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5 21: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理解“金、木、水、火、土”的含义及用它们做部首的十个生字。(重点)
2.引导学生理解六组近义词,能选择一两个说句子。(重点)
3.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重点)
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字义和部首有很大的关系的现象,能区分带“礻”与“衤”、“冫”与“氵”的字。
5.指导学生积累古诗,感受美丽的河上夜景,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6.通过阅读小故事,感受李时珍一心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金木水火土》的韵文。
学生准备:搜集李时珍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儿歌导入
1.播放儿歌《金木水火土》。大家一定对刚才听到的儿歌很熟悉吧,这是一年级时学的韵文《金木水火土》。出示:金、木、水、火、土。
2.学生齐读。
3.导入: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些生字,你能猜出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教材上的生字及词语:钩(钩子)、铲(铲子)、梅(梅花)、柿(柿子)、源(源头)、涨(涨潮)、炬(火炬)、灿(灿烂)、垮(垮掉)、坟(坟墓)。
2.指名读、领读、齐读。
3.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拼音把字读准,强调读准翘舌音“铲”“柿”“涨”,前鼻音“坟”。
4.引导学生想一想括号内的词语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并说说其中一个词的大致意思。
6.指导学生交流、查阅工具书,了解“钅、、氵、、”5种偏旁代表的意义。
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两个词语都表示用金属制作的工具。(出示“钩子”和“铲子”的图片。)
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出示梅花、柿子的图片进行欣赏。)
三点水旁的字,大多与水有关。(出示长江的源头、涨潮的图片。)
火字旁的字,大多与火有关。
提土旁的字,大多与泥土有关。
7.指导学生观察10个生字,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利用规律识字。
8.引导学生利用扩词等方法巩固识记。
三、字词句运用
1.出示六组近义词,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提醒读准翘舌音“瞬”和“逐”;读准“吞”和“悠”。)
3.说说有什么发现。(每一组都是近义词。)
4.选择一两个词说句子。
5.出示例句,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例句: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1)指名朗读。
(2)说说根据例句仿佛看到了什么。
(3)模仿例句来想象画面,并写一写。看谁写得好。
出示句子:李明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6.总结:后面横线上的内容,具体体现了前面人物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句子表述得更具体,更生动。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四组字,部首分别是示字旁、衣字旁、两点水、三点水,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再次认读。
3.指导观察:上下两组字的部首非常接近,不好区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师范写并指导。示字旁是“示”的变形:示字的第一横变成了示字旁的点,第二横和左边的撇变成了横撇,竖钩变成了竖,最后加上右边的一点。衣字旁则是“衣”的变形:第一笔点还是点,横和撇变成了横撇,竖提变成了竖,一撇一捺变成了撇、点。(课件对比演示。)
4.拓展:带有“礻”和“衤”的还有哪些字?
5.小结:示字旁的字多与祭祀或礼仪有关。只要我们懂得了部首的意义后,我们就能正确地识写这些字了。同学们交流怎么区分带“冫”与“氵”的字。
二、日积月累
1.播放朗读视频《舟夜书所见》,学生跟着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整首诗,做到读正确,读通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可以相互讨论或问老师。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者查慎行的“查”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ā;“慎”是前鼻音。
4.教师范读,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诵读,读出节奏和语调。
5.再读古诗,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景象?感受到了什么?
6.播放视频,结合课文插图,学生交流。(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的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了无数的星星。)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并进行背诵积累。
8.男女生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三、我爱阅读
1.大家都挺爱读课外书的,你们知道李时珍吗?
2.生简单交流课前搜集的李时珍的资料。
3.默读故事,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李时珍的什么事?李时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心为民、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救死扶伤……)
4.交流阅读收获。(如: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为穷人看病;李时珍决心编写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为编写药物书不怕山高路远,向别人请教,亲自尝百草,最终编写成了《本草纲目》……)
5.学生交流还有什么没读懂的。
6.把自己最欣赏的语句画下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再次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