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6 07:36:5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60张PPT)
养蚕图
你知道“施复”的故事吗?

新课导入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施复夫妇成为机户
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清明上河图
土地制度的演变
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锁国”
本课主要内容

知识与能力
识记:
井田制,均田制,重农抑商,商鞅变法,西汉遗址富商大贾的原因和措施,“海禁”和“闭关锁国”。

教学目标
理解:
土地制度的演变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制度发展的结果,重农抑商有利于巩固封建制度,“海禁”和“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运用: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落后就要挨打,认识对外开放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分析比较


阅读观察

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
2、任何事物的评价都具有两面性。
3、以史为鉴,坚持改革开放。
封建土地制度的演变
“重农抑商”政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制度

内容解析
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氏族公社经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母系氏族公社经蒙昧时代高级阶段继续发展,到野蛮时代低级阶段臻于全盛。到野蛮时代中高级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母系氏族公社渐为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氏族公社
2 、“井田制”
井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孟子》关于井田的记载
(滕文公)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
《周礼》关于井田以及三代土地制度的记载
以土均平政。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余夫亦如之。《周礼·地官司徒》
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周礼·地官司徒》
第一,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周王室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第二,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缴纳贡赋。第三,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第四,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成为井田。
井田制的特点:
井田制的影响
日本学者桑田幸三:“在汉民族的悠久历史中,井田制曾持续不断地发生相当大的影响和作用。例如,新朝王莽的王田制度、始于北魏而完成于唐代尔后又走向崩溃的均田制度、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清世宗时代所设立的井田模范区等等,井田思想对这些制度都起到了先驱性的影响作用。当历史上无数次发生农民起义之际,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也往往求之于井田思想,把它当作理想的药方。”(桑田幸三:《中国经济思想史论》第14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
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
私田的发展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管仲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
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因势利导,适应土地私有这一历史潮流,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初税亩”。《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初”,是开始的意思;“税亩”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即“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凭借政治权力对“私田”开始征税,规定不论“私田”、“公田”一律“履亩而税”。从此,井田之外的“私田”开始纳税。
4、封建土地私有制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面对这种状况,历代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卖地契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二、重农抑商
1、商周鼓励商业发展
“商人” 出现,货币为贝类,商业由官府控制,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商周时期,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
2 、商鞅变法
秦孝公下令求贤
商鞅变法是商鞅于前361年在秦国实施的改革,对秦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内容有:
1 .经济措施:
1)废井田、开阡陌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3)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4)遍推行县制
5)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入秦
与旧贵族的论战
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在经济上首推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西汉抑制富商大贾
西汉初年,社会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4、明清的重农抑商
雍正
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所谓"重农抑商",就是通过采取贬低、压制商人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政策及措施,限制从商人数。其目的是防止农民大量弃农从商,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自战国商鞅、韩非等人提出重农抑商的思想主张后,部分诸侯国及继起的秦汉王朝就推出一系列困辱商人的政策措施。如禁止商人穿丝织衣服,禁止商人骑马,禁止商人仕宦以及谪发商人戍边等。而后,由这些政策措施又衍化出一种抑商、轻商的观念意识。
重农抑商形成一个从政策到思想再到观念的有机整体,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项根深蒂固的基本国策。到了唐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从根本上还没有完全动摇。即使到了明清,重农抑商政策仍然不时推出。明清两代都还曾重申商人不得穿丝绸衣服及不得仕宦的旧规。重农抑商的实施,抑制了商人阶级的发展。
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限制民营商业的范围。明清的“重农抑商”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积极作用:重农,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作用: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从政府行为与经济自身规律来看,抑商政策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三、 “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海禁”
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实行“海禁”政策原因:日本武士流为浪人,他们与走私商人勾结,在中国沿海进行走私、抢劫。倭寇与东南沿海当地土豪、奸商、海盗勾结,构成倭患,危及到明朝统治。因此,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














2 、清朝的“闭关政策”
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102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
3、 “闭关锁国”
清朝统治者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 的进步。 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具体表现
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
只开放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影响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土地制度的演变
古代的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锁国”


原始社会
土地私有制
商鞅变法
西汉抑制富商大贾
清朝“闭关”
井田制
明朝“海禁”








明清重农抑商

课堂小结
古代的经济政策

针对练习
1、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不要求民众纳税??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解析: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中有关赋税的一些知识点。结合材料,并分析选项,先排除D项和C项;然后在排除B项。
A
2、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蔬、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莱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
解析:此题比较简单,由“地中海”和“日本”、“波棱国”的蔬菜在唐朝出现就可以看出唐朝时期中外的交流的繁荣。
B
1、“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
A、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选择

课堂练习
A
2、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的是﹙ ﹚
A、魏国 B、中山国
C、鲁国 D、秦国
3、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不包括﹙ ﹚
A、重农抑商
B、海禁
C、闭关锁国
D、鼓励开垦
D
C
4、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
A、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D、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C
二、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井田制。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社会动荡不安等。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统治阶级曾试图施行怎样的土地制度加以解决?其结果如何?
针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实,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由于土地私有.买卖频繁,均田制最终瓦解。未能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
你对商鞅了解多少?
商鞅

拓展阅读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徙木立信
商鞅变法试民
为了取信于民,以便新法能顺利地贯彻、实施下去,商鞅派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闹市中,下令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去,就奖赏十金”,老百姓纷纷来看,但都抱怀疑的态度,无人去搬;商鞅把赏金加到五十金,大家更加猜疑:秦国可是从来没有出这么重的奖赏的。有一人不信邪,心想:虽然没有这么多的奖金,但总有一些吧。他扛起木头,搬到北门,跟随的观众很多。商鞅如数地兑现了奖金,大家这才相信:商鞅出令必行!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1)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发展;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这些都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巩固。
(2)“重农抑商”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但后来破坏了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学习延伸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展开长期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有许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但传统的儒家思想起了阻碍的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明清封建专制政权推行的一整套方针政策,使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很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又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成熟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坚固,自给性比较完整,上层建筑比较强大,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机能,不容易被冲破和瓦解。
你认为上述观点中,哪种比较有道理?为什么?
答案要点
(1)选择观点一,可以举例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再例举儒家思想中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最后说为什么儒家思想的阻碍作用居上风。
(2)如选观点二,可列举明清封建专制政权的具体政策市如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
(3)如选观点三,可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的自我调整;资本主义萌芽无力冲破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