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地球的公转
地球不断绕着太阳运行的运动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约365.2422天(一年)
公转方向:
公转的姿态:
呈倾斜状态
地轴的倾斜角度与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一致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的效应:
(一)四季变化
冬至(12月22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赤道
赤道
我们家乡夏天日出时间大约是几点?傍晚日落几点?冬天日出大约是几点?傍晚日落几点?说明了什么?
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效应:
原因: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公转时地球呈倾斜状态,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往返移动。
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变化规律:
①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③ 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
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④ 北半球的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其中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昼夜长短的变化小结
时 间 北半球 南半球
春分日(3.21)
秋分日(9.23)
夏至日(6.22)
冬至日(12.22)
春分日至秋分日
秋分日至
次年春分日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最长
夜最长
夜最长
昼最长
昼长 > 夜长
昼长 < 夜长
昼长 < 夜长
昼长 > 夜长
你知道我国阳历的二十四节气吗?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什么季节比较好?
一般在北半球的冬季,因为这个季节南半球的南极洲正处在夏季,并且有极昼现象。
(三)气候五带划分
地球公转的效应:
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文意义上的一年四季变化,那你知道气象意义上的春夏秋冬吗?
气象学中通常以候温(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但是,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
赤 道
0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终年炎热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分明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严寒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北 极
南 极
900
900
气候五带: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日晷,本义指太阳的影子。古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利用日影测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地平面
H1
H2
影子的长度和太阳高度角有关:
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
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日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角和杆影在一天中的变化(23.5°N以北地区为例)
西
东
南
北
(
(
(
(
一天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 变 ,再变 ,最大在 时候。
小
小
大
正午
一天之中,杆影长度的变化由 变 , 再变 ,最短在 时候。
长
短
长
正午
影子的方向变化是怎样的?
西北—正北—东北
引起影子一天中长短变化的原因是 。
地球的自转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正午的杆影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一年中,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
正午杆影长度也随季节而变化,夏季短,冬季长。
夏季大,冬季小。
引起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是 。
季节变化规律: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 ,影子 。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 ,影子 。
大
短
小
长
地球的公转
C
B
A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地表接受太阳光
垂直照射的点。
┐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 M 的纬度是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 N 的纬度是 。
比较 P 点夏至日、冬至日太阳高度的大小。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夏至日大,冬至日小。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①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5°)
②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5°)
③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 0°
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
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
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观察我们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
朝南,
我们居住在北半球,能充分接受太阳光。
某人6月购买一套商品房,12月入住时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看房那天室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
太阳高度存在季节变化。
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南面楼房影子较短,对北面楼房的阳光没有遮挡作用;
而到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南面楼房影子较长,就会遮挡北面楼房的阳光。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中心
周期
方向
转动产生的效应
地 轴
太 阳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2422天)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四季变化
正午的太阳高度
是随季节而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昼夜更替
时差的产生
物体水平运动的
方向产生偏向
气候五带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