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个多用电表,其欧姆挡的四个挡位分别为“×1”“×10”“×100”“×1 k”,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测量一未知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很大,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 )
A.换用“×1 k”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B.换用“×10”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C.换用“×1 k”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D.换用“×10”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解析:选D 用欧姆表测电阻时,指针偏角很大,说明电流很大,电阻很小,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选倍率较小的挡,故D正确。
2.如图所示电路的三根导线中,有一根是断的,电源、电阻R1、R2及另外两根导线是好的。为了查出断导线,某同学想先用多用电表的红表笔连接在电源的正极a,再将黑表笔连接在电阻R1的b端和R2的c端,并观察多用电表指针的示数。在下列选项中,符合操作规程的是( )
A.直流10 V挡 B.直流0.5 A挡
C.直流2.5 V挡 D.欧姆挡
解析:选A 因为被检测的电路为含电源电路,所以选用欧姆挡一定不可。由于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6 V,所以选用直流2.5 V挡也不安全。估测电路中电流,最大值可能为Im== A=1.2 A,所以选用直流0.5 A挡也不对,只有选用直流10 V挡。
3.如图所示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多用电表是用“×1 k”欧姆挡测量电阻,则指针位置的读数为________;如果多用电表是用“×1”欧姆挡测量电阻,则指针位置的读数为________。
(2)如果是用直流5 mA挡测量电流,则指针位置的读数为________;如果是用直流2.5 V挡测量电压,则指针位置的读数为________。
解析:(1)用“×1 k”欧姆挡测量电阻,阻值为12×103 Ω,用“×1”欧姆挡测量电阻,阻值为12 Ω。
(2)用直流5 mA挡测量电流,共有5个大格,每个大格1 mA,每个小格0.1 mA,因此读数为2.80 mA,用直流2.5 V挡测量电压,每个大格0.5 V,每个小格0.05 V,因此读数为1.40 V。
答案:(1)12×103 Ω(或12 kΩ) 12 Ω (2)2.80 mA 1.40 V
4.(1)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由于第一次选择的欧姆挡(×10),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现将旋钮调至另外一挡,进行第二次测量使多用电表指针指在理想位置。下面列出第二次测量的过程中可能进行的操作:
A.将两表笔短接,并调零
B.将两表笔分别跟被测电阻的两端接触,观察指针的位置
C.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00挡
D.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挡
E.随即记下表盘的读数,乘以欧姆表的倍率,测得电阻值
根据上述有关操作,请选择合理实验步骤并写出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
(2)使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如图甲中a、b所示。若选择开关处在“×10 Ω”的电阻挡时指针位于a,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
(3)两位同学使用完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置于图乙和图丙位置,你认为图________的位置比较好。
解析:(1)第一次测量时指针偏转较小,说明所选挡位过小,应选择大挡位,应选C;在调整量程时应注意进行欧姆调零,应选A;然后进行测量,应选B;读数,应选E;步骤顺序应为:CABE。
(2)选择开关处在“×10 Ω”的电阻挡时指针位于a,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50×10 Ω=500 Ω。
(3)多用电表使用完毕,应把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由图示可知,乙的位置是对的。
答案:(1)CABE (2)500 (3)乙
5.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学特性,做如下测量。
(1)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挡测量,发现多用电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__________倍率的电阻挡(选填“×10”或“×1 k”),并__________再进行测量,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测量结果为________Ω。
(2)将待测元件(额定电压9 V)、蓄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多用电表、开关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乙所示。添加连线,使电路能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
本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________挡(选填“直流电压10 V”或“直流电压50 V”)。
解析:(1)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挡测量,发现多用电表指针偏转过大,说明电阻较小,因此需选择“×10”倍率的电阻挡,并在欧姆调零后再进行测量,多用电表的测量结果为70 Ω。
(2)要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必须连接成分压电路,如图。
本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直流电压10 V挡。
答案:(1)×10 欧姆调零 70
(2)电路见解析图 直流电压10 V
B级—选考提能
6.(1)为了设计电路,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未知电阻,采用“×10”挡,调零后测量该电阻,发现指针偏角非常小,下列判断和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这个电阻阻值很小,估计只有几欧姆
B.这个电阻阻值很大,估计有几千欧姆
C.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1 k”挡,调零后测量
D.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1”挡,调零后测量
(2)某同学首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的大小,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的“×100”挡,欧姆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电阻两端,发现指针读数如图所示,则所测阻值为________Ω。
(3)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检测一个二极管,将红表笔与二极管的a端相连,黑表笔与二极管的b端相连,测得二极管的电阻是5 Ω,将红表笔与二极管的b端相连,黑表笔与二极管的a端相连,测得二极管的电阻是900 Ω,该实验说明二极管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
解析:(1)当指针偏角非常小时,说明电阻很大,故A错误,B正确;为了准确测量,应换用大挡位,使偏转角增大,读数更准确,故应换用“×1 k”挡,重新欧姆调零后再测量,C正确,D错误。
(2)由题图所示表盘可知,电阻阻值为:20×100 Ω=2 000 Ω。
(3)用欧姆表测二极管的电阻,先用红表笔接二极管的a端,黑表笔接b端,反接后电阻明显变大,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
答案:(1)BC (2)2 000 (3)单向导电
7.(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来测量一电阻阻值,先将选择开关旋至倍率“×10”挡,红、黑表笔短接调零后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欧姆表指针如图所示,则此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
(2)实验桌上放着晶体二极管、电阻、电容器各一只,性能均正常,外形十分相似,现将多用电表转换开关拨到电阻“×100”挡,并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后,分别测它们的正负电阻加以鉴别:
测甲元件时,R正=R反=0.5 kΩ;
测乙元件时,R正=0.5 kΩ,R反=100 kΩ;
测丙元件时,开始指针偏转到0.5 kΩ,接着读数逐渐增加,最后停在表盘最左端。
则甲、乙、丙三个元件分别是________。
A.电容器、电阻、晶体二极管
B.电阻、电容器、晶体二极管
C.电阻、晶体二极管、电容器
D.晶体二极管、电阻、电容器
解析:(1)欧姆表指针指示刻度为26,选择开关旋到“×10”挡,即倍率为×10,则最后读数为10×26 Ω=260 Ω。
(2)测甲元件时,R正=R反=0.5 kΩ,说明正反接电阻一样,所以甲元件是电阻;测乙元件时,R正=0.5 kΩ,R反=100 kΩ,说明正向接时阻值较小,反向接时阻值较大,因此乙元件是晶体二极管;测丙元件时,开始指针偏转到0.5 kΩ,接着读数逐渐增加,最后停在表盘最左端,说明刚开始时正在给电容器充电,阻值较小,当稳定后阻值会很大,则丙元件是电容器。故选C。
答案:(1)260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