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 17会“演戏”的玩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下 17会“演戏”的玩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4-25 10:5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会“演戏”的玩具》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身边的多种材料及不同方法进行工艺制作。教材涉及皮影、手偶等会演戏的民间玩具艺术形式,展示了纸质材料制作的青蛙、人物形象,还有用手套、袜子等材料制作的其他形式的玩具,涵盖了多种不同的造型手法和不同材料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玩具的制作技巧及其形式美感,用纸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会演戏的玩具,用自己设计的玩具演出节目,体验玩具与角色带来的乐趣。
学情分析
目前三年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美术技能娴熟,但在画面组织上不够理想,有的学生敢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但苦于美术技能落后,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在课堂气氛中过与活跃,甚至不能自控,想学又不会就出现了爱讲空话的情况。学生在知识掌握上也层次不均,有的绘画技能好,有的工艺水平高,有的在欣赏能力上分析能力强,能说会道。三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对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求老师在教学时有针对性的引导,既有趣,又能在玩中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偶,皮影等玩偶“演戏”的艺术形式,学会简单的玩偶制作方法,并能制作会“演戏”的玩偶。
2,运用合适的材料及制作方法,设计制作有趣的玩偶,并能用自己制作的玩偶进行表演。
3,感受民间传统文化,开阔视野,珍视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体验探究的愉悦及“演戏”带来的成就感。
重点:用合适的材料及制作方法,制作出会“演戏”的玩具。
难点:如何根据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设计制作适合表演的掌中玩偶。
教学准备
师:教学课件,各种纸偶,及制作材料。
生:剪刀,双面胶,其它材料,画笔等工具。
教学设计
一、导入环节
1,师生问好,教师板书“玩具”并提问学生玩过什么玩具?
2,ppt出示皮影、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揭示课题“会演戏的玩具”,播放视频。
二、新授环节
1,看了视频谈感受,
2,教师以小魔术引出范作,利用两个范作进行一段即兴表演。
3,在问答中引导学生发现外形的整体制作方法。
4,尝试制作,(一次作业),完成的同学把手伸进去试试,看能不能活动自如。
5,PPT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代表性的面部特征。
6,观察范作,提问并引导学生找到不同点。
7,ppt出示图片,发现更多的制作方法。
三、制作环节
1,掌握方法后,学生尝试进一步制作。
2,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把控时间。
四、表演及展评环节
让我们把玩偶套在手上表演试试吧!
a.老师有针对性的用范作与一位同学互动表演,示范并引导学生注意操纵玩偶的要点。
b.设置情景,小组讨论编故事。
c.播放音乐,请1--2组上前表演,注意提示观众文明欣赏,每个组表演结束后,个别点评制作得有特色的玩偶。
五、拓展环节
1,图片展示其它材料制作的掌上玩偶。
2,希望大家课后用更多不同材料,做更有意思的玩偶,把我们的民间艺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