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检测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检测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5 17:06:20

文档简介

《外交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课程标准解读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中日建交等史实;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
2.单元地位分析:
本课位于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三课,上承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基础上,讲述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创的外交新局面,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外交发展的重要成就。
3.本课学习目标:
(1)通过挖掘史料信息和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时间和内容;知道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通过讨论和分析、研读史料情境,了解中美关系从敌对到走向正常化的过程,理解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的重大影响,了解中日建交。
(3)通过史料研习和问题探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全方位外交,掌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
二、重难点
学习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三、教学活动设计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的自学提纲阅读课文,完成下问题。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课本86页图) 图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多国代表欢呼庆祝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何时?这一事件对中国有何影响?
1.背景: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________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
2.概况:________年10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美、中日建交
1.原因:中国____________的提高和______________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__。
③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3.中日建交:________年,日本首相___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拓展____________,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__、________、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的国际地位_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针对基础提纲,适当拓展。
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时间和会议是什么?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有何意义?
3.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如何?
4.中日两国结束了近百年来的不正常状态,为两国关系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中日是在何时建交?
5.我国是如何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的?
(二)重难点突破
环节一: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预期达成目标
  通过挖掘史料信息和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时间和内容;知道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学习内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教学形式
结合课本和微视频学习探究
历史小博士: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内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有:美利坚合众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请同学们,阅读后概括关键信息。了解了联合国的相关知识后,我们再来了解联合国与中国关系大事记:
1945年4月到6月,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召开,通过并签署《联合国宪章》。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1950年11月,中国代表伍修权在安理会上发言:“我现在带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代表全中国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民,在这里控诉美国政府武装侵略中国的领土台湾是非法的和犯罪的行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第一次出席联合国的会议。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1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会议。
现在,中国是联合国维和摊款第二大出资国、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3万余名中国蓝盔卫士为了和平前赴后继。
思考1:联合国成立后,由谁代表中国获得联合国席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又应由谁代表中国获得合法席位?并说明理由。
思考2:新中国成立后,获得合法席位吗?为什么?
思考3:中国代表伍修权在安理会提出的 “美国政府武装侵略中国的领土台湾的行为”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表明美国在践行联合国的宗旨吗?
思考4:中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思考5:现在,中国在联合国以及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评价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打破封锁,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指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环节二:中美、中日建交——了解中美、中日建交等史实
预期达成目标
通过讨论和分析、研读史料情境,了解中美关系从敌对到走向正常化的过程,理解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的重大影响,了解中日建交。
(二)学习内容——中美、中日建交
(三)教学形式
结合课本和视频内容。
同学们看课本86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关系如何?
后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我们先看一组史料,看看出现转机的原因?
材料二: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尼克松讲话
材料三:中国“在过去几乎在所有(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加上美国的霸权地位(因苏联的争夺和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已无可挽回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处于相对衰弱之中。
--《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
根据材料概括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有了这些原因,同学们思考美国为了应对危机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了解一下中美关系和好的三部曲的过程。
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国和世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来看一组史料。
材料一: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材料二:中美关系正常化打破了中国外交的僵局,解除了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把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联成一体。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材料三: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18个,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与中国建交。
材料四:中美建交后,双方承诺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
(四)评价设计
1.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出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这一时刻”是指(  )
A.中美正式建交 B.抗美援朝胜利C.基辛格访华 D.中日建交
3.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  )
①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国承办上海APEC会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环节三:全方位外交——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
预期达成目标
通过史料研习和问题探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全方位外交,掌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
(二)学习内容——全方位外交
(三)教学形式
阅读文本思考问题
1.读课本,说说: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和教材,分组总结: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
四、导图建构
《外交事业的发展》测试题
板块一: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评测目标: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时间和内容;知道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材料:1971年……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获知……消息的那一瞬,情不自禁地仰天大笑。这是中国人豪迈的笑,也是让全世界震撼的笑。当时西方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报纸,都刊登了乔冠华仰天大笑的这张照片。有报道夸张地说,“乔的笑”把日内瓦大厅的玻璃都震碎了。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乔冠华这一世纪之笑,仍然散发着强大的感染力。
问题探究:
1.令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评价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时间和内容。
2.这一事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评价目标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知道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板块二:中美、中日建交
评测目标:了解中美关系从敌对到走向正常化的过程,理解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的重大影响,了解中日建交。
1.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
A.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1978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评价目标2:理解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的重大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当时对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评价目标2: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了解中美关系从敌对到走向正常化的过程。
材料二 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从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在同一时期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件“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评价目标1、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时间和内容。理解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的重大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因素分析,从尼克松“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到“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评价目标2:了解中美关系从敌对到走向正常化的原因、过程。
板块三:全方位外交
评测目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全方位外交,掌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
1.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
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 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评价目标3:掌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
A.国家领导人多次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B.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D.中国提出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评价目标3: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全方位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