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科学 1.3 斜坡的启示(教案与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科学 1.3 斜坡的启示(教案与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26 10: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五年下)教学设计
来源
存档
初始来源
原创教师姓名
陈素英
创编及使用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
斜坡的启示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大体由四个版块内容组成:第一版块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认识生活中的斜坡、发现斜坡可以省力;第二版块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的关系,这是本课的重点,是进行科学探究技能培训的重要环节;第三版块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这是本课的难点;第四版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的应用,逐步使学生树立“学科学”是为了更好的“用科学”的思想。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看见过“搭建斜坡”推车、搬粮食、运货物,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的体验。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和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斜坡能省力”这些知识点的教学,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亲历“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2、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3、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很好地认识螺旋是斜面的变形。。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木板、三角形纸片、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木板、记录图(表)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技能训练/设计意图
复案
一、创设情景,揭示研究主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
四、拓展应用,结合生活实践
五、课堂小结
1、图片引入:学校前面的楼梯和斜坡。提出问题:我想把电动车推进教学楼,你有什么建议,我要走那条路呢?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试着说说为什么?
3、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4、出示书中金字塔的图片,介绍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斜面来搬运石头和泥土的。
5、根据你的经验,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省力、方便)
1、提出问题:运用斜面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
2、学生设计实验:
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搭建一个斜面。
(1)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木块搭成)
(2)只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
(3)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测力的大小要使用测力计,认识测力计及其使用方法)
(4)实验只做一次够吗?(不够)为什么?(不准确)
3、学生分组实验,做好有关数据记录。
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5、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6、交流发现,得出实验结论:使用斜坡能省力。
1、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斜面省力。现在老师又碰到了一个难题:刚才我在门口的台阶上搭了木板,把车推了上来,如果是你,你是走左右两边的坡道甬路还是直接走木板呢?为什么?
2、谈话:今天在每个实验桌上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斜面,这个斜面的坡度可以调节。现在我们就来做实验,那么在做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应该注意什么?(学生提出注意事项)
3、实验要求:(注意分工合作、记录数据、分析研讨)
4、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
5、组织汇报、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
6、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当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越省力。简单地说,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一)认识变形的斜面
1、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师:(课件出示一座高山)今天小明想去登山,这不遇到了一个难题,你瞧,前面的山路太陡,太危险了,下面请大家来做工程设计师,在这样一座陡峭的山上建筑一条公路到山顶。帮助小明很轻松、很平安的到达山顶,试着在记录纸上画一画。
3、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4、出示盘山公路图:你们真是太聪明太伟大了,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盘山公路。原来盘山公路是根据斜面省力的道理修建的!
5、实践操作活动:请大家取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6、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7、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s形)和螺钉上的螺纹都是变形的斜面。
(二)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小组讨论,相互说一说,组长汇报)
2、出示斜面应用图片: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斜面和螺旋,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
(1)引桥(2)斧头、凿子(3)立交桥(4)旋转楼梯等
1、通过今天的学习,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2、课后思考:同样长的螺钉,其螺纹圈数越多越省力,还是越少越省力?
【设计意图】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斜面更省力,引出本课的探究。
【实验方法】(1)实验中拉动小车时要匀速、缓慢。
(2)拉动方向需与斜面平行。
(3)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4)做好实验记录。
【测力计使用方法】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省力的多少与斜面的坡度有关,自己发现问题,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方法】
(1)控制条件:斜面的高度一定。
(2)反复实验取平均数,确保实验准确。
(3)实验结束后,请及时整理好实验器材。
(4)组长组织分析数据,准备汇报实验结论。
板书设计
斜坡的启示
斜面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
斜面越短,坡度越大,越费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斜坡的定义及作用、通过探究知道斜坡的省力情况、通过实验找出影响斜坡省力多少的因素、斜坡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点。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一开始便兴趣盎然
导入这块,还是以具体的问题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推电动车进教学楼为例子,让学生想出各种可能可行的方法,而后教师来个汇总,从而过渡到用斜坡来解决问题,进而为下面的探究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讲完斜坡的启示实验内容,多列举相关实例,让学生辨认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斜坡。最后以扬中汽渡为例,让学生们思考车是如何从船上开到岸上来的,鼓励他们课后有条件的去观察一下。
三、缺陷与不足按科学探究的思路诱导学生加入共同设计实验探究
本课所需的测力计,在实验室拿的时候要看清规格,要拿5N的,不能把2.5N的混在里面,否则就影响教学过程和效果了。
合作交流
按照科学的探究思路“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来完成本节课的两个实验,因五年级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已经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在设计和进行实验环节上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设计实验,主要的是实验的思路一定要清晰,实验的注意事项一定要讲解到位。第二个实验在提出问题后作出猜想前,可以给学生一个例子,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猜想,简化要探究的问题,明确坡度的意思。
检查意见
本教案已经修改 次;组长签审: 学校评价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