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初中学段 语文学科 八年级
读懂诗人读懂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
追寻诗的心境
背景回溯,
二
问寻诗的内涵
品读赏析,
三
探寻诗的延展
联读诗情,
目录
读懂生平读懂诗
背景回溯
杜甫生平
1
读书漫游
困居长安
陷贼为官
西南漂泊
2
3
4
读书漫游
开元19年弱冠之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代表作品《望岳》。
困居长安
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透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参军的小官。杜甫的“沉郁”大约起于此时,仕途险恶人情冷暖,诗语顿挫。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陷贼为官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洲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西南漂泊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中。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写作背景
一
二
一、篇幅可短可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其中唐代最长的歌行体诗歌为韦庄的《秦妇吟》,共有二百三十八句之多。
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三、声律、韵脚比较自由。
四、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
五、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等。
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 歌行属于古体诗。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歌行体
歌行体特点
诗歌体裁
读懂语言读懂诗
品读赏析
诵读诗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ɡ)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ɡ)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wéi)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é)顷(qǐnɡ)/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ɡ)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秋高:秋深。
译: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第一段
怒号:大声吼叫。
三重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江郊:江边。
挂罥:挂着,挂住。罥,挂。
长:高。
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者:......的。
解读诗意
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
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了,富有强烈的感彩,隐含着作者的愁苦之情。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解读诗意
作者还运用了用一系列动词, “飞”“渡”“洒”“挂”“沉”等,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①运用这些动词细致传神地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再现了秋风破屋的过程,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②茅草的动态紧紧地牵着诗人的视线,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情。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译: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第二段
忍:狠心。
能:如此,这样。
对面:当面。
为:做。
呼不得:喝止不住。
解读诗意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群童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
解读诗意
“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译: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天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小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战乱以来我的睡眠就很少了,在漫漫长夜和潮湿的屋里我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第三段
俄顷: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定:止、住。
向:接近。
衾:被子。
恶卧:睡相不好。
屋漏:房子的西北角。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
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沾湿:潮湿不干
何由:怎能、如何。
解读诗意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凄凉的心境,暗示了一场秋雨即将来临。
解读诗意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茅屋的残破,雨势之大,同时形象的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营造出凄苦的氛围。
解读诗意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也表现了诗人企盼战争早日平息,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生活的心情。这一连串的生动描写,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第四段
译: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遮盖天下的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
安得:如何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
庇:遮盖,掩护。
俱:都。
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突兀: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
见:通“现”,出现。
足:值得。
解读诗意
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
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
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
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
这首诗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表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读懂情怀读懂诗
联读诗情
登楼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登岳阳楼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奉呈湖南亲友
战血流依旧,
军声动至今。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