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 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5 21:5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读懂诗人读懂诗
—杜甫《望岳》

初中学段 语文学科七年级




1
2
3
诗人成就
——三百年来第一流,飞仙剑客古无俦
诗作欣赏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生平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诗人生平
龚自珍晚年因不满朝政,弃官离京回乡。一路上,他看到田园荒芜,商业衰败,人民困苦不堪,这样的景象让他感到很是心痛。
有一天,龚自珍走到镇江的南郊,看见一群人正在这里举行祈雨仪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握笔凝思,准备写祈雨的文章。龚自珍也凑了过去,忽见那个老者把笔放下,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大手笔来也!”原来这老者是龚自珍的老朋友。龚自珍也不推辞,一挥而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而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一百二十五首。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líng)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龚自珍《漫感》
少年——书香门第:乾隆末年,龚自珍出生于江南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其祖父、父亲皆为高官,龚氏家族不仅为官显赫,且都极有文学修养。其母为清代著名训诂(专门研究音韵、文字)大家段玉裁之女段驯,有诗、文集传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龚自珍,很难不受到熏陶。龚自珍自幼受母教育,好读诗文。8岁研读《经史》《大学》;12岁学《说文》;13岁作《知觉辨》;15岁诗集编年。
中年——仕途不顺:龚自珍26岁时中举人,经六次会试,37岁时才得中进士,在殿试对策中效仿北宋名臣王安石,直言议论新疆平定准噶尔(明清时期新疆蒙古族部落)叛乱后的善后治理,提出改革主张,令诸公皆大惊。此后,在京做官,政治上,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因其屡屡揭露时弊,触动在京权贵,故不断遭到排挤和打击,最终决计辞官南归。
晚年——执教兴学:南归后的龚自珍在江浙一带讲学,决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1841年夏末,中英鸦片战争的战火烧至上海。他决定辞去书院教职,赴上海参加反抗外国侵略的战斗。但当年9月,突患急病暴卒于江苏。因此,龚自珍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位诗人,近代的第一位诗人,被誉为“中国的但丁”。(注:但丁,欧洲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诗人成就
三百年来第一流,飞仙剑客古无俦。只愁孤负灵箫意,北驾南舣到白头。
——柳亚子《论诗三绝句》
龚自珍其文:
他的文章简括又铺叙夸张,有的直率,有的奇诡。语言活泼多样,有的瑰丽,有的古雅有的深奥,甚至偏僻、生硬、晦涩。其文区别于唐宋和清初桐城派的古文,是上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一个独特的发展,开创了清代文坛的新风气。其文章多被收录在《定盦文集》中。
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全集》,若受电然。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龚自珍其诗:
他的许多诗既是抒情,又是议论,他常把现实的普遍现象,提到社会历史的高度,提出问题,抒发感慨,表示态度和愿望。龚自珍先进的思想是他许多优秀诗篇的灵魂。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使其诗别开生面,不同于唐宋诗,开创了近代诗歌的新风貌。
《己亥杂诗》:
龚自珍南归的这一年是1839年,农历己亥年,其时年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北两次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用鸡毛笔和记账本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最终共计315首,成就了著名的《己亥杂诗》这一组诗。
龚自珍《己亥杂诗》作品高度凝炼、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没落衰朽的现实,发展七绝议论时事、干预现实的功能,是在绝句艺术上的开拓与创造。
——陈锦荣

诗作欣赏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诗意
浩荡:广大无边。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形容愁思无穷无尽。
吟鞭:指诗人马鞭。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诗人自喻,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你能否借助下面的注释结合前面的诗人生平,解释一下整首诗的意思呢?
解诗意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离开北京城时,正是黄昏时分,白日西斜,离别的忧伤浩荡不绝,诗人心里充满了惆怅。诗人骑在马背上,吟着诗,挥着马鞭东指之地就是即将要去的遥远的天涯。
解诗意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层)一朵朵红花坠落到地上,并不意味着它们从此成了一个无情之物,也不是从此走向消亡,而是化作了春泥,这春泥将护养这花朵,让她绽放的更加美丽。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析手法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落红”喻指诗人自己,“花”喻指国家和人民。诗人虽辞官回家,但仍心系国家人民,即使是辞官离京,也要像落红一样,化作春泥去护花,也就是说去报效国家和人民。
思考一下诗中的“落红”和“花”的内涵
解诗意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层)一朵朵花坠落到地上,并不意味着它们从此成了一个无情之物,也不是从此走向消亡,而是化作了春泥,这春泥将护养这花朵,让她绽放的更加美丽。
(深层)诗人以“落红”自比,虽然离开了北京城,但是不代表前途渺茫,人生再无价值,恰恰相反,他会为国家培育更多的有识之士,为国家做出更多有意义的贡献。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林黛玉《葬花词》(曹雪芹)
◎链接:中国古代传统的落花、 飞花题材的诗
看前人之“落花”本是悲伤之事。而龚自珍却在他的诗里宣告:我这片落红绝不会化作无情的没有生命之物,我花落归根化为春泥,要去滋润未来的花朵,孕育未来五彩缤纷的春天。他的这片“落花”开创了中国落花诗的新境界。

悟诗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龚自珍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
悟诗情
从这份落花中你看到了什么?
对国家和民族无悔忠诚的志向
不甘沉沦,充满理想的信念
牺牲自己,汲养后人的奉献精神
抒怀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怀旧诗:

文章合有老波澜,莫作鄱阳浃漈看。
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官。
——《己亥杂诗》(其七十六)

jiā jì
送别诗: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己亥杂诗》(其二十八)
山水诗: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己亥杂诗》(其八)
yūn wān

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
——龚自珍《书汤海秋诗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