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以多种方法认识“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绿”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背诵古诗《咏柳》。?
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字、写字。?
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领略春天的美,体会诗人借柳树歌咏春天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小组合作与交流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练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学习“咏”字。?
师:孩子们,唐老师今天的这身裙子好看吗?这是一件改良的汉服,这样嫩绿的颜色像极了咱们的什么季节??
生:春季。?
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化身春的使者,一起去寻找春天吧!请欣赏一首有关于春天的歌。(播放《春天在哪里》)?
师:虽然现在已经是初夏了。可是,我们还记得那轻快飞行的黄莺;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还有那随风轻舞的柔柳,这些呀,就组成了绚丽多彩的春天。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柳树图)?
生:柳树?
师:(课件:湖边垂柳,湖中大白鹅)瞧,杨柳依依的湖面上,游来了一群悠闲的大白鹅,咱们唐朝诗人骆宾王在七岁时,就写过一首描写大白鹅的诗歌,叫什么??
生:咏鹅?
师:是啊,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赞美柳树。?(课件:咏柳???
咏:赞美、歌唱)?
学生开火车读“咏”。?
师:这样的柳树的确够美,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板题)。?
初读诗歌,感悟诗境。?????
1、细述古诗由来。?
师: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这就像咱们孩子,看到了好看的玩具,或是心仪的礼物,总是先“哇”!想用言语表达惊叹之情,表述不好,就想着赞叹“啧啧啧,多好的礼物呀!”有时候,赞叹也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激动,于是,聪明的古人就想出了一种更有趣的表达方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1:作诗?生2:唱歌?......?
师:是啊,古人以歌咏、吟唱的方式来表达心中或激动,或愤懑,或惆怅的心情,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诗歌的由来,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咏柳》的配乐朗读,带着问题来听噢!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听出这首诗的节奏吗??
2、有感情、有节奏朗读古诗。?生上台来画节奏。?
师:你们听着也是这样吗?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来轻声朗读吧!(配乐诗朗诵)?师:听了大家的朗读,唐老师眼前就浮现出了这样一棵棵柳树,它们就这样轻轻的、柔柔的出现在我的眼前。微风轻抚,柔嫩翠绿的柳枝轻轻抚摸我的脸颊,什么感觉??
生1:我感觉很舒服。?
生2:我感觉痒痒的。?
生3:我觉得柳树好美呀!?......?
师:所以,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要读出喜爱与赞美之情。?
师: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对柳树的喜爱再来读。?
生再次朗读。?
交流切磋,认识生字,诵读感悟。?????
1、识记“妆”字?
(课件:从远处看柳树)?
师:你们看看柳树像什么?这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生1:像个小姑娘,柳枝就像小姑娘的辫子。?......?
师:是啊,婀娜多姿的柳树也像极了咱们爱美的女孩子,女孩子都爱漂亮,爱装扮自己。在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古诗中也有一个“妆”字,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课件出示“妆”)?师展示“妆”的演变过程。?
师:看看,在甲骨文中,“妆”像什么??
生1:像个女孩子拿着什么东西。?
生2:我也觉得像是个女孩子,好像坐着在化妆。?
师:“妆”字左边一部分表示床,右边就是一位女子。指女子早晨起床后梳洗打扮,也可以指女子身上的装饰。?
师:那么,诗句中又是说谁装扮呢?
?生:柳树,柳树就像用碧绿的玉石装扮成的。?
师:噢,你理解得真好!高高的柳树上长满额翠绿的新叶,就像用玉石雕刻成的,瞧!(课件)它们什么最像??
生:我觉得它们颜色最像。?
师:这样晶莹剔透的玉石在颜色上像极了青翠的柳树。其实啊,在古代,“碧玉”还代指少女,就像成语“小家碧玉”,所以“碧玉妆成一树高”也像是一位娇俏可爱的少女亭亭玉立的样子。孩子们,这样的柳树美吗??
生齐答:美!?(板书)?
2、识记“丝、绦”?
师:可是,咱们柳姑娘并不满足这一身碧绿的衣裳,她悄悄告诉了唐老师,她觉得这身绿衣服上还得加点绿丝带才行。你们瞧,就像唐老师衣服上长长的丝带,(介绍衣服上的丝带),这叫做丝带,古人常用这长长的丝带来装饰自己的衣裙,就像今天唐老师这样,你们说好看吗??
生:好看!?
师:诗中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样细细长长的丝带,是什么呀??生:丝绦。?(课件展示)?
师:这“丝、绦”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字,仔细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它们都是绞丝旁。?
师:孩子,纠正一下,只有“绦”是绞丝旁,“丝”的部首是下面一横。?
生2:我发现它们都与丝线有关。?
师: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课件)它们都与丝或纺织、布匹有关。谁来带读?
?生一人带读,其他人跟读。?
师:(指身上的丝带)这绿丝绦与柳树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生1:丝绦就像细长的柳枝。?
生2:而且它们都是绿绿的。?
生3:都是细细长长的。?......?
3、有感情朗读前一句诗。?
师:是啊,贺知章看到这宛如少女般亭亭玉立、身姿婆娑的柳树,不由得把柔嫩飘逸的柳条比作女孩子衣裙上的丝带,多么生动的比喻呀!(板书)如果你是诗人贺知章,看到这婀娜多姿的柳树,你会怎么去赞美它??
(课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指生朗读。
?4、识记“裁、剪。”?
师: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叶子,究竟是谁的杰作呀,是谁裁出来的?(课件)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一句。?
生朗读,回答:是二月春风裁出来的。?
师::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呀!这个“裁”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哦,说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生1:我是用拼拼音的方法来记住它的,c-á-i。?
师:真好,发音标准,请你带大家读一读。?
生2:我是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住它的,因为“裁”和衣服有关,所以下面是个“衣”字。?
生3:我是用找朋友的方法来记住它的,“裁”可以和“剪”做朋友,裁剪。(组词)?师:“裁”的好朋友谁还可以补充??
生4:我是用可以跟它找亲兄弟的方法来记住它的,“裁”和“栽”、“戴”都是亲兄弟。(形近字)?
......?
师: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这么多识字记字的方法了,大家可真是了不起!这巧手的裁缝,能裁剪出这样细嫩翠绿的柳枝的是谁呀??
生:二月春风。?
师:孩子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在做手工时,是用什么东西来裁剪的??生:剪刀。?(课件:剪刀图)?
师:在日常生活中,咱们都用过剪刀,发现啊,剪刀是用金属做的,在刀与刀之间打了轴眼,使我们用起来又方便又省力。来,一起来读。(课件:剪)?
师:春风姑娘有一双巧手,她能用剪刀剪出细长的枝条,想象一下,春风姑娘还可以裁剪出什么??
生1:剪出粉嫩的桃花。?
生2:剪出嫩绿的新芽。?......?
师:(课件)大家看,这就是春风姑娘的杰作哦!勤劳善良的春风姑娘创造了这春意盎然的美景,让我们怀着感恩和赞美之情,美美地读一读吧!?
男生女生比比看,然后齐读。?
5、古诗吟诵。?
师: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天的柳树粉雕玉琢、亭亭玉立似少女,细长的柳条更似一根根绿丝带,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轻舞动,舞出了花红柳绿、舞出了草长莺飞、舞出了绚丽多彩的春天。孩子们,让我们和着音乐,好好的吟诵这首诗歌吧!?
(课件:《咏柳》吟诵)?
三、分组活动,熟读成诵。?
1、师:你们喜欢《咏柳》这首诗吗?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这首诗吧!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看要表演什么?可以朗诵,可以画画,还可以吟诵哦!商量好了咱们就开始吧!?
生小组合作,分朗诵组、画画组、吟诵组、舞蹈组等。?
2.生上台汇到表演。?
四、书写指导。
?1、师指导范写。?
师:又到了我们的写字时间啦!今天我们要写的字有什么特点呢?请看写字微课(播放微课),今天我们要写的就是“绿”字,说说看,怎样才能写好这个“绿”字??
生1:“绿”字是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师:了不起,观察仔细!?
生2:绞丝旁两个撇折第一个大一些,第二个小一些。?
生3:右下角的不是个“水”字。?......?
师:看来,大家对于写字都有了自己的小心得了,你们真棒!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书空这个“绿”字。(编儿歌)两个撇折分大小,先大后小提帮忙。右上部件间距等,右下点提和撇捺。?
师展示书写,边写边强调要点,学生书空。?
2、学生在练字卡上书写。?
学生在练字卡上书写,师相机指导。展示学生作品,互评,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五、总结?
(播放吟诵音乐)春,是娇俏的女孩子,轻轻柔柔;夏,是调皮的男孩子,活泼可爱;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独特的美,让我们大家都走出家门,去拥抱大自然吧!?
《咏柳》教学反思??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途中,偶遇柳树后突发感想所创作的一首诗。当时正是初春时节,柳树吐出嫩芽,呈现出了春的勃勃生机。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春天景色的赞美。通过课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对《咏柳》一诗,我作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熟读并能背诵这首古诗,认识诗句中的生字。第二,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在上课过程中,通过诵读、让学生熟悉诗句,结合图片让学生在多次的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二年级学生虽然对古诗诗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领悟诗句大意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们通过对字词的理解来领悟诗文大意,细细品味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揣摩诗歌所要表达的歌颂、赞美之情。??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单一的从古诗出发,对古诗的含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对如何提
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面涉及较少,没有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2、个人的朗读技巧有待提高。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未做到让孩子从读中去领悟诗文诗意,学生的朗读流于表面。?
3、?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讲解诗意的部分时间太长,导致后面的环节过于仓促,没能真正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中感悟作者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在各个环节中,过度语衔接不够自然,以后的教学中更应规范课堂的语言,做到精炼,衔接自然。?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让自己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