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画自己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画自己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4-25 16:1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8课 《画自己》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8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是对上册第1课《让大家认识我》的拓展和补充,也为之后学习画人物奠定基础。本课是小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创作人物画,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眼光捕捉和分析人物的外形特征,学会观察人物,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同时,初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这节课,我是从激趣、观察、探究、评说、描绘、欣赏入手进行教学的,旨在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通过照片进一步感受人物表情变化规律;通过教师的示范发现自画像的表现手法;通过自我表现体会成功的乐趣。
【学情分析】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心中的“我”。画自己,无疑具有游戏性性质,易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自我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对人物特征的捕捉、对人物的塑造把握能力比较薄弱。
【教学内容】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8-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体头部的不同特点,通过细致观察、讨论,大胆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自己的脸形、五官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体验中引导学生观察、表现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线条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画自己、畅想未来,培养爱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自信心及理想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分析并能大胆地运用恰当的方法表现自己。
【教学难点】
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及特点进行大胆表现。
【教学方法】
教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实践法
学法:体验探究法 辅助指导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画纸、描线笔、多媒体课件及范画。
学生准备:小镜子、画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猜猜我是谁?”
(1)出示游戏要求。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想玩吗?这个游戏叫作“猜猜我是谁”,请看游戏规则(课件出示)
(2)猜一猜。
师:谁来猜一猜?
师:那这几位同学猜对了吗?现在请擦亮你们的小眼睛,认真观察下:
(设计目的:儿童参与游戏活动,心情轻松愉快,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观察
1.观察头发的特点。
(1)师:首先,我们来观察下这两位同学的头发有什么特点?长的还是短的?谁来说说女生的?男生的呢?(指名回答)
(2)师小结:其实我们的发型有长有短(播放课件)。
2.观察眉、眼、耳的特点。
(1)指名回答。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同学的眉、眼、耳又有什么特点?谁先来说说女生的?那男生呢?
(2)师小结: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观察得真细致。我们的眉毛有粗有细,(播放眉毛PPT)眼睛、鼻子和耳朵都是有大有小的。(播放眼睛PPT)
3.观察鼻子、嘴巴的特点。
(1)观察鼻子、嘴巴。
师:请再往下观察,他们的鼻子、嘴巴又是怎样的呢?
(2)指名回答.
(3)师小结:我们的鼻子有大鼻子、小鼻子,嘴巴有薄嘴唇、厚嘴唇,有大嘴巴、小嘴巴。(播放PPT)
4.观察脸型。
(1)生认真观察。
师:观察完了这两个同学的五官,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脸型。
(2)指名回答。
(3)师小结:同学们真厉害,通过深入的观察,我们知道了脸型有很多种。如:圆脸、方脸、瓜子脸等等。(播放PPT)
(设计目的: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象的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符合儿童注意力的广度与深度发展的规律。)
5.情境表演。
(1)生根据老师的口令做表情。
师:我们的脸部可以做很多丰富的表情,下面有请这两个同学来表演一下,看谁演的最像。请准备:开心、微笑、伤心、生气等表情。
(2)生评价。
师:你们认为谁表演的最好呢?老师也认为这位同学表演的非常好,小小表演家就是你啦。现在请两位同学回到座位上,掌声送给他们。
(3)师生互动。
师;看了他们的表演,老师也想来表演下,你们想吗?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开心的表情,再来做一个生气的表情……
(设计目的: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
三、深入探究
1.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师:同学们玩得开心吗?现在老师要来看看谁的小眼睛最厉害,请你们拿起桌面上的小镜子,按照刚才观察的步骤,认真观察一下自己。
2.说一说,画一画。
师:活动结束,请同学们把镜子放在桌面上。请一个同学拿镜子上来,说说自己是怎样的,老师会根据这位同学的描述画一幅画像。
(设计目的:通过看、说、画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同时引出学生想要画自己的欲望。)
四、感受实践
1.揭示课题。
师:这是老师刚才根据某某同学的介绍画出来的画(贴在黑板上),你们看像吗?你们想画一画自己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画自己》。
2.引导说出绘画步骤。
师:画自己时可不能随便地画,我们要根据以下的步骤来画:(师边说边板书绘画步骤。)
1.画脸型
2.添画五官(抓特征、添表情)
3.画发型
4.添加背景
5.上色
3.提出要求。
师:同学们,在画画之前,老师有几个小小的要求(播放PPT)。
4.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拿起画笔,按照刚才的观察,画一个最美的自己吧。画的好的同学,老师会把它贴在这幅画像的旁边,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
(设计目的:由学生先找出自己的面部特征,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提示,画出自画像。通过这样的示范,无疑给学生的描绘提供了“拐杖”,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脑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具象化。)
五、巡视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只要能描绘出自己的某一个特征,就是好的。
2.让学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胡子样样都描绘得太细巧,反而增加了难度。
3.进行个别针对性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目的:学生在作画时,难免缩手缩脚,教师的鼓励在此时最管用。)
六、欣赏评价
1.作业展示、评价。(把画的好的贴在黑板上,要求写上名字)
(1)生评价。
师:停笔,坐端正。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合影,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2)师评价。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这几幅自画像都能抓住自己的特征来画,有两个同学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画自己,真了不起。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表扬他们。
2.欣赏大师们的“自画像”。
(1)生欣赏。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自画像,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艺术大师们的自画像。
(2)师小结:艺术大师们在表现自己时,特别重视面部神情的刻画。透过他们的神情,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设计目的:互相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过欣赏名家名作,增加美术文化含量,提高修养。)
七、全课小结
师:欣赏完了这些大师的自画像,老师想来问问你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课的认识,并让学生意识到要画好自己,必须先进行认真观察,从而让学生知道观察的重要性。)
八、课后延伸
1.课后请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画一画自己的爸爸、妈妈。
2.这张“大合影”是由聪明、可爱的你们组成,老师希望你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向上的集体、一个互助的集体。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集体主意识。)
【板书设计】
第八课 画自己
绘画步骤:
1.画脸型
2.添画五官(抓特征、添表情)
3.画发型
4.添加背景
5.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