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初中学段 语文学科 七年级
读懂诗人读懂诗
—陆游《游山西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读懂诗人读懂诗
—陆游《游山西村》
第一章 走近诗人
第二章 读懂诗歌
第三章 追寻诗人
目录
第一章
走近诗人
诗人生平
生卒
字
号
出身
经历
1125年——1210年
务观
放翁
祖父:尚书右丞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父亲: 陆宰,曾在靖康年间参加对外作战,著名藏书家,一心爱国
省试第一名,殿试中被主和派秦桧排挤,立志报国,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师从当时江西诗派泰斗曾几
文学成就
《剑南诗稿》《老学庵笔记》
《南唐书》
雄奇奔放
沉郁悲凉
被丞相周必大称赞 “小李白”
“南宋四大家”之一: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作品
诗风
诗坛地位
第二章
读懂诗歌
解题意
释诗句
晓诗意
悟哲理
朗读诗歌,读出节奏(二二三节拍)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首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颔联)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颈联)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尾联)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题意
游山西村
山西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陆游还乡后迁居鉴湖三山西村,《会稽志》记载“三山在县西九里”。里”。
释诗句
。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腊酒浑:腊月里所酿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
2. 足鸡豚(tún):备足鸡肉、猪肉。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3. 箫鼓追随春社近: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4. 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
5.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晓诗意
不要嘲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正是丰收的年景,他们设酒杀鸡作食,待客菜肴是如此丰盛。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艳,又出现一个村庄。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明月高悬,月光清淡,静谧的村庄更显清新,静寂,从今以后如果能这样趁明月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敲开柴门,与农家把酒话桑麻。
“游”字贯穿全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人:热情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景:清新自然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事:风俗淳朴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情:意犹未尽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融于其中。
山回路转,水势回环。山峰重重叠叠,山色清翠可掬,迂回清碧的山泉汩汩穿行。草木浓密,蜿蜒起伏的山径变得依稀难认。正怀疑前方无路可走,突然看见绿柳依依,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几间农家茅舍,掩映于花木扶疏之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名句赏析
写作背景
陆游曾在临安枢密院任职秘书,后因主和派离间,被贬镇江通判,镇江隶属国家军事重地,离国家中枢还不算远。与他志同道合的主战派旗帜张浚去世后,陆游又被调江西南昌通判,又因“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被免职,回到家乡山阴,迁居鉴湖山西村。 此间写下《游山西村》。
? 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被弹劾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让他产生无限欣慰之情。
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且战且和,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前途总是光明的。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悟哲理
后人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不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成语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山峦重叠,水流盘曲
形容树木成荫,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第三章
追寻诗人
平生秘诀今相付,只向君心可处行
可斋
小?园(其二)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村南村北鹁鸪声,刺水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小雨极凉舟中熟睡至夕
舟中一雨扫飞蝇,半脱纶巾卧翠藤。
清梦初回窗日晚,数声柔橹下巴陵。
“秘传一字神仙决,说与君知只是顽”
“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