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画杨桃》课件+教案+习题(5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3《画杨桃》课件+教案+习题(5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5 21:02: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画杨桃》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出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明白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学情分析
通过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条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进步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3.理解“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
4.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明白做事或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杨桃吗?
2.教师介绍杨桃。
3.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画杨桃)
【设计意图】看图引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
2.出示课本中会写的字,请同学们教读。指读生字词,教师随机检查认读情况,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晌shǎng
平舌音:肃(sù)
“诲”(huì):四声,与“悔”(huǐ)的读音区别。
3交流识字方法。
(1)换一换的方法:响——晌 枪——抢
(2)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摆=罢+扌 嘻=喜+口 座=坐+广
(3)字理识字:哈,形声字。口表意,表示鱼口张动的样子;合表声,表示鱼嘴不断一张一闭。本义是鱼嘴不断开合。引申为张口呼气。
(4)用形声字识记法识记。
“靠”上表声,下表义;“审”上表义,下表声;“哈、晌、抢、嘻、悦、诲”左表义,右表声;“视”左表声,右表义。
(5)多音字:“倒”在本课读dào,另一个读音是dǎo。
联系生活适当拓展词语,杨桃是这个样子吗?倒(dào)不如说是五角星吧!倒车;读dǎo时,可组词跌倒、摔倒。
4.玩识字游戏:小朋友摘杨桃。
5. 将生字放回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6.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引导学生集中识字,然后让生字回文,使学生在语境中巩固生字,既不干扰识字的学习,也没破坏阅读的情境,做到识字促进阅读,阅读巩固识字。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图、座、室、交、页。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图:全包围结构。
座:半包围结构。
室:上下结构,撇折上一点不要丢。
交:上下结构。
页:独体字。 要写在田字格中间,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3.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特点。
4.教师边指导边范写重点字。
图:最后一笔是横。
交:在田字格居中的位置,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两笔撇、捺要舒展。
页:起笔横写在田字格上格的中间。第二笔撇的长短、角度要适当。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5.学生先描红,再书写这几个生字。
6.展示汇报,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书写时,注重引导学生先观察,分析字形,这既是写对生字的前提,也是识字教学的重点。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顺。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段抽读课文。(对自己读得准确、语句读的得流畅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读得不够好的学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在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话的语气。
2.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本课指老师看到同学们没有从“我”的角度观察杨桃而神情严肃。
仔细地看。本课指老师从我“我”的座位上审视讲桌上的杨桃。
老老实实:指为人诚实、本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3)学生之间相互解决问题。
(4)教师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并解决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通过理解词语的意思,更容易掌握课文内容。为下面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五、理清文章脉络。
1.开头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讲老师怎样教“我”学画。)(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2.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图画课上发生的事?(从第2自然段到17段段)(这是文章描写最细致的部分,即文章的重点部分。)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什么?(讲老师的话使“我”一生受用。)
4.小结:通过上面的阅读,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清楚课文内容,更容易掌握课文内容,为下文学习作铺垫。
六、回顾总结,巩固练习
1.说说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抄写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
【设计意图】意在培养学生具有归纳总结的意识,并使课内所学得到巩固。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质疑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走进课本,深入学习《画杨桃》。
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2)“我”是怎么画的?
2.课件出示句子:
(1)指名读。
(2)思考:当时杨桃是怎么放置的?这跟平时看到的杨桃一样吗?
(3)哪个词强调因为“我”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杨桃的样子与平时看到的也不同。(不像……而像……)
(4)练习用“不像……而像……”说话。
3.“我”是怎样观察和画杨桃的?
4.课件出示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1)指名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察的,如何画的。(师相机板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2)你是怎样理解“老老实实”的?(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引导学生补充回答):
是圆的就____,是方的就____,不要把圆的画成____,也不要把方的画成____,否则就是____。
(4)指名读句子,评议。(注意抓住重点词语“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读出“我”实事求是作画的态度。)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我”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却发生了让“我”意想不到的事,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1)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前句要读出指责的语气。后句要读出嘲笑的语气。
(2)思考:“有几个同学”看到“我”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说明什么?
(表明那几个同学认为“我”画的根本不像杨桃。他们没有从“我”画画的角度考虑,而且他们自认为对杨桃十分熟悉。)
(3)同桌互读,指名读,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2.当同学们看到杨桃变成了五角星时,他们的反应是哈哈大笑,而老师是怎么做的呢?(相机板书:哈哈大笑)
(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画纸,问大家:
…………
①找出描写老师动作的词语,再读一读句子,体会老师的做法。(看、到、坐、审视、回到、举起、问)
②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要“审视”。小组交流后再选一选,填一填。
“审视”是指仔细看。老师之所以要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_______。
a.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
b.想保护“我”的自尊心
c.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他们
d.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老师,不想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2)出示老师和同学们的对话。指名读,读好对话的语气。
(3)师生互动,引导朗读,表演对话。
过渡:正因为老师看问题的角度与同学们的不一样,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不假思索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他吞吞吐吐地说)
3.情境引入,想象说话。
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方法。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2)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的。(学生表演朗读)
(3)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东西,是多么不容易。原谅我们吧!”
(4)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了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换位思考,尊重别人的看法的道理。
(5)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4.课件出示老师的话:
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师相机板书:看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1)指名朗读。
(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老师的话的。
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给自己的启示。
(三)学习最后一部分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教诲”。
2.作者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文中揭示的道理。另外,“情境引入,想象说话”环节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通过想象说话,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升华了感情。
三、深化全文,拓展理解
1.大家齐读老师的话。
2. 在生活中,如果看到别人说的、做的,与我们想的不一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
3. 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过渡:作者在老师的影响下,最后取得了成功。听了你们刚才的话,我相信你们将来也一定会有所作为。最后,我把岑桑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
2.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意在使语文学习和语文积累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比中理解。
老师的态度前后对比、学生的态度前后对比,在对比中感悟“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必须像文中的“我”那样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些道理,经过对比、读书、思考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
二、质疑在先,引读中思考
课堂上,汪涵的一个问题“学生后来为什么吞吞吐吐地说话”打开了教学的思路,顺着学生的疑问抓住课文里很特殊的两组句子(“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比较后再来引导学生通过填空补充提示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
这是一处前后态度的对比,继而引发老师的态度对比,在充分理解老师和同学态度变化后,理解文本、感悟文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画杨桃》课时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tú huà kè zuò wèi jiào shì bǎi dòng
gōng jiāo xī hā yè mǎ qiǎng dào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而且 半晌
严肃 教诲
三、照样子,写词语。
认认真真(AABB式)
四、给下面的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见 ( ) 兑 ( ) 仓 ( )
到 ( ) 每 ( ) 喜 ( )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座   坐
1.(  )下  (  )落  一(  )山
严肃 严厉 严格
2.整个假期我都( )地按照作息制度办事。
3.这个人破坏绿化,受到了群众( )的批评。
4.老师的神情变得( )了。
六、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缩句)
2.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课桌上。(改为“被”字句)
3.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不像 ,而像 。
七、给句子加标点。
1.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好笑吗 
2.班里几个同学哈哈大笑起来 
3.这个杨桃真像五角星啊 
八、课内阅读。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和颜悦色:
教诲:
2. 老师的教诲是什么?用“____” 在选文中画出来。
3.结合老师的话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数学课上,马小虎想出了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夸他爱动脑筋。(   )
(2)贝贝在语文课上向老师说了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大家都说他这样做不对。(   )
4. 读了老师的话,你有什么收获?
参考答案:
一、图画课 座位 教室 摆动 公交 嘻哈 页码 抢到
二、ér shǎnɡ sù huì
三、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红红火火
四、现(出现) 说(说话) 抢(抢东西) 倒(不倒翁) 诲(教诲) 嘻(嘻哈)
五、1.坐 座 座
2.严格 严厉 严肃
六、1.老师坐下来。2.两个杨桃被老师摆在课桌上。3.这幅画不像是李明画的,而像张红画的。
七、1. ,?
2. 。
3.!
八、1.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教训;教导。
2.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3.(1)√ (2)×
4. 我明白了看待事情要实事求是,做人更要老老实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3张PPT)
13 画杨桃
部编版 二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杨桃吗?
新知导入
杨桃:常绿或半常绿乔木。浆果椭圆形,有五棱,间或三到六棱,未熟前果皮青绿色,熟时黄色,果棱饱满,肉脆、多汁,味甜似蜜,有清香。
新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
新知讲解
1.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
自读提示:
第一课时
新知讲解
我会读
kào





dào



ér

bān








shǎng



qiǎng





yuè

huì


新知讲解
识字方法

shǎnɡ

qiǎnɡ


换一换
熟字加偏旁
摆=罢+扌
嘻=喜+口
座=坐+广
新知讲解
字理识字
形声字。口表意,表示鱼口张动的样子;合表声,表示鱼嘴不断一张一闭。
本义是鱼嘴不断开合。引申为张口呼气。
新知讲解
dǎo
dào

杨桃是这个样子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跌倒
摔倒
dǎo
多音字
新知讲解
选一选。
倒车(dǎo dào)


摔倒(dǎo dào)

新知讲解














识字游戏
新知讲解










bǎi
zuò
jiāo



qiǎnɡ


shì
我会写
新知讲解
左右 结构
上下 结构






半包围 结构
全包围 结构
独体字




生字归类
新知讲解

bǎi
“罒”书写时要低于左边提手旁,里面是两竖。
易写错
新知讲解




口字旁写得小且靠上。
新知讲解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先里头再封口
两点写在竖中线上
第二笔是横折

新知讲解
zuò
两个“人”的捺都变成点
撇写长,护住“坐”
新知讲解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本课指老师看到
同学们没有从“我”的角度观察杨桃而神情严肃。
看到老师严肃的表情,我很害怕。
审视:仔细地看。本课指老师从我“我”的座位上审视讲桌上的杨桃。
她站在镜子中审视着自己。
词语解释
新知讲解
老老实实:指为人诚实、本分。
学习需要老老实实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虚假。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他什么时候都和颜悦色,从不发怒。
新知讲解
自由读课文,说说“我”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画成了________,同学们嘲笑我,老师教育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角星
实事求是,从多角度看问题
新知讲解
第1自然段:
讲老师怎样教“我”学画。
1
第2-17自然段:
写图画课上发生的事。
2
第18自然段:
讲老师的话使“我”一生受用。
3
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
新知讲解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走进课本,深入学习《画杨桃》。
新知讲解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2.“我”是怎么画的?
新知讲解
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我”看到的样子:
强调因为“我”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杨桃的样子与平时看到的也不同。
平常所见的杨桃
“我”所见的杨桃
新知讲解
用“不像……而像……”造句。
十五的月亮不像弯弯的镰刀,而像圆圆的白玉盘。
他不像一位老师,而像是我们的朋友。
词语运用
新知讲解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我”的做法:
表明“我”在画画时态度非常认真、一丝不苟。
说说“准确”的近义词是什么?
准确——精准
新知讲解
大声读文中的对话部分,体会同学们和老师看到“我”的画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新知讲解
同学们看“我”的画后:
几个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同学们什么觉得很好笑?
同学们觉得很好笑,因为“我”居然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新知讲解
“有几个同学”看到“我”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说明什么?
表明那几个同学认为“我”画的根本不像杨桃。他们没有从“我”画画的角度考虑,而且他们自认为对杨桃十分熟悉。
新知讲解
“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看杨桃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
新知讲解
几个同学的话,我们应读出 的语气。
朗读指导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嘲笑
新知讲解
老师看了“我”的画后: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画纸,问大家:“这幅画画的像不像?”
动作描写
与同学们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他并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从“我”的角度去观察实物,表现出老师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新知讲解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表明老师对随意嘲笑别人的同学感到不满,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在进行认真的思考。
朗读指导
朗读老师说的话时应用 的语气。
平静
神态描写
新知讲解
思考: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严肃”的反义词是什么?
意识到同学们还不懂得画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事物。
严肃——和蔼
新知讲解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破折号
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
新知讲解
自由朗读第12-16自然段,说说老师是怎样做的,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新知讲解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同学们说话吞吞吐吐,不好意思,与前面的嘲笑形成对比,表明同学们已经知错。
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让那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
新知讲解
对比读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看画时
看杨桃时
嘲笑
难为情
新知讲解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写出了老师因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神情发生了变化。老师教育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神态描写
新知讲解
想一想:老师的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的原因是什么?
开始“严肃”,是因为老师通过观察,认同了“我”画的杨桃,而对于同学们的嘲笑”,老师觉得有些失望;最后老师“和颜悦色”是因为他看到同学们难为情的表情,知道同学们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新知讲解
1.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2.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盲目嘲笑别人,要注意别人的观察角度;
3.要实事求是。
老师的话表达了:
新知讲解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同学们道理,而是在大家审视杨桃后才说?
老师让同学们实际观察,在观察中认识事物,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易于接受。
新知讲解
因为老师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看问题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多角度看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
课文最后,作者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拓展提高
想象写话
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确实像个五角星。
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一个个羞红了脸。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东西,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原谅我们吧!”
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了不能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拓展提高
读一读
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板书设计
画杨桃
“我”:认真作画
同学们:嘲笑
老师教诲:终身难忘
老师:耐心教导
实事求是、多
角度看问题
课堂总结
通过记叙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说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告诉我们
做事情要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课堂练习
一、写反义词。
严肃——( ) 难忘——( )
和颜悦色——( )
和蔼
牢记
疾言厉色
课堂练习
二、选词填空。
教导 教诲
1.老师的( )让我终生难忘。
2.妈妈语重心长地( )我。
教诲
教导
课堂练习
三、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吗 的 杨桃 这个 是 样子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2.神情 了 严肃 的 变得 老师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作业布置
1.背熟第17自然段中老师的话。 2.抄写课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