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设计并制作简易肺活量计。
2.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大小。
3.尝试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增强参加体育运动的意愿,并通过锻炼增强肺活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利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设计并制作简易肺活量计。
【教学难点】
能利用简易肺活量计比较肺活量的大小,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出示学生体检时测量肺活量的场景)同学们对眼前的这个场景熟悉吗?这就是我们每次体检时必做的一个项目:测量肺活量。你们是否也有过疑问:我们自己能制作一个测量肺活量的装置吗?这节课,老师会带领同学们完成这个活动。
二、讲授新课
(一)活动探究
1.任务
讲述:测量肺活量是体检中的一项常规检查。
问题:肺活量如何反映我们的身体指标。
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
整理:一般情况下,肺活量越大,肺功能越强。
任务:尝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可以测量肺活量大小的简易装置。
2.设计
思考:如何将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
引导:水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间,能否用装置将水和呼出的气体进行交换,从而直观地反映气体的体积。
任务:利用已有知识与方法设计简易肺活量计。
提示:测量肺活量是测量人体呼出气体的体积,可以利用水和空气都占据空间进行设计,通过装置,能使呼出的气体将水排出,观察排出水后的装置里气体所占的体积,可以了解呼出气体的量,通过装置简单对比肺活量的大小。
活动:学生围绕任务展开设计活动,分析可利用的资源,合理地使用工具与材料,用绘图、文字等方式将自己的构想记录下来,并把设计简图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交流:学生代表展示设计方案,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
整理: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交流和共享,使每一个小组都能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考虑听取不同的意见,理解别人的想法,进而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设计。
3.制作
要求:按照设计方案,制作简易肺活量计。
材料:水槽、大饮料瓶、塑料软管、吹嘴、水。
活动:分小组按要求展开制作活动。可参考以下步骤完成制作:①测量塑料软管的直径②选择合适的工具,在大饮料瓶的盖子上开一个刚好能插入塑料软管的小孔③将塑料软管插入大饮料瓶盖子上的小孔,还可以用橡皮泥封好缝隙,保证密封不漏气④将吹嘴插入塑料软管的另一端。
展示: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并展示所制作的简易肺活量计。
4.测试
要求:利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的大小。
问题:如何使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
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
整理:①水槽盛约三分之一水②大饮料瓶装满水,盖上盖子,瓶子垂直倒立在水槽中③尽量一次最大吸气后,使用吹嘴缓缓呼出全部气体④利用彩笔记录大饮料瓶中的水面位置。
问题:测量肺活量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
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
整理:①吹气前必须尽量地吸气②应尽力呼出肺中所有的气体,呼气时需要缓慢,避免水槽内的水溅到桌面③不要共用吹嘴,每人都需要使用安全卫生且专用的吹嘴④记录数据要清晰,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彩笔进行记录。
活动:分小组利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记录小组的数据。
问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的肺活量是不是更大?
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
小结: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会增加,肺可以为人体提供更多的氧气以满足身体需求。
引导:要经常参加运动,以增强肺部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5.评价与改进
根据测试情况和同学之间的评价,对自己的简易肺活量计进行改进。
课件8张PPT。9 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第2单元 消化和呼吸一、导入新课 我们自己能制作一个测量肺活量的装置吗?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自制一个肺活量测量仪,组织一次肺活量的测量活动。二、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尝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可以测量肺活量大小的简易装置。用什么办法可以把我们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进行测量?二、讲授新课按照设计,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简易肺活量计。 怎样确定瓶身上的刻度?二、讲授新课 尝试利用自制的肺活量计测量同学的肺活量。
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扣在盛着水的水槽里,把塑料软管插入瓶中在软管的另一端安装好吹嘴。深吸一口气后,尽力往吹嘴中吹气。二、讲授新课 根据测试结果和同学的评价改进装置,调整使用方法,以更方
便、准确地测量肺活量。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