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下数学第6单元:统计与概率教学课件(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下数学第6单元:统计与概率教学课件(2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25 18:3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专题三 统计与概率
RJ 六年级下册
在统计方面,我们学过哪些知识?
(1)统计表、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3)利用统计图表分析解决问题
(4)求平均数
课后作业
知识梳理
深化知识
拓展延伸
(1)统计表的意义: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叫统计表。
(2)常见统计表的分类。
①单式统计表:只含有(   )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②复式统计表:含有(        )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一个
两个或两个以上
横轴
图例
纵轴
直条
名称 特点 作用 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条形统
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1)画出(   )和(   )。选取一定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每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根据项目数据的大小画出宽窄相同,长短不同的(   ),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3)写出统计图的名称、绘制日期、单位,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标明(  )
长度
描点
名称
名称 特点 作用 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折线统
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先画横轴和纵轴,再确定单位(   ),然后(   ),最后依次连接各点,写出统计图的(   )、单位和绘制日期
百分比
总数量
圆心角
扇形
名称
绘制日期
名称 特点 作用 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扇形统
计图 用一个圆表示总数量,用圆中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
(    ) 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1)计算各部分数量占(    )的百分比;
(2)计算各扇形(    )的度数;
(3)画出圆和大小不同的(   );
(4)表明各部分的(    )及所占百分比;
(5)表明统计图名称和(    )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2)医院记录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3)要统计某小学1~6年级各年级人数应选用(   )统计图。
(4)要了解学校各种支出金额与总支出金额的关系,可选择(   )统计图。
条形
折线
扇形
折线
条形
扇形
绘制统计表的步骤: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设计表格; (4)填制表格。
2. 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1)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①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横轴和纵轴),在横轴上适当分配直条的(   ),确定直条的(    )和(   ),在纵轴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   );
②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宽窄一样、长短不同的(   ),并注明数据;
③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和绘制日期。
位置
宽度
间隔
单位长度
直条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①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横轴和纵轴),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折线的(   ),确定(   )和(   ),在纵轴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   );
②按照数量的多少描出各(  ),再用(   )顺次连接各点,并标明数据;
③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和绘制日期。
位置
宽度
间隔
单位长度

线段
(3)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①先计算各(   )占(   )的百分比,再算出各部分相对应的扇形(   )的度数;
②取适当半径画一个圆,根据各部分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用量角器画出各部分对应的(   ),标明各部分名称及所占的(    ),并用不同的标记加以区别;
③写上统计图名称与绘制日期。
部分
总数
圆心角
扇形
百分比
红军小学五年级一班同学,每人从家里拿来一本课外书,在教室里办起了“图书角”,共有连环画13本、故事书15本、科技书6本,其他9本。 根据以上信息制作统计表,要求统计表中要有以上书的种类,还要添加“合计”。
种类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其他 合计
数量/本 13 15 6 9 43
会根据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作出简单的判断和( )。
预测
下面是某校六年级4个班学生人数统计图。
26
(1)根据统计图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19
45
25
22
47
24
21
45
24
20
44
班级
人数/人
性别

六(1)班 六(2)班 六(3)班 六(4)班


合计
(2)(   )班男生人数最多,(    )班女生人数最多,(     )班和(    )班男生人数同样多。
(3)六(4)班女生人数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该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六(1)
20÷44≈45.5%
(24-20)÷20=4÷20=20%
六(2)
六(3)
六(4)
1.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作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 )。
求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总数量÷ 总份数= 平均数。
总体情况
2. 平均数的计算: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全部数据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这组数据的各个数据都相等,所以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 )水平。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 ( )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 )。
总份数
平均
总数量


1.如图是一件毛衣各种成分的统计图。
(1)羊毛的含量比涤纶的含量多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60%-25%=35%
答:羊毛的含量比涤纶的含量多占总量的35%。


1.如图是一件毛衣各种成分的统计图。
(2)棉的含量比涤纶少百分之几?
(3)如果这件毛衣重500 g,羊毛和棉各重多少克?
(25%-15%)÷25%=40%
答:棉的含量比涤纶少40%。
500×60%=300(g) 500×15%=75(g)
答:羊毛重300g,棉重75g。
2.解决问题。
(1)在这次期中考试中,第一小组有4人,平均分是92.5分,第二小组有5人,平均分是93.4分,这两个组的总平均分是多少分?
(92.5×4+93.4×5)÷(4+5)=93(分)
答:这两个组的总平均分是93分。
(2)下面是一个居民楼的家庭人口情况统计表。这个楼内平均每户有多少人?
(2×8+3×24+4×8)÷(8+24+8)=3(人)
答:这个楼内平均每户有3人。
家庭人口数 2 3 4
户数 8 24 8


(3)从下面的箱子中摸出一个球,结果是什么?连一连。
(4)皓皓的身高是140 cm,他在平均水深是120 cm的水塘里学习游泳,会有危险吗?为什么?
有,水塘中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40 cm。
辨析:没有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而引起错解。
作   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