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喽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阿喽喽》
学情分析:这是一首新填词的新民歌,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嘹亮、自豪,第二乐段较为口语化,旋律中不时着三拍子。这就要求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要注意歌曲中不同节拍的变换,并唱准时值。同时,还要注意歌曲中的衬词,在演唱时要注意吐字清晰。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阿喽喽》,能够认识混合节拍,并唱准时值。
2、能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并进行分组表演。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阿喽喽》,能够认识混合节拍,并唱准时值。
教学难点:能够唱准3/4拍的乐句,特别是一字多音的乐句。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走到自己的位子上。
随音乐律动
(1)首先请大家来跟老师一起学几个动作。
(2)老师哼唱,学生随老师做动作。
下面老师来哼唱旋律,同学们随老师做动作。
(3)下面请大家随音乐跟老师一起来做律动。(播放音乐《阿喽喽》)
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些服饰,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但是凉山人民大多自给自足,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许多地方开始修公路、建水电站。
彝族人民着装色彩鲜艳,特别地美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彝族的音乐。老师带给大家一首彝族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做《阿喽喽》。(揭示主题)
学唱歌曲
初听歌曲,辨别情绪、速度。
下面边听音乐边来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欢快、活泼地;中速)
2、复听歌曲,辨别歌曲节拍。(老师拍全掌、半掌,引导学生感受混合节拍)
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2/4和3/4,混合节拍)
3、再次聆听,分析乐句
(1)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观察曲谱,分析一下全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六个)
(2)我们来找一找3/4拍节奏出现了几处?(三处)
(3)那么3/4拍节奏分别出现在哪几个乐句中?(第一、四、五乐句中)
4、下面我们再次跟老师随音乐做律动,感受一下混合拍子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5、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曲谱中出现了哪些记号和节奏型?
(反复记号、连线、后十六节奏)
随琴演唱曲谱
出示曲谱中出现的反复记号部分、连线部分和后十六节奏部分
反复记号部分和连线部分:演唱曲谱。
后十六部分:打节奏。
7、视唱曲谱
接下来我们跟琴视唱一下曲谱(2~3遍)
8、学习歌词
下面我们试着填词演唱第一段歌词,演唱的同时来思考两个问题:①为什么流水会上山呢?
②“我”指的是谁?
(唱完歌词)谁来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
a、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为山里建了水电站,可以发电抽水上山了,所以流水会上山。
b、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我”指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彝乡的人民。
“它是我指路”这一句中指的是什么路?幸福之路、富裕之路。那么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那么他们在演唱这首歌曲时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呢?(欢快、活泼地、自豪)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说明彝族人民生活富足、幸福,同时歌颂了他们的美好生活。
下面我们试着填词演唱一下第二段歌词。
下面我们把两段歌词连贯演唱一下。
歌曲处理
速度
请同学们注意演唱时的速度,应该用中速来演唱。我们来试一试。
2、强弱
同时,我们要注意声音强弱力度的安排。我们来试一下,老师用f来演唱,你们来听一听声音效果好不好?那么我再用mp的力度来演唱,请你们来听一听。(唱完之后)所以强弱力度应该是从mp到f。
3、咬字(衬词:一字多音,唱满时值)
我们还要注意咬字,特别是演唱衬词的时候,要注意一字多音的情况,比如这个“哎”字有连线,这个大连线属于不同音连线,也就是圆滑线,演唱时一定要注意咬字;再比如这个“路”字,这个大连线属于同音连线,也就是连音线,“路”要保持住,要唱满时值。
四、拓展
彝族人民还特别能歌善舞,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彝族的舞蹈,舞蹈的名字叫做《情深意长》。(播放视频)
(看完之后)这个作品表现了彝族舞蹈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结束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们随音乐跟老师一起边唱边舞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