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4 20: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三课 土地改革 (1950年—1952年)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唐·李绅材料一坐享其成劳而无获地主农民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材料二在解放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①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②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③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老解放区
已完成土改占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范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得到农民群众热烈拥护一、开始标志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政策 土地改革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复查总结等阶段。农民开会斗争地主大会上控诉地主的妇女江苏省林隐乡第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二、土地改革的成果不同点相同点土地
占有者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地主农民农民
土地
所有制剥削与被剥削平等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
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名称类别三、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 材料二: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3.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复兴之路》
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闯王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