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 选择题
1.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和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臣于朝,下诏亲征。”这里的“圣祖”是( )
A. 汉武帝 B. 北魏孝文帝 C. 元世祖 D. 康熙帝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3.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进行雅克萨之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A. 重新统一蒙古 B.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 稳定了西藏政局 D. 加强对黑龙江地区的管辖
5.某剧组拍摄电视剧《乾隆皇帝》,不能出现的场景是 ( )
A. 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B.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D. 设伊犁将军
6.乾隆皇帝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
A. 平定回部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B. 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 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
D. 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7.七年级的同学拟办一份手抄报,准备了以下素材: 戚继米抗倭: 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据此唯断这份手抄
报的主题是 ( )
A. 民族关系的发展 B.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封建社会的危机
8.某同学正在总结“明清时期的中外冲突”这一专题内容,下列哪一内容不应该出现在这一专题归类中( )
A.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 戚家军九战台州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赤嵌楼之战
9.有这样一场战役,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这场战役是( )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0.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横线上应该填写的文字是
A. 闽南地区B. 珠江流域C. 海南岛D. 南海诸岛
二 非选择题
1. 某校七年级(1)班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进行了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步骤一 收集资料】
(1)以上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资料,其中反映清代民族关系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
【步骤二 整理资料】
(2)根据题意填写相关内容。
【步骤三 归纳整理】
(3)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几种主要方式。
【步骤四 学史感悟】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 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是 ______ ,出发地是_____。?
( 2 )请你用清代以前的史实来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这句话的正确性。
( 3 )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DCCBAABACD
二 非选择题
1 (1)B
(2)文成公主 元 驻藏大臣
(3)和亲、册封、设立管理机构。
(4)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言之有理即可 )
2.( 1 )1662年 金门
( 2 )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今台湾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 3 )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有利于台湾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