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看大戏》,了解豫剧知识,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2、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感受、听辨的能力;并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歌曲,合作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感受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
1、能模仿豫剧的唱腔风格演唱歌曲《看大戏》。
2、升4的音准和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3、通过学唱,了解豫剧的拖腔、滑腔等唱腔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 ,看大戏。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由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它的起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大约有360多种。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戏曲,请说出戏曲名称。能唱两句吗?(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戏曲名称)
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这五大剧种是中国戏曲的核心。下面我们听几段戏曲,大家仔细听,看看这几段各属于什么剧种?
2、教师范唱并出提问
(1)京剧 《四郎探母》选段京剧是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2)黄梅戏 《女驸马》 唱腔委婉清新,淳朴流畅
(3)豫剧 《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高亢粗犷与婉转柔美的结合。
戏曲的演唱和我们平时唱歌一样吗?
3、教唱《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让学生感受豫剧的拖腔,以及滑腔,增加学生对豫剧的喜爱,尽快掌握豫剧演唱风格。
4、听了同学们的演唱,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戏剧了,你们想吗?下面让我们去《看大戏》
新课教学:
1、初听,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 师问:从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你们想想,他们看大戏的时候,心情怎么样?(高兴、兴奋……) 下面我们听着音乐,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你看大戏时候的心情。
3、师问:这首《看大戏》与刚才我们听到的哪种戏曲的唱腔风格相似?
4、介绍豫剧:唱腔激昂,豫剧流行于河南一带。
5、念白节奏
A、师:戏曲讲究唱、念、做、打,念,就是念白、道白,简单说就是“说”
B、念白节奏:老槐树 槐树槐 槐树底下搭戏台,演大戏 看大戏 听了大戏唱大戏……
(1)学生感受加附点和不加附点的区别
(2)师用河南话范读,生感受。(附点、轻快、高位置)
(3)生用河南话读
(4)生用快板打节拍念白
6、学唱歌曲,出示看大戏谱例;
(1)生视唱歌谱
(2)讲解升记号
(3)学生试唱
(4)播放音乐,生轻声跟唱; 感受音乐,了解豫剧风格的音乐作品。
(5)教师着重教唱难点部分。
(6)学生齐唱
(7)歌曲处理, 注意间奏,拖腔,以及音乐表现的处理 “爸爸妈妈爱迷戏”,用拖腔, “爱呀爱迷戏”,用甩腔和拖腔。 师:拖腔应怎么演唱?(师范唱,学生听辨,回答出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力度变化)。
(8)分组唱,并评价。
(9)同桌交流,讨论。第二段请一位同学唱
(10)完整演唱歌曲
编创活动:
(一)打击乐伴奏
(1)歌曲用了哪种伴奏乐器
A、出示打击乐器,并介绍(小锣、木鱼、堂鼓、双响筒等)
B、学生讨论,打击乐加在什么地方合适,用什么伴奏音型,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节奏型
(2)小组合作,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3)展示成果
(4)师生完整演唱歌曲,加打击乐伴奏。
(二)表演
1、欣赏小戏迷的表演
2、老师也想当成一回戏迷,下面就让我们来当一回戏迷。
(三)课后作业
把《看大戏》这首歌曲,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并且学习更多的戏曲歌曲与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