不自主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探究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的特征独立和平自主【解读历史】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新中国初期外交形势严峻【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建国第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问题探究】成就: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周恩来代表中国与苏联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新中国建国第一年的外交成就】【第二篇章:崭露头角】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
我们需要和平,我们需要朋友。 ——周恩来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分钟速记材料一: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研读】 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材料二:尽管在其提出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多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篇章:大放异彩】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历史再现【历史的抉择:何去何从】【问题探究】假如我们采取这两种方式
中的一种,可能会有什么后果?【情景再现:周恩来发言】求同
存异同异历史遭遇相同: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面临问题相同:
1.讨论保卫和平 2.争取民族独立
3.发展民族经济等
社会制度不同【论从史出】如何理解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材料二:“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
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求同存异万隆精神1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归纳总结:万隆会议的概况】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独立训练:1、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同我国建交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苏联 D.英国
2、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接见的代表团
A.缅甸 B.印度 C.越南 D.朝鲜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 则,它的内容有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5、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既展示了周恩来光芒四射的个人魅 力,又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在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坦桑尼亚 D.埃塞俄比亚CCBAB拓展总结:(一)拓展 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似乎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弱国无外交”。然而,新中国初期,国力依然弱小,却走出了这一怪圈。请结合本课历史的学习,说一说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促使新中国实现了这一重大转变?政治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杰出的外交智慧。课堂小结:明确一项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一个原则——牢记一位伟人——知道一次会议——领悟一种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万隆会议万隆精神铭记一个方针——求同存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