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
第1 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新课导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告诉我们: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即将书本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科学家丁肇中用另一种方式阐释了这个道理。
今天 ,我们就共同学习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聆听他对我们的敦敦教诲。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3.学习并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
第1 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发现新粒子(“J”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丁肇中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9年第44期。有改动。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议论文三要素: 、 、 。
论据的类型: 、 。
常见论证方法: 、 、 、 。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 、 。
论证的方式: 、 。
论点
论据
论证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立论
驳论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知识回顾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的概念: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朱熹( )
格物致知( ) 诺贝尔( ) 儒家( ) 袖手旁观( )
测量( ) 埋没( ) 不知所措( ) 彷徨( )
zhào
xī
zhì
nuò
rú
xiù
liánɡ
mò
cuò
pánɡ huánɡ
liào
miǎn
1、读准注音:
检查预习
( )埋没
( ) 应付
没
应
( )没有
( ) 应该
mò
méi
yìng
yīng
多音字
检查预习
濡( )
懦( )
彷( )
仿( )
儒( )
孺( )
鸿儒
相濡以沫
懦弱
孺子
rú
rú
nuò
rú
仿佛
彷徨
páng
fǎng
形近字
检查预习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2、解释下列词语:
检查预习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2、解释下列词语:
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阅读课文,找到相关的短语或者句子,来解释“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知识。
短语:“实验的精神”,还有“实地实验”、“有计划的、有目标的实地探察”
句子:“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短语:“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句子: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靠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是不行的。
整体感知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的论题
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3、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论证思路。
(第1段)
(第2—12段)
(第13段)
整体感知
4、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演讲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可以画思维导图来说明)
如何了解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格物致知”
举王阳明例子
现代“格物致知内涵”
中国学生和自己经历
现实意义
整体感知
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大力传扬?为什么?
2、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4、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5、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
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重视和大力传扬?为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合作探究
2、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①、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②、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③、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4、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合作探究
5、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
①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②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③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3、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4、找出第二自然段的道理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合作探究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目的是不正确。
2、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合作探究
3、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4、找出第二自然段的道理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作用:引用《大学》里的话,并进行分析,既点明了题目,又说明了实验的重要性,增强文章说服力。
合作探究
1.下列词语中加点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解析: A项,“熹”应读“xī”。B项,“袖”音调应标在“u”上,拼音为“xiù”。C项,“遵”应读“zūn”。
D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于现在的世界的。
解析:A项,“发明”应改为“发现”,因为学术的进展靠“发现”。
B项,“歧视”应改为“轻视”,因为歧视含贬义。
D项,“适应”应改为“适用”,因为“适应”一般指人。
C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解析:选择疑问句无论有几个分句,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中间的停顿用逗号。C句是选择疑问句,所以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C
课堂检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
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可改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C项递进关系错位,应将“不但”与“而且”后的内容互调。D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中国文化”后加上“的一部分”。
A
课堂检测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
第1 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析多样的论证方法,品味本文的语言。
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1)引用论证: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合作探究
(2)举例论证:
①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② 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③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④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以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
(3)道理论证:
第13段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4)对比论证:
将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例子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合作探究
(阅读第3~12自然段)
2、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正面事例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品味语言
1、“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三个词语之间存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因此它们的位置不能互换。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①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品味语言
②“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明确:“大都”表示大多数,并非全部。去掉“大都”,就不合符实际情况了。
品味语言
③“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明确:“最”无比的意思;“唯一”独一无二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言就不严密了。
3、议论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严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历史故事、古代诗词?
拓展延伸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尚)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④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以上几句着重强调实地实验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
⑤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
⑦苏东坡“格”山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2、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我们应该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拓展延伸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文章主旨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2019·河南中考题)
课堂检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课堂检测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缓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张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
(作者 向贤彪 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课堂检测
1.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①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引出议论的话题。②引用黄庭坚的话,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③引用黄庭坚的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举例论证。举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例子,具体论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示例:读书滋养了我的心灵。阅读《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对奋斗的坚持让我感动,让我明白了奋斗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闲的面貌,虽经历重重困境,始终不改初衷,最终走向成功。这本书充满正能量,让我更坚定了努力奋斗,赢得未来的信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培养 实验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3.学习并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3.学习并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告诉我们: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即将书本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科学家丁肇中用另一种方式阐释了这个道理。
今天 ,我们就共同学习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聆听他对我们的敦敦教诲。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发现新粒子(“J”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丁肇中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9年第44期。有改动。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读准注音: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朱熹( )
格物致知( ) 诺贝尔( ) 儒家( ) 袖手旁观( )
测量( ) 埋没( ) 不知所措( ) 彷徨( )
4、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阅读课文,找到相关的短语或者句子,来解释“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知识。
短语:“实验的精神”,还有“实地实验”、“有计划的、有目标的实地探察”
句子:“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短语:“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句子: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靠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是不行的。
3、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论证思路。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4、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演讲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可以画思维导图来说明)
四、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大力传扬?为什么?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2、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①、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②、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③、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5、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
①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②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③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目的是不正确。
2、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3、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4、找出第二自然段的道理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作用:引用《大学》里的话,并进行分析,既点明了题目,又说明了实验的重要性,增强文章说服力。
五、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于现在的世界的。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析多样的论证方法,品味本文的语言。
二、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2、阅读3-12自然段,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三、品读课文,品味语言
1、“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三个词语之间存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因此它们的位置不能互换。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①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②“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明确:“大都”表示大多数,并非全部。去掉“大都”,就不合符实际情况了。
③“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明确:“最”无比的意思;“唯一”独一无二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言就不严密了。
3、议论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严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丁肇中教授的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希望同学们重实验,勤动手,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享受到求知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历史故事、古代诗词?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尚)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④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以上几句着重强调实地实验的重要性。
⑤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
⑦苏东坡“格”山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2、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这篇文章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教育模式。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分数都很高,可是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学习不能过于偏重知识的纯记忆,而应多实践、多动手,要培养创新精神。否则,即使我们未来能成为研究生、学者,也不可能有大的创造力。
②我国基础教育的缺点就在于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它会使我们这些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③我们学校也需要对现在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不能光考察学生的书面知识,而应该设置一些实践考试,去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
五、文章主旨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六、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七、课堂检测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缓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张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
(作者 向贤彪 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1.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明确: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明确:①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引出议论的话题。
②引用黄庭坚的话,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
③引用黄庭坚的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举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例子,具体论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4.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明确:示例:读书滋养了我的心灵。阅读《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对奋斗的坚持让我感动,让我明白了奋斗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闲的面貌,虽经历重重困境,始终不改初衷,最终走向成功。这本书充满正能量,让我更坚定了努力奋斗,赢得未来的信心。
八、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2.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 是指《诗》《词》《礼》《易》《春秋》。
B.“格物”和“致知”出自《中庸》:“致知在格物,物格 而后知至。”
C.《大学》里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七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D.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
5.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_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
A.尽管 可是 只是 才 B.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C.尽管 但是 不仅 而且 D.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6.综合性学习
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
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昆虫记》)
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
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
4.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加点的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①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②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③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④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⑤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⑥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⑦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⑧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2.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3.文中倒数第三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4.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5.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6.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7.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解析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朱熹”读作“xī”;B项“袖手旁观”应读“xiù”;C项“遵照”应读“zūn”。
2.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答案】B
【解析】B项改为:毫无选择。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 是指《诗》《词》《礼》《易》《春秋》。
B.“格物”和“致知”出自《中庸》:“致知在格物,物格 而后知至。”
C.《大学》里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七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D.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答案】D
【解析】D表述正确。A项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B项 中,“格物”和“致知”出自《大学》。C项中,应改为“《大学》里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
【答案】A
【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可改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C项递进关系错位。应将“不但”与“而且”后的内容对调。D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中国文化”后加上“的一部分”。
5.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_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
A.尽管 可是 只是 才 B.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C.尽管 但是 不仅 而且 D.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答案】C
【解析】填什么关联词语是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决定的,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什么,就填什么关系的关联词语。前两个分句是转折关系,所以填“尽管”“但是”;而后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所以填“不仅”“而且”。
6.综合性学习
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
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昆虫记》)
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
【答案】示例:(1)吴承恩先生:您好,我很喜欢西游记,最过瘾的莫过于孙悟空大闹天宫,而最难过的莫过于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吃尽了苦头。一直到五百年后,才被取经路过的唐僧救出,并且伴随他西天取经,修成正果。然而,在当时我在想,为什么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为什么不变成苍蝇、蚊子,成功解困?又或者直接变小,从洞中钻出来?现在我通过研读大概明白了,不是孙悟空没有打算,而是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大秘密,领会了如来佛祖的良苦用心。您看我理解的对吗?(2)法布尔先生:您好,您充满爱意地描绘了昆虫的本能、习性、生活、诞生、婚恋、繁衍和死亡,用其独特细腻的描写,讲述了一个个生命的伟大故事与篇章。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那斗志昂扬的螳螂、勤劳的屎壳郎、慈爱的西西弗、凌冽的蜜蜂、聪明的蜘蛛……品阅完《昆虫记》后,不仅让我了解到了昆虫的奇妙世界,更是让我懂得了“处处留心皆美景”的道理,让我体会到了用心观察、仔细观察、严谨观察的重要性。(3)艾青先生:您好,“土地”是您诗歌创作中的中心意象。可以说那是您的又一生命。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对土地这种意象的一种最好的诠释。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您主观情感的“象”。您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诗中,歌喉虽然沙哑但却宽厚,虽然悲哀但却博大,显示出一种雄浑的生命感;虽古朴但却苍劲有力,因为土地是孕育万物的基础。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此类试题,结合主题“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既要有对名著的清楚理解,还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针对三个主题,写出探究结果。如果选择一,《西游记》中孙悟空“不变”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压在五行山下时,所以可以结合这点来探究结果,可以说它此时明白了佛祖的良苦用心等。如果选择二,《昆虫记》的成名与作者的细致观察时分不开的,所以可以结合书中的例子来谈谈作者细致的观察所带来的效果,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方向。选择三,在《艾青》的诗集中,有很多的意象,其中最常用的是“土地”的意象,“土地”象征了祖国,所以可以结合具体的诗作,来分析意象的作用。据此理解作答。
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答案】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语段可知,“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答案】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的理解。根据最后一段“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可以提取关键信息组成“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
【答案】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探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和提取信息,根据第二段“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可知错误是什么;“格”在此句中是探索意思。
4.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案】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论证方法的判断。熟练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文章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是举例论证,阐述了道理是道理论证。
5.加点的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否则就不能突出途径的单一性。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说说加点词语的语境意义,然后说删去后的变化,最后指出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
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①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②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③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④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⑤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⑥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⑦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⑧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答案】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说明的。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阅读语段,可见第一自然段提出“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然后二至七段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结合“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等句子来归纳概括。
2.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答案】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事例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事例的侧重点,找出其与文段观点的相通之处。作者举自己的例子,主要是表明现在的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很差,所以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3.文中倒数第三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严密。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分析这些词语的含义,即可得出答案。句中的加点词,都是表示范围与时间的副词,它们在句中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大都”表示大部分,不代表全部;“往往”“常常”表示大部分情况这样,但也有特殊情况的存在。很明显这些词不可以删,体现出的是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4.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答案】第一层是第①句,第二层是②③句,第三层是④—⑦句,第四层是第⑧句第一层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第二层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第三层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第四层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层次的划分。解答此题可逐句概括,然后将相同内容的句子进行合并。第一层是第①句,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第二层是②③句,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第三层是④—⑦句,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第四层是第⑧句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5.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答案】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通读语段,找到问题对应的段落,即可从中筛选出答案。“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6.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答案】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通读语段,找到问题对应的段落,即可从中筛选出答案。“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7.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们中学生目前最主要的弱点是缺乏责任心。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大多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造成意志薄弱;在学校及社会教育中对于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较为薄弱。
【解析】本题考查依据文本内容拓展能力。结合学习的实际来谈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即可。如:学习不能死学,还要注意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