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图书借阅公约”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书第三次口语交际,话题聚焦“图书借阅公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图书借阅公约。对于参与讨论的具体要求是主动发表管理班级图书角的想法,学会在讨论时等待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材从内容方面对本次口语交际做出了提示,也提出了交际要求:“主动发表意见”“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这两点都是在引导学生要积极参与讨论,有序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能主动发表关于图书角管理方法的意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班级的“图书借阅公约”。(重点)
2.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能够主动发表意见,轮流去表达。(重点)
3.能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够自觉地去爱护图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图书角的图片及图书角中书的图片。
学生准备:上网搜集“图书借阅公约”,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生(齐声兴奋地答道):喜欢!
师:我们给班级的图书找了个漂亮的家,那就是——
生(齐):图书角。
师:那我们的图书角应该怎样管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商量商量,想一些好办法,形成规定。
设计意图:由是否喜欢读书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图书角如何管理的问题,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明确本节课要交流的目的。
二、明确目的,小组合作
师:为了管理好班里的图书角,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生1:有了图书角,我们都会到图书角去借书,所以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怎样借阅图书,借书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负责管理图书的人是谁,等等。
师:是啊,应该怎样借阅图书呢?(课件出示:怎样借阅图书)
生2:借了书之后就要爱护图书。我们也可以想想爱护图书的办法。
师:真是一个不错的提议:爱护图书才能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课件出示:爱护图书)
生3:我在图书馆借过书。我看了图书馆的一些借书要求,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如:借多长时间归还?怎么续借?
师:模仿身边的例子,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生:我们都希望能够借到书,所以我们最好选出管理员管理书籍,提醒同学们及时还书,这样就不会耽误其他同学看书了。
师:怎样保证大家都能借到书,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课件出示:保证大家都能借到书)接下来,我们就进行小组讨论。从同学们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商量出一些好办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要主动发表意见;要轮流说,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要求明确了吗?
生:(齐答)明确了。
师:那好,选择一下你们组内要讨论的问题。
(生商量要选择的问题后,进行小组合作。)
(师进行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谈话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所要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选择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样讨论才会更有实效性,才会更集中,有的放矢。同时强调了讨论时要注意的问题:主动发表意见;轮流说。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三、全班汇报,制定公约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小组合作中,能够有序、积极地发言。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相信你们也有了一些好办法。现在,请小组选派代表来汇报小组成员讨论的结果,同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说的人要声音洪亮、字字清晰;听的人要注意倾听、认真思考,想想自己是否有更好的办法。
生1:我们组刚才讨论的是借阅图书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喜爱的图书,但是在借书的时候一定要在借阅登记本上登记,拿书的时候要轻拿轻放。借书的人看完书要及时还书。
生2:我来补充一下,借阅图书的人应按期归还图书,每人每次限拿一本书,借期为一周。
生3:我想提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平时课余时间也想看书怎么办呢?
生4:这个问题我们组也交流了,由我来说一说我们组的意见。我们可以规定图书角的开放时间为每天间操或中午,在开放时间里,还可以进行阅读交流。但是临时借阅的书要在下午放学前及时归还。
生5:我们组也认为这些办法很好。我们愿意遵守这些公约。
师:看得出刚才的小组讨论很充分,所以发言的同学能够把讨论结果说得条理清晰。倾听的同学能够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的讨论才是真正有效的。请大家继续汇报。
生1:我们组刚才讨论了怎样爱护图书的问题。我们组认为大家要爱护图书,不能在书上乱写、乱画、圈点,不能撕页、折页。每次还书的时候,管理员要认真检查。
生2:我们组刚才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但是听了同学的发言,我也有话想要说。我真心希望大家一定要爱护书,如果不爱护书,我们图书角的书就会减少,只靠管理员去管理是不行的,所以希望同学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爱护图书。
(生不约而同地鼓掌。)
生3:我们组也讨论了爱护图书的问题。我们认为对于不爱护书籍的同学,应给予批评教育,如果损毁严重是需要赔偿的,并且对该人借书的信誉有影响。诚信是最重要的。
师:同学们对于爱护图书的要求提得很细。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我们要自觉去爱护图书,这也是一个人高尚品质的体现。看得出来,大家都喜欢看书,那么怎样保证大家都能借到书呢?
生1:我们组刚才讨论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从家里拿来自己喜欢的图书放到图书角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每个人拿出自己的一本或几本书,就可以看到很多书。拿来的书要做好登记,便于管理,同时在书的第一页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就不会弄乱了。
生2:我们也愿意拿出自己喜欢的书来丰富班级的图书角。
生3:我非常喜欢看童话类的书,如果书被其他同学借走了,我就要等待一段时间。所以,真希望借书的同学要抓紧时间看书,然后按时还书,这样也会让别人看到书中的精彩内容。
生4:我们的图书角可以一个月更新一次,这样同学们总会有新书看,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图书角不就成了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了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呀!在刚才的讨论、交流中,我们达成了图书借阅时要共同遵守的约定,称为“图书借阅公约”。课后,我会把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汇总,把这份公约张贴在班里的图书角。
设计意图: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发表见解,同时强调其他同学要边听边思考,相互补充。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书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
1.归纳问题,便于讨论。为了使小组讨论的问题更明确、更集中,而不是东一句西一句,我设计了梳理问题的环节。在梳理了问题后,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所以,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围绕同一个问题而展开,讨论的目标很集中,解决问题的效果也好。
2.适时指导小组合作的方法。小组合作不能只流于形式,要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长处,所以在小组合作时我引导学生明确分工,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有序,学生才能有收获。同时,提出交流的要求:一是要主动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要轮流说,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要尊重对方,耐心倾听。
3.集思广益,鼓励学生个性表达。课堂中我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听取更多的意见,让图书借阅公约更具体、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